孔子多少歲離開齊國去魯國?魯定公九年(前501年),孔子五十一歲,被任命為中都宰,治理中都(今汶上縣),一年後,各地紛紛效法他的治理辦法因政績卓著,被升為小司空,不久又升為大司寇,代行丞相之職,僅三個月時間,百姓道德提高,夜不閉戶、路不拾遺,魯國呈現出一片欣欣向榮的繁榮景象,充分體現出孔子的治國才能然而,他不久之後卻戀戀不舍地離開了父母之邦的魯國,開始周遊列國,這是為什麼呢?,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關于孔子多少歲離開齊國去魯國?我們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這個問題吧!
魯定公九年(前501年),孔子五十一歲,被任命為中都宰,治理中都(今汶上縣),一年後,各地紛紛效法他的治理辦法。因政績卓著,被升為小司空,不久又升為大司寇,代行丞相之職,僅三個月時間,百姓道德提高,夜不閉戶、路不拾遺,魯國呈現出一片欣欣向榮的繁榮景象,充分體現出孔子的治國才能。然而,他不久之後卻戀戀不舍地離開了父母之邦的魯國,開始周遊列國,這是為什麼呢?
女樂文馬原來,魯國的蒸蒸日上卻引起了齊國的擔憂。齊國國君開始擔心魯國強大之後會來吞并齊國。(其實魯國未見得有那樣的想法,這個想法頗有些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意味。)齊景公于是和群臣商讨對策。然而他們沒有想到學習孔子的方法來治理國家,把自己的國家變得更加繁榮強大,而是想辦法要使别人的國家衰弱。
有人說:“如果孔子在魯國執政下去,魯國強大了,一定會稱霸。一旦魯國稱了霸,我們離它最近,必然會先來吞并我們,何不先把一些土地送給他們呢?”一個叫黎鉏(chú)的大夫說:“我們先試着阻止一下吧,如果能把孔子趕走的話,魯國不就衰弱了嗎?如果不能把孔子趕走,再送給他們土地,也不遲啊!”
于是齊國就挑選出了八十個美女,穿上華麗的衣服,載歌載舞,舞曲名《康樂》,就是靡靡之音,演奏陣勢驚人,極盡妍态,前所未有。又準備了一百二十匹毛色各異的好馬,配上漂亮的鞍辔,望之如錦,作為禮物送給魯定公。她們被送到魯國的南門外。
魯國最位高權重的大夫季桓子高興得不得了,于是喬裝改扮去看了好幾次,回來撺掇國君魯定公,對外說是周遊視察,一起乘機去看美女寶馬,魯定公一看就被迷住了。季桓子于是乎把這份禮物悉數收下,從此與國君三日不朝,萬事抛諸腦後,不去管理國家,開始終日與美女歌舞作樂。
子路見狀,對孔子說:“老師,我們走吧?”孔子還不甘心,對子路說:“魯國最近就要舉行郊祭了,我要看一看國君是否還守禮,我還要看一看祭祀完畢後,是否還能按照往常慣例分到祭肉,還是等一等吧。”
《漢書·郊祀志》有雲:“帝王之事,莫大于承天,承天之序,莫大于郊祀。”結果祭祀的時候,國君因為心思都在舞女們身上,心不在焉,祭祀草草了事,之後也沒有把祭肉分給大夫們,孔子不禁心中哀歎,國君把禮儀已經廢了!非常失望,終于對國君失去信心。
現在有些人會認為祭祀隻是一種形式,但孔子深知,那遠遠不是形式那麼簡單,那是人與天地神明溝通的一種方式:作為君王,是作為百姓的代表與天地溝通,如果君王不能懷着虔敬之心,德行又不夠,就不能向上傳達民意,向下傳達天意,天地神明怎麼會護佑這樣的君王和國家呢?
魯定公十三年(前497年),五十五歲的孔子帶着自己的十餘個弟子,乘着馬車,緩緩經過魯城高大的城門,依依不舍地離開自己的父母之邦,開始了他颠沛流離的周遊列國之行,一直到十四年之後,到六十九歲的時候,才重新回到魯國。
去魯歌孔子一行到魯國邊境時,魯國的大夫師己趕來為孔子送行,說:“您又沒有什麼過錯,為什麼要走?”
孔子說,我給你唱首歌吧。孔子唱到:
彼婦之口,可以出走,
彼婦之谒,可以死敗。
蓋優哉遊哉,維以卒歲!
用現代詩歌的形式寫出來,差不多是這樣:
那些婦人莺歌燕舞,
我們隻好離國出走。
那些婦人容顔如花,
國之大廈将會傾塌。
優哉遊哉地我們離開吧,
什麼事都不要管啦!
師己回去,季桓子問他:“孔子說了什麼?”樂師如實相告,桓子深深地歎了口氣,說:“老先生是因為那些歌妓舞女的事情怪罪我了。”
季桓子的追悔與季康子的昏庸魯哀公三年(前492年)秋天,當時孔子年已六十歲,還在周遊列國的途中。季桓子病入膏肓,乘着辇車望見魯城,感慨長歎說:“從前這個國家幾乎興旺了,因為我得罪了孔子,所以沒有興旺起來。”回頭又對他的兒子季康子說:“我要是死了,你會接掌我的位置輔佐國君,到時一定要召回孔子。”過了幾天,季桓子死了,季康子繼承了他的職位。喪事辦完之後,想召回孔子。
大夫公之魚說:“從前我們的國君魯定公曾經任用過他,但沒能善始善終,最後被諸侯們恥笑。現在你再任用他,如果也不能善始善終,會再次招來諸侯的恥笑。”季康子說:“那麼召誰才好呢?”公之魚說:“一定要召冉求。”于是就派人召回了冉求。冉求準備起身時,孔子說:“這次魯國召冉求回去,應該會重用他。”
這天,孔子說:“回去吧,回去吧!我家鄉的那些弟子們志向遠大而行事粗疏,文采雖然很好,但他們不知道怎樣節制自己啊。”子貢知道孔子思念家鄉了,在送冉求時,叮囑過他“你要是被重用了,要想着把老師請回去”之類的話。
孔子的知其不可為而為之我們可以看到,其實孔子生活得很不如意,在禮崩樂壞的時代,他緻力于恢複周禮,希望君臣父子能過上有道德的生活,但是這些掌權者卻是爛泥扶不上牆,以緻孔子在魯國呆不下去,開始周遊列國。他走了十四年,被人排擠、嘲笑,最後一無所成地回到魯國。
其實孔子的一個弟子曾說過:“夫子出仕做官,隻是為推行自己的政治理想,做一件正确的事情,但這個事是不可能成功的,其實我們早就知道。”
那麼孔子為什麼知其不可為而為之呢?孔子有言曰:“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意思是:君子從道德上判斷一件事應不應該做,小人從利益上算計一件事應不應該做。
道德上應該做的事,人去做了,這才是“義”, 孔子是自己理論的實踐者,那麼這件事既然是應該做的,那不管成與不成,孔子就竭盡全力地去做。
從曆史上我們看到,雖然孔子在他那個時代除了教授弟子,并沒有實現自己恢複周禮、治國安邦的理想,但是孔子的所思、所言、所行、成就了他聖人的境界,并給後人留下了一份寶貴的精神遺産。兩千多年來,儒家學說對中國社會的影響之深厚長遠,從這點上來說,還有誰比孔子更成功呢?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