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道德經每日分享800例

道德經每日分享800例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2-14 22:39:17

朋友,朋友是一個漢語詞語,意思是指志同道合的人,情意相投的人。彼此有交情的人,後指交誼深厚的人。

道德經每日分享800例(朋友的相關知識三)1


停雲

陶元亮詩叙:“停雲,思親友也。”故稱知交謂之停雲。

《停雲》是晉宋之際文學家陶淵明創作的一首詩。此詩分四章,其主旨為思親友,寫春來發酒,由酒思與親友共享,然時亂路阻,不能暢懷。詩中通過對自然環境的烘托描寫,和不能與好友飲酒暢談的感慨,充分抒發了詩人對好友的深切思念之情。全詩運用比興的手法和複沓的章法,繼承了《詩經》的傳統。

道德經每日分享800例(朋友的相關知識三)2

舊雨

言舊交也。杜工部雲:“卧病長安旅次,多雨。尋常車馬之客, 舊,雨來,新,雨不來。”

舊雨,典故名,典出《全唐文》卷三百六十《杜甫二·秋述》。“常時車馬之客,舊,雨來;今,雨不來。”意思是過去賓客遇雨也來,而今遇雨卻不來了。後以“舊雨”作為老友的代稱。

題鳳

嵇康與呂安善。後安來,值康不在,嵇喜延之,不入,題鳳字而去。喜以告康,康曰:“鳳字,凡鳥也。”

指囷

魯肅以散财赈窮,結交俊傑。周瑜過肅,并告資糧。肅家有兩囷米,各三千斛。肅乃指一囷與瑜,瑜驚異之,遂相與結親。

指囷,讀音zhǐ qūn,漢語詞語,意思是喻慷慨資助。

彈冠結绶

王吉與貢禹為友,蕭育與朱博為友,交相薦達。長安人語曰:“王貢彈冠,蕭朱結绶。”

彈冠結绶,意思是朋友之間互相援引出仕。出自《漢書·蕭育傳》。

道德經每日分享800例(朋友的相關知識三)3

更相為仆

宋韓億、李若谷未第時,俱貧。赴試京師,僅有一氈一席,割分之。每出谒,更相為仆。李先登第,韓為負箱,至長社, 分餞而别。後韓亦登第。

宋代韓億、李若谷未中進士時,都很貧困。到京師去參加考試,隻帶了一條毛氈和一領席子,就從中間割開,兩人一起用。每次要出去拜訪,互為仆人。李若谷先中舉,韓億為他背箱子,直到長社,設酒餞别。後來韓億也中舉了。

金蘭簿

戴弘正每得一密友,則書于簡編,焚香以告祖考,号金蘭簿。

蘭簿,解釋為登記結拜兄弟姓名、年齡、籍貫等的簿冊。唐·馮贽《雲仙雜記·金蘭簿》:“戴弘正每得密友一人,則書於編簡,焚香告祖考,号為金蘭簿。”

三友一龍

華歆與邴原、管甯相善,時号三友為一龍,謂歆為龍頭,原為龍腹,甯為龍尾。

雉壇

五代時,三人為朋,築壇,以丹雞、白犬歃血而盟,曰:“卿乘車,我戴笠,他日相逢下車揖。我步行,卿乘馬,他日相逢馬當下。”

雉壇,意思是結交拜盟之祭壇。《儀禮·士相見禮》:“士相見之禮,摯,冬用雉。”鄭玄注:“士摯用雉者,取其耿介,交有時,别有倫也。雉必用死者,為其不可生服也。”

道德經每日分享800例(朋友的相關知識三)4

總角之好

孫策曰:“公瑾與孤有總角之好,骨肉之分。”

總角之好,意思指小時候很要好的朋友。出自《三國志·吳志·周瑜傳》。《三國志·吳志·周瑜傳》裴松之注引《江表傳》:“周公瑾英俊異才,與孤有總角之好。”

耐久朋

唐魏元同與裴炎締交,能保終始。時人号為耐久朋。

耐久朋,意思是能長久保持友誼的朋友。

平生歡

後漢馬援與公孫述同裡闬相善,以為當握手,歡如平生。

平生歡,意思為素來交好。

班荊

楚聲子與伍舉相善,遇之鄭郊,布荊于地,共食而言也。

班荊,釋義是指朋友相遇,共坐談心,出自《春秋左傳·襄公二十六年》。指朋友相遇,共坐談心。喻知心朋友相遇而談心、或喻思念家國。古同“班草”。

道德經每日分享800例(朋友的相關知識三)5

範張雞黍

範式、張劭為友,春時京師作别,式曰:“暮秋當拜尊堂。”至期,劭白母,殺雞以俟。母曰:“巨卿相距千裡,前言戲耳。”劭曰:“巨卿信士。”言未畢,果至。升堂拜母,盡歡而别。

範張雞黍,意思是比喻朋友之間情深義重。出自《後漢書-獨行列傳》。

系劍冢樹

季劄出使過徐,徐君好季劄劍,口不敢言。季劄知之,使上國,未獻。還,至徐。徐君已死,乃解劍系其冢樹而去。季劄交情,不以生死易念。

季劄第一次出使,去造訪北方的徐國的君主。徐君十分喜歡季劄(身上所佩)的劍,但是卻不說出來。季劄心裡也知道(徐君喜歡自己的劍),但是他還要出使到别的國,所以沒有送給他。(後來他出使完後)再回到徐國,徐君已經死了,于是解下寶劍,挂在徐君墓前的樹上。他的随從說:“徐君已經死了,這是要送給誰呢?”季劄說:“不是這樣的,我當初心裡已經要把這劍送給他了,怎麼能因為徐君死了而違背自己的諾言呢!”

道德經每日分享800例(朋友的相關知識三)6


朋友知識篇選自《夜航船》倫類部,

共四篇此第三篇,後篇更加精彩。

知識過于枯燥、文章過于冗長,

如果您耐着性子看到結尾了,

請您長按點贊給你我一個鼓勵。

希望有文化、有品位的您能 關注我,

讓我們共同學習、傳播、弘揚中國傳統文化。

東知之,緻力于傳播弘揚中國傳統文化。

努力成為有内容、有營養、有态度的文化自媒體。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