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職場

 > 上海複旦大學博後有前途嗎

上海複旦大學博後有前途嗎

職場 更新时间:2024-06-16 10:47:21

今日,費勉儀器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成立十周年暨新址啟用儀式在寶山區顧村鎮上海機器人産業園舉行。

從3人創始團隊起步,到擁有226名員工;從擠在十來平方米的小間,到如今遷入13000平方米的新址;從默默無聞的創業公司,一路成長為專精特新、科技小巨人,費勉儀器用了十年。

十年時間不算長,但足以讓這家科創企業更加堅定今後的發展方向:繼續緻力于高端精密儀器的“中國智造”,不斷推動科研水平和技術創新疊代升級,主動服務産業實際需求,做一家受人尊敬的企業。

上海複旦大學博後有前途嗎(三個複旦博士放棄穩定工作走)1

啃“硬骨頭”,做“科學家會做的事”

十年前,趙嘉峰、謝斌平、歐宏炜這三位複旦物理學博士師兄弟決定創業。盡管此前都有體面而穩定的工作,但他們還是想“趁年輕,拼一拼”,把感興趣的技術問題再研究得深一點、透一點。費勉儀器由此成立。

大衆或許很難理解費勉儀器做的是什麼産品,可對國内外前沿科學實驗室而言,這些精密儀器儀表是科研推進所不可或缺的基礎設施。

拿費勉儀器的第一個标準化商業産品——多自由度低溫樣品架來說,它是做凝聚态材料物理研究的必備品。趙嘉峰團隊在曆經上百次實驗後,終于找到了一種新型合金材料,設計出了可提供多自由度、又能保證工作溫度低于6K(K即開爾文,熱力學溫度單位),且液氦消耗量遠小于同類産品的多自由度低溫樣品架。這項産品的問世,改變了過往海外企業壟斷該領域,中國買家難有話語權的境地。

高端精密儀器制造是公認的冷門小衆行業,入行前,費勉創始團隊就知道這條路不好走。即使他們在國内算起步早的,但對标國外領先企業,市值規模差距還是相當大。更關鍵的是,業内買賣雙方大都已合作多年,新企業要拿訂單、争取發展空間,着實艱難。但趙嘉峰和夥伴們堅信,“硬骨頭”也要啃,用心做技術,好的産品自然會吸引識貨的人。

為此,他們做了“或許企業經營者不會,但科學家一定會做”的事,大力投入研發,堅持産品的疊代升級。以多自由度低溫樣品架為例,費勉團隊在5年内,就升級了5個以上版本。如今再看公司網頁介紹,它的工作溫度已從低于6K變成了低于2K。

上海複旦大學博後有前途嗎(三個複旦博士放棄穩定工作走)2

這份執着成就了企業。眼下,在高端科研儀器行業具有多項自主知識産權核心技術的費勉儀器,已形成了“超高真空技術”“高低溫變溫技術”“薄膜制備技術”“等離子技術”四大業務闆塊,科研儀器産品用戶名單包括北京大學、清華大學、波士頓大學、康奈爾大學等一大批國内外知名高校及研究所。費勉儀器也在數年間先後獲評上海市高新技術企業、上海市“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和上海市科技小巨人培育企業。

和一些“市場要什麼,我們就做什麼”的企業不同,費勉儀器的作風是“埋頭苦幹”。細數最近幾年企業研發投入,所占銷售收入的比例還在不斷加大,金額也不斷增加,今年将突破3000萬元。“我們不會滿足于産品的交付,而是想把物理規律和技術原理搞清楚。”趙嘉峰說。

園區提标升級,重磅企業接連落地

成立至今,費勉儀器搬了5次家,2017年遷入上海機器人産業園。5年來,伴随規模擴大,原有的場地已無法滿足企業辦公、研發、制造需求。怎麼辦?費勉儀器總裁辦負責人李靜首先找到了劉宏。

劉宏是上海機器人産業園總經理,也是園區發展的“頭号招商員”,企業遇到問題和困難,往往第一時間打電話給他。确定要搬遷後,費勉儀器便和劉宏開始了高頻次通話。“我們先摸清企業的想法,再根據他們的需求确定場地進行溝通,企業需要更大、更高标準的發展空間,我們做好服務責無旁貸。”劉宏說。

上海複旦大學博後有前途嗎(三個複旦博士放棄穩定工作走)3

由于企業承接部分涉密項目,需要一處“獨門獨院”的地方。生産設備對穩定性要求高,場地面積和單位承重量又要夠大。再加上企業目前200多名員工,停車需求也很迫切。最重要的是,企業當前訂單不少,不想“傷筋動骨去太遠的地方”,怕影響生産進度。

綜合考慮費勉儀器意向和園區情況後,園區和企業敲定了一處距離公司原址僅500米、原為印刷廠的地塊,後迅速與原業主妥善溝通,最終在短短半年時間内完成了調整與入駐。“園區服務效率高,對我們的幫助很大,這段時間我們近距離地‘螞蟻搬家’,幾乎沒有影響生産。”李靜說。

科創企業不斷壯大,園區也為之振奮,劉宏表示,“這與我們的發展理念與發展方向是一緻的。”就區位而言,西鄰軌交7号線、東鄰軌交1号線、北鄰G1501郊環、西鄰S20外環線,距離顧村公園不過10分鐘車程的上海機器人産業園擁有相當的優勢。可在相當長一段時間裡,大批倉儲物流企業的聚集,還是給人留下“又粗又重”的印象。“園區要想改觀、提升生命力和競争力,唯有提标升級,加快淘汰落後産能,為新興産業騰挪空間。”

成果也相當顯著。如今,園區内以機器人等智能裝備為主的科創載體已達35萬平方米。除了世界最大機器人公司發那科,國内汽車裝配領域的佼佼者賽赫智能、全球智能焊接龍頭企業伏能士、智能倉儲引領者快倉智能、國内領先的工業機器人研發制造商衆宏自動化、國家機器人檢測中心等都已正式落地。園區戰略性新興産業比重達到64.3%,列全區第一。

上海複旦大學博後有前途嗎(三個複旦博士放棄穩定工作走)4

剛剛過去的一個月,園區也“喜事連連”。8月中旬,易蔔半導體72萬片12英寸先進封裝産線啟動,預計明年底量産,屆時将為雲計算、智能駕駛、人工智能等新興領域提供關鍵支撐。8月底,3D視覺技術賽道領跑者視比特機器人全球研發總部在園區啟用。“期望乘着寶山北轉型東風,園區通過騰籠換鳥,進一步推動園區内産業向高端化智能化發展,不斷提升科創濃度和經濟密度。”

新鄰居的到來也讓費勉儀器十分欣喜,一來有了更多合作機會,二來企業也受益于園區面貌的改變。“幾年前有研究生來面試,還沒到公司門口就走了,說辦公環境看起來不太好,但現在園區整體面貌提升,配套也更加完善,人才願意來,也留得下了。”趙嘉峰說。

欄目主編:周楠 題圖來源:顧村鎮

來源:作者:吳越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職場资讯推荐

热门職場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