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景色迷人的七絕唐詩

景色迷人的七絕唐詩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1-21 12:12:12
文:張強強;歡迎關注我的“文化點心鋪”:詩和遠方并不遙遠,它就在眼前。多數時候,這裡隻談文學;偶爾也會看看窗外,聊聊外面的精彩;

景色迷人的七絕唐詩(一首安甯純美的唐詩)1

“八仙過海,各顯神通”,這一句民間諺語在中國可以說無人不知無人不曉。而八仙過海的傳說,也更是廣為人知,千百年來,經久不衰。然而,與上古創世類神話故事不同的是,這八仙中的幾個神話人物,并不是天生的神仙,而是來源于現實生活,是凡人悟道受點化而成。

作為八仙之一,“純陽真人”呂洞賓可以說是最著名,最為人熟知的一個神話人物。在民間,關于呂洞賓的傳說故事、諺語、俗語很多,其中“狗咬呂洞賓不識好人心”流傳最廣。事實上,呂洞賓的前身是唐代的一個著名道士,為道教全真派的祖師。在出家之前,他是一名儒生,俗名叫做“呂岩”。

景色迷人的七絕唐詩(一首安甯純美的唐詩)2

今天,筆者要和大家分享的這首安甯純美的唐詩《牧童》,就是呂岩所作。這首詩隻有短短四句,卻道盡人生哲理,值得收藏。全詩如下:

牧童 唐代:呂岩

草鋪橫野六七裡,笛弄晚風三四聲。

歸來飽飯黃昏後,不脫蓑衣卧月明。

在道教的很多神話故事裡,凡人和神仙之間并沒有不可逾越的鴻溝。凡人如果真心向善,努力修道,完全可以通過自身的悟道與修煉,在神仙的點化下,跨越界限,轉而飛仙。據民間傳聞,呂洞賓40歲遇鄭火龍真人傳劍術,64歲遇鐘離權傳丹法,而後終于得道,成為劍祖劍仙。

景色迷人的七絕唐詩(一首安甯純美的唐詩)3

成仙以後,呂洞賓常常化身凡人,通過各種各樣的方式普渡衆生。這首《牧童》據說就是其為點化世人而作。整首詩有什麼故作高深的道理,隻是用簡單、直白、清淡的筆調,為讀者描繪了一幅鮮活的牧童晚歸卧月圖。圖上有原野、綠草,有笛聲、牧童,有蓑衣和明月。

詩作首聯“草鋪橫野六七裡,笛弄晚風三四聲“分别從視覺和聽覺上來描述。遼闊無垠的日野上,草色蔥茏,鋪天蓋地,讓人心曠神怡。此時,陣陣晚風吹來,三四聲悅耳的牧笛飄揚在空中,若有若無。一個“鋪”字,形象生動地描繪出了春草的茂盛與原野的平緩遼闊。

景色迷人的七絕唐詩(一首安甯純美的唐詩)4

空曠無垠的環境總是容易讓人的聽覺變得十分敏感,同時也為牧童的出現進行了鋪墊。那晚風中的笛聲,此刻顯得那麼清晰而悅耳。人們不禁要問:笛聲是從哪裡來的呢?詩作題目為《牧童》,此時雖未見牧童,卻已聞其聲,真是給人無限美好的想象空間。

那個“弄”字真是充滿情趣,把笛聲的時斷時續、悠揚飄逸十分傳神地表達了出來。笛聲悠揚,那吹笛人此刻的心情自然也應該是輕松而閑适的。詩句的“六七裡”和“三四聲”并不是确指,而是為了突出田野的寬闊和鄉村傍晚的甯寂。

景色迷人的七絕唐詩(一首安甯純美的唐詩)5

在層層烘托之下,我們的主人公終于出現了。他“歸來飽飯黃昏後,不脫蓑衣卧月明。”詩人寫到這裡,筆鋒一轉,隻用了寥寥數語就把一個無憂無慮、自由自在的牧童形象刻畫了出來。他放牧了一天,黃昏後才回到家中。在飽飽地吃完飯後,便以地為床,以天為帳,伴着明月躺下了。

躺下後,牧童躺做了什麼?可能是想舒展下身子,也可能是在欣賞皎潔的月色,也可能什麼也沒想,什麼也沒做,就隻是那麼靜靜地躺着,發發呆而已。詩人寫到在這裡,便停下了筆,卻留給人們無限的想象空間,真是餘味無窮!

景色迷人的七絕唐詩(一首安甯純美的唐詩)6

整首詩質樸感人,有景、有情,有人物、有聲音,隻用短短4句,就為讀者描繪出了農家田園生活的恬靜與閑适。它不僅讓讀者感受到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活的安然與恬靜,也讓讀者感受到了牧童心靈的無羁無絆,自然放松。

雖然詩作沒有講什麼大道理,通篇都在描寫一個牧童的生活,卻真實地反映了詩人的心靈世界,反映了詩人希望遠離喧嚣,過一種安甯自在生活的願望。對于世人而言,這樣的生活是多麼令人向往啊。可是,又有多少人能夠真正看透世俗名利,做到心無挂礙,自由自在呢?

(文中圖片皆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本作者删除。在此,感謝圖片的提供者)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