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筋技術已經在建築工程中廣泛的運用,至于什麼是植筋,它又是怎麼廣泛的運用開來的,其它優缺點又是什麼,本文(以柱縱筋植筋為例)将以現場實際施工過程圖片結合規範逐一講解,以幫助沒有接觸過現場的行業同仁更容易接受植筋技術這一施工方法。
先從植筋的背景說起,植筋錨固技術其實是因建築結構膠的發明而産生的新技,也就是用建築結構膠将鋼筋錨固到建築構件中(工藝流程為:鑽孔→清孔→注膠→插筋→固化)。在國外,這一技術已應用了三四十年。在國内的大量應用也就是近10年左右的時間。植筋技術已廣泛應用于建築物的改造及補強加固中,成為梁、闆、柱、牆等構件後加、連接、重置的有效手段。其錨固力大、工藝簡單、操作方便、施工速度快、效率高、工期短、相對成本低的特點是傳統的連接、加固方法所無法比拟的。
案例:設計變更,柱腳加大,柱基按原設計圖已完成澆築,需另外植入插筋。1.植筋标準施工程序:劃線定位-鑽孔-清除孔塵-灌注結構膠-鋼筋處理-植入鋼筋-養護固化-質量檢驗
2.操作方法:2.1劃線定位:
設計圖紙在植筋的平面位置上,用墨線或直尺劃出縱橫線條
2.2鑽孔:
鑽孔一般要垂直混凝土構件平面,傾斜度不大于8°(特殊要求除外)。
2.3清孔除塵:
(1)清孔方法:一般采用高壓氣沖洗(用空壓機、打氣筒等);也可以用高壓水沖洗(但是在植筋前,孔内必須達到幹燥)。
(2)孔壁化學處理,用上述方法清除後,在灌膠前,用丙酮或酒精清洗一遍,達到孔壁無灰塵、無油污、無有機雜質。
2.4灌注結構膠:
(1)配制比例:該膠為雙組份,A組份:B組份=4:1(重量比),誤差不得超過3%。
(2)攪拌:首先分别将A、B組份膠攪拌均勻,然後按比例配備,用專用電動攪拌機攪拌3分鐘。原則上不用人工攪拌,特殊情況,設專人攪拌,最少攪拌5分鐘,一定要攪拌均勻(見使用說明)。
(3)注入膠:用專用工具将攪拌好的膠注入清洗過的孔内,
(4)配膠、注膠、插筋必須流水作業,連續進行。
5)配制結構膠必須設專人負責,并作出詳細記錄,記錄内容包括:配膠量、使用部位、時間、固化情況等。
2.5鋼筋處理:
(1)植筋長度的确定,視情況而定,如外部加焊鋼筋,其最小長度為:孔深 搭焊長度 200mm,以免焊接時高溫影響膠的強度。
(2)鋼筋表面處理,用電動鋼絲刷或人工鋼絲刷,清除鋼筋表面的鏽蝕,用丙酮或酒精清除鋼筋表面油污及灰塵。
(3)如植入基腳螺栓,應先将螺絲加工好,并将螺絲段用塑料管套保護好。
2.6植入鋼筋:
(1)将處理好的鋼筋,植入灌注好結構膠的孔内:
(2)養護固化:鋼筋植入定位後應加以保護,防止碰撞和移位,保持3天,待結構膠固化原材料後方可受力。
3.注意事項
1)在高空作業且所鑽孔徑不小于18mm時,必須兩人同時操作電錘,并且系好安全帶。
2)鑽孔過程中經常會遇到鋼筋,如遇到鋼筋應立即停止,重新更換孔位。
3)孔内如遇下雨進水,必須用棉紗吸幹浸水,并且用加熱管烘幹,方可注膠插筋。
4)鑽孔時進度不宜太快,以免鑽頭發熱影響鑽孔 周圍混凝強度或損壞鑽機。
5)成孔需用比植筋直徑大4~6mm沖擊鑽鑽孔,深度以設計為準,如設計無要求時,取15d(d為植筋鋼筋的直徑)。注膠後必須立即植入鋼筋,插入孔内直至孔底,并且需刮去多餘的膠!
4.施工所需工具:1)鋼卷尺、墨鬥、毛筆:主要是按設計圖紙來确定植筋位置,用縱橫墨線早出确定交叉點,再用毛筆蘸紅油漆作出标記。
2)電錘、錘頭:主要用來在指定的位置鑽孔。
3)空壓機:用壓縮空氣吹出空内灰塵。
4)試管刷:蘸丙酮清洗空内壁。
5)手持磨光機:用于鋼筋除鏽。
6)手錘:主要用于把鋼筋打入孔内。
5.原材料1.植筋結構膠。
2.丙酮:清洗孔内壁用。
3.鋼筋:按設計圖紙選用。
6.植筋為後錨固方式,錨固鋼筋與握裹層混凝土間的狀态同先錨固鋼筋與握裹層混凝土間的狀态相比具有以下不利因素:1)植筋時的鑽孔對周圍混凝土造成一定的損害;
2)清孔不幹淨會使結構膠與混凝土之間的粘結力顯著下降;
3)植筋操作中注膠不飽滿使實際錨固深度降低;
4)溫度、濕度、振動等條件對結構膠耐久性的不利影響;
5)結構膠本身的質量穩定性的問題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