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所謂“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各個地區都有自己地區特有的風土人情和飲食習慣。在北京文化中,飲食文化是重要組成部分,人們一說到北京,就會想到北京的美食和故宮等名勝古迹。北京飲食文化内涵豐富,有許多要注意的事項。一起來看看老北京的飲食文化吧。
一般說北京文化,多是講由三大部分組成——宮廷文化、士大夫文化、平民文化。依此,若談老北京的飲食文化,或也可分為宮廷飲食文化、士大夫飲食文化及平民飲食文化。至少,也要說出個上流社會與平民百姓在飲食文化上的異同。倘是囫囵着隻談上層中層的,不涉及最為多數的下層百姓生活,這樣的飲食文化,怕是也不符合曆史的真實。
說起老北京人的用餐規矩,實在是不少,一些老規矩用現代人的目光還真是難以理解和接受,甚至有些迷信色彩,但卻反映出老北京人樸素的心理和幾百年來養成的飲食文化風俗習慣。
一是吃飯時不能将筷子插在盛着米飯的碗裡,特别是家中有七八十歲老人的,絕對不允許将筷子插在盛滿米飯的碗裡。這是因早年間家裡死人後要擺供品,其中“倒頭飯”就是将筷子插在盛滿米飯的碗裡。如果将筷子插在盛着米飯的碗裡,是對家中老人的最大不敬。
二是吃完米飯後,碗裡要一幹二淨,不能有剩餘的米粒粘碗上,老輩人常對年輕人說,碗上粘着米粒,将來就要娶個麻臉的媳婦。實際上是告誡年輕人要養成珍惜糧食和勤儉持家的好習慣。
三是吃米飯不夠時不能說“要飯”或“再要一碗”,要說“再來一碗”或“再盛一碗”,因過去老北京人将街上的乞丐稱為“要飯的”。
四是吃飯時不能吧唧嘴,喝湯時不能出聲音,要用勺一下一下輕輕地喝,不能端起碗大口大口地喝,如果聲音過大,被視為對旁邊吃飯人的不尊敬和沒有教養,像豬吃食兒。
五是不許用筷子敲打飯碗,飯菜沒端到桌子上時,孩子們要靜靜地坐在桌前等待,如果哪個孩子不懂事用筷子敲打飯碗,大人會馬上訓斥:“我這兒不收要飯的。”因為過去街上的乞丐多是一邊敲打飯碗一邊乞讨。
六是吃飯時不能閑聊,現在人們吃飯時多是邊吃邊聊,而過去老北京人卻講究“食不言”“餐不語”,特别是大戶人家坐在一起吃飯時,不許随便說話,特别是孩子們,吃飯就是吃飯,誰要是吃飯時随便說話,輕者會受到大人的訓斥,而重者會遭到大人用筷子打上兩下。
七是吃飯時不能随便換座位,剛開始坐在哪兒,就一直坐在哪兒,不能端着飯碗一會兒坐這兒,一會兒坐哪兒。因為隻有街上的乞丐才是要了一家又一家,不斷變化“位置”。
八是吃飯時,若是誰不小心失了手将飯碗、菜盤子等家夥打碎了,要連忙說一聲“碎碎(歲歲)平安”,以此緩和氣氛,使失手的那位不至于難堪。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