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碣石老人
大家都知道,戰國時齊國的國君是田氏。我們在初中時學過一篇課文《田忌賽馬》。這個田忌就是齊國的宗室。但是司馬遷寫的《史記》在介紹田齊世家時卻将篇名命名為《陳敬仲完世家》。
為何不做《田敬仲完世家》呢?因為在古時“田”與“陳”是同音之字。齊國的始祖陳完也做“田完”。下面我們就分别來看一下“田”、“陳”的字意。
首先我們來看《說文解字》對“田”的解釋
“田,陳也。”《爾雅·釋地》“郊外謂之牧”,“牧”又寫作“田”。李巡雲“田,陳也。謂陳列種谷之處。”取其陳列整齊謂之“田”。古時種菜之地謂之“圃”,種果樹之地謂之“園”,而種谷之地則謂之“田”。後來人們進一步說明田是種谷稻之地。
《禹貢》“厥田惟中上”,鄭玄解釋說“能吐生萬物者曰土,據人功作力,竟得而田之,則謂之田”。《公羊傳》“凡言田者,指墾土之地。”《經籍纂诂》“田者,地之表而有人功者也。”《一切經音義》引《倉颉》作“田,種禾稼也。”《釋名》“田,填也,五稼填滿其中。”
總之,“田”就是人們勞作而能獲得收獲的土地。
古代的“田”還有其他一些意思
比如“田”也可用作動詞,為“耕作的意思”。如《漢書·高祖紀》“令民得田之”。意思是說讓百姓有土地可以耕作。
“田”還有“獵”的意思。《易解》“田獲三狐。”《禮記·郊特牲》“唯為牡田。”《左傳》“宣子田于首山。”《書·無逸》“不敢盤于遊田。這裡的“田”均是“獵”的意思。“田”就是“獵”的别稱。因為在田裡取禽,故曰“田”。
古時人們食肉,穿獸皮做的衣服。擒捕野獸與種田同樣重要。。故以“田”為“獵”。春夏秋冬田獵都為重要的宗廟之事。春獵曰“田”,夏獵曰“苗”,秋獵曰“蒐”,冬獵曰“狩”。《白虎通·田獵》“四時之田,總名為田,何為田?除害也。”也就是說春天要田獵,為的是除去害蟲,讓農作物能夠好好的生長。“春謂之田何?春,歲之本,舉本名而言之。”春天是一年之始,所以春天的捕獵直接稱為“田”,以獵的本名而言之。
“田”還有賦稅的意思《國語·魯語》“田一井也。”韋昭注曰“季康子欲以田賦。”《公羊傳》“田謂之一井之田。”《孟子·離婁下》“田,業也。”“然後收其田裡。”這裡面的“田”都是賦稅的意思。
我們再來看“陳”這個字上面我們講過“田,陳也。”“陳”做陳列來講。其實這個“陳”字在古時不是這樣寫的。陳列的“陳”本應寫作“敶”。
段玉裁在《說文解字注》中解釋說“天田,陳也陳本應做敶,敶,列也,古與田皆曰陳。”“田”與“陳”因疊韻(韻母相似或相同)所以互訓。《史記》中的陳敬仲之後為田氏,“田”即“陳”,假借“田”為“陳”。
以上我們知道了“田”和“陳”古時同音同訓。“敶”為“陳”的本字,“陳”是後起之字。
我們分别講一下“敶”和“陳”首先來看本字“敶”。《說文解字》“敶,列也。”如《韓詩》“信彼南山,惟禹敶之。”古時用的“敶”字沒有左耳刀,如圖:
上圖的字和“敶”本為陳列字。到後來,人們假借“陳”為陳列之字。“陳”通行後,“敶”字便廢而不行了。以至于現在大多數人已經不知道“敶”這個字了。
“敶”還是軍陣之“陣”的本字“陣”是後人妄造無理之字。“陣”行而“敶”廢。古銅印有“陷敶破虜司馬”印,足能證明“敶”為“陣”之本意。我們在讀《史記》、《漢書》等史書時往往會有“軍陳”、“陳于某某地”的字樣。亦可知古時無“陣”字。“敶”、“陳”才是兩軍布兵列戰之字。最初,軍敶為“敶”的本義,後來假借為鋪陳、陳設的意思。
我們再看“敶”的衍生字“陳”
《說文解字》“陳,宛丘也。舜後,妫滿之所封。”由此可以看出“陳”隻表示地名,又引申為姓氏。宛丘即今天河南睢陽附近。
丘上有丘謂之“宛丘”。舜帝的後代,妫滿的父親為周武王的陶正(制作器具的官員)。武王很信任他,便封妫滿于陳,為胡公。陳的都城就在宛丘。
《說文解字》中,“陳”在左耳刀部下,“敶”在“攵”(讀pu一聲)部下。這又可以說明“敶”不與地勢有關,它的本意是軍敶。而“陳”為土山(丘)之意,代表的是與地勢有關的地名。後來“陳”被大量使用,代替了“敶”字,便不再隻表示地名、姓氏,它的用途就更廣泛了。
我們再來看看“敶”還有哪些意義
1. 《廣雅·釋诂》雲“敶,布也。”
2. 《左傳·隐五年傳》“陳魚而觀之。”這裡的“陳”是張設的意思。
3. “陳”又有“說”的意思。《文選.古詩》“歡樂難具陳”
4. “陳”亦有“示”的意思。如《國語·齊語》“相陳以功。”
5. “陳”還有居住的意思。《史記·龜玆傳》“三瓦而居之。”
6. 《素問》“宛陳則除之。”又《荀子·富國》“年谷複熟而陳積有餘。”這裡的“陳”都是舊的意思。
通過上面分析,我們知道了“田”與“敶”古時同音。古音與今音不同,所以我們不了解田齊的曆史為何被司馬遷寫作《陳敬仲完世家》。
古今音的不同,在《詩經》中表現的最為明顯
我們今天讀《詩經》感覺并不押韻,但是那時候的古人讀起來肯定是押韻的。今天的普通話和古代人所說的話是不同音的,我們漢字的讀音是在不斷變化的。
我們的漢字講形、音、義。字形經過了甲骨文、大篆、小篆、隸書等的變化到了今天的楷書;字義也在變化,有些字慢慢引申出了其它的意思;而讀音同音也是在變的。總的說來,在三國之前為上古音,兩晉南北朝時期語音開始第一次變化,到唐宋時期為中古音,元朝以後為近古音。
我們對古代的語音也是在慢慢認識理解的。南宋大儒學家朱熹那時也是不知道語音是在變化的。在那時人們讀《詩經》已經不押韻了,有人就提出了“葉韻”(協韻)的方法來解決不押韻的問題。“葉韻”就是将詩中的韻腳字人為的給它改變讀音,使它能夠押韻。朱熹就經常這樣做,很顯然這是錯誤的。直到明朝時,才由陳第首次提出古音與今音是不同的,不應用“葉韻”人為的将某字改音,用上古音讀《詩經》是押韻的。
對古音有系統研究的第一人應該是明末清初的顧炎武,最巅峰時期是在清朝的乾隆,嘉慶時期。以戴震、錢大昕、段玉裁、王念孫、王引之等人為首的“乾嘉學派”使整個訓诂學、音韻學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通過他們的研究将上古音分為若幹韻部,從而讓我們能夠了解到古人的“普通話”。
關于漢字有着講不完的故事。形、音、義每一方面都有着深厚的曆史積澱。今天我隻講了語音的冰山一角,以後還會與大家分享它的故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