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安溪鐵觀音出名,安溪也是因為茶所被人們知曉,為什麼這麼說呢?福建的茶文化有一千年的曆史了,安溪作為盛産茶的天然之地與他獨特的地理位置分不開,而且出産的茶更是種類繁多,下面小編就為大家介紹一下素有“清明茶”,“透天香”之稱的黃金桂,希望大家喜歡。
黃金桂,又稱黃棪(旦),原産于安溪羅岩,于清鹹豐年間(公元1850~1860年)創制。葉片很薄,葉片未采摘時顔色就已經偏黃。外形:條索細長尖梭且較松,體态較飄,不沉重,葉梗細小,色澤呈黃楠色、翠黃色或黃綠色,有光澤。有“黃、薄、細”之稱。
内質:湯色金黃明亮或淺黃明澈。香氣特高,芬芳優雅,常帶有水蜜桃或者梨香,滋味醇細鮮爽,有回甘,适口提神,素有“香、奇、鮮”之說。
葉底:黃綠色,葉片先端稍突,呈狹長形,主脈浮現,葉片較薄,葉緣鋸齒較淺。
最核心特征:幹茶比較輕;傳統黃金桂的茶湯有水蜜桃香味;評葉底,發現葉片薄,呈狹長形。
黃金桂的品質特征是:條索緊細,色澤潤亮金黃,香氣帶桂花香,滋味醇細甘鮮;湯色金黃明亮;葉底中間黃綠,邊緣朱紅,柔軟明亮。
黃旦植株小喬木型,中葉類,早芽種。樹姿半開展,分枝較密,節間較短;葉片較薄,葉面略卷,葉齒深而較銳,葉色黃綠具光澤,發芽率高;能開花,結實少。一年生長期8個月。适應性廣,抗病蟲能力較強,單産較高。适制烏龍茶,也适制紅、綠茶。制烏龍茶,香奇味佳,水色金黃,葉底黃亮,獨具一格,1984年,黃旦被國家茶樹良種審定委員會定為國家級茶樹良種。
黃金桂是烏龍茶風格有别于鐵觀音的又一極品。采制工藝十分考究。隻有掌握恰當,才能充分發揮其品種特征。由于茶樹品種和制作上的特色,形成了黃旦獨特的品質。由黃旦品程制成的黃金桂成品茶,其“貴氣”主要顯示在“一早二奇”上。一早,即萌芽、采制、上市早。黃旦一般為4月中旬采制,比一般品種早10餘天,比鐵觀音早近20天。二奇,即外形“黃、勻、細”,内質“香、奇、鮮”。
采摘标準為,新梢伸育形成駐芽後,頂葉呈小開面或中開面時采下二、三葉。過嫩成茶香低味苦澀,過才老則味淡薄,香粗次。其他與鐵觀音采摘要求相同,以午後2-4時采的采料為最佳。初制工藝基本一制鐵觀音相同,但針對黃品種特點注意:
1、黃梗細小,葉較薄,含水量少,氣孔大而密,易發醇,曬青程度應比鐵觀音輕,失重掌握5-7%為宜。
2、搖青宜輕,重搖葉張易紅變,影響香氣。前幾次涼青時間宜短,以保持青葉鮮活。第四次搖青可稍重,經過4-5次搖青、涼青,待葉子青氣消失,清香顯露,散發出馥郁花香,葉面呈黃綠色,有光澤,葉蒂青色,葉緣朱紅色并向葉背卷曲,即進行炒揉作業。
3、殺青時間宜短,但要炒透。
4、黃注重香氣清純,烘焙溫度宜稍低,火候宜稍輕。黃品種制成的黃金桂成品茶條索緊細,色澤潤亮金黃,香氣優雅鮮爽,帶桂花香型,滋味醇細甘鮮,湯色金黃明亮,葉底中央黃綠,邊緣朱紅,柔軟明亮。
【結束語】黃金桂是以黃旦品種茶樹嫩梢制成的烏龍茶,因其湯色金黃色有奇香似桂花,故名黃金桂。葉為橢圓形,先端梭小,葉片薄,發芽率高,芽頭密,嫩芽黃綠,毫少。烏龍茶,亦稱青茶、半發酵茶及全發酵茶,品種較多,是中國幾大茶類中,獨具鮮明漢族特色的茶葉品類。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