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有個在新東方做HR的跟我聊天,說有個員工來了2年了,工作很努力,收入好的時候在1W左右,一般是七八千,我們覺得他還不錯,但是他這兩天離職了,說是出來這麼久,錢沒賺到,也學不到東西,問我怎麼辦?
其實這是很常見的問題,不管入行半年的新人還是工作三五年的顧問,都會有這個疑問,甚至懷疑自己适不适合這個工作。
他們都有一個共同點:工作越是做的不突出越是迷茫。
有個職場常态,工作突出的那批人會花更多的精力提升和突破自己。而工作成績一般的那波人經常覺得工作中全是阻礙,并常常想換一個公司換一個工作會不會更好。
我畢業那年機緣巧合下進了某品牌機構做課程顧問,當時作為一名新人,經過了短暫的集體培訓就下放到了校區工作。頭幾天自己看産品,熟悉流程,第二周開始打電話。當時被分配在一個老校區,地理位置有點偏,資源本來就不多,分配給我的都是打了三四年最垃圾的陌拜電話,一點開信息詳情都是二三十條的“不需要”、“不用了”這樣的備注信息。
連拉訪這樣的資源都不能接,更不用說呼入、直訪和推薦這樣的優質資源。
當時對新人的要求還是比較苛刻,每天接近十二個小時的通班,從上班到下班的工作内容都是打電話邀約,各種枯燥煩躁,約不到客戶還要加班。當時還有一個女生跟我一起分到那個校區,我記得第一天打電話拼命一直打了三個小時,結果被電話那頭不斷拒絕,腦子都要炸。
我跟那個女生各種吐糟,當天兩個人都說幹不下去了,要離職。但是,兩個人都心有不甘,不做出點成績就走對不起自己。
于是,接下來的日子在不斷循環着。一邊努力,一邊受挫,一邊思考,一邊成長,一邊磨煉,一邊抱怨,一邊逃避,一邊不甘,一邊加油。
前半年,在成長過程當中,覺得自己最缺的是銷售技能。于是,看各種書,請教各種人,做各種案例分析。
每個上門咨詢的客戶,都在筆記本上詳細分析:1.家長類型;2.學生類型;3.自己的咨詢思路;4.這次咨詢的三個亮點和三個不足。
慢慢的寫了幾十個客戶,同時在主管的幫助下,自己的咨詢思路越來越清晰。大概寫了好幾萬字,自己也越來越有信心。
功夫不負有心人,自己的業績從平平無奇慢慢殺進整個城市的top10。
其實我的方法很簡單,每個管理者隻需要找到适合當課程顧問的人,每個課程顧問隻需要為自己制定好合适的工作方法,剩下的就交給時間去努力和沉澱。
今天晚上我們請來了一位校長來為大家詳細講解一下關于課程顧問這個崗位上的事情。
依舊開放了免費通道呦~
想要聽課私信幫幫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