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每天8小時的工作之外,你願意額外花多長時間在路上?
據《長三角城市智能出行大數據報告》統計,當代職場人理想的通勤時間是20分鐘之内,極限是單程45分鐘。但7月發布的《2022年中國主要城市通勤監測報告》卻顯示,全國超1400萬人口承受單程60分鐘以上“極端通勤”,比重為13%。
大數據之下,是一個個被通勤“榨幹”了的打工人。
家住上海的金小姐,每天通勤時間超過6.5小時。由于路程較遠,她先要騎電動自行車到公交站;坐一個半小時的公交後,再換乘地鐵;到站後再坐班車到公司所在園區上班。
即便自駕上班,通勤之旅也不會太輕松。從家到公司100公裡左右,早晚高峰單程也要近2小時,在加上油費、過路費、停車費,交通成本大約5000元。
通勤累,通勤貴。
但極端通勤的“副作用”,絕不僅限于時間和金錢的損耗…
@樂意李 每天通勤3.5小時
“極限通勤,讓我陷入精神内耗。”
每月房租2000塊,在我媽看來這就是個“天價”,畢竟在老家,租個兩室一廳最多也不過800塊。可即便這樣,2000也隻能合租到上海偏遠地段的一個20平米小單間。
住的物質成本降下來了,通勤的時間成本就上去了。每天路上三個半小時,算上等地鐵、擠電梯的時間,早上至少要提前2小時出門。
比起租住的偏和遠、路上的擠和累,對我來說,更難忍受的是超長通勤帶來的精神内耗。
同事多花1000塊房租,住在了離公司地鐵不超過30分鐘的地方,省下來的時間逛展、健身、夜遊,真正享受到了一線城市帶來的便利。
回老家做公務員的同學,雖然遠離了大都市的繁華,但平時就住在單位的宿舍裡,步行個來回也不會超過10分鐘,完全不用受通勤之苦。
同樣的年紀,好像隻有我不上不下的,處境尴尬,還把青春的無限可能都浪費在路上了。
權衡了很久,眼下我還是舍不得把太多錢花在房租上。
不過我給自己定了個小目标,每天路上保證完成“學習任務”,比如聽英語、講書博客,或者跟工作相關的網課。
如果能堅持半年,明年年後我就獎勵自己每月多500塊房租預算,住得離公司近一點,每天少浪費一些時間在路上。
@靜怡,通勤時長4小時
“每天披星戴月,生活都去哪了?”
3月公司搬家,我通勤的時間從每天來回1小時,延長到了單程2小時。
累是自然的,有時候坐在辦公室裡還要緩一會兒,等體力稍微恢複一點後,工作才能真正進入狀态。為了補充體力,我竟然還養成了争分奪秒睡午覺的“好習慣”。
要知道,前幾年在互聯網卷生卷死996,我也從來沒睡過一次午覺...
與此同時,早出晚歸的另一個結果是——留給生活的時間都被壓縮了。
以前每天早上出門前,女兒差不多也睡醒了,抱抱她再去上班就是滿滿的幸福感。晚上回家後,跟老公一起推着娃在小區裡溜一圈,散散步聊聊天,壓力也能舒緩不少。
現在呢,每天早上一個人蹑手蹑腳地出門上班,晚上八點到家也是常态,匆匆忙忙吃過飯,再給孩子洗個澡哄睡,一天就這麼過完了。
工作發展還不錯,暫時沒有跳槽的想法,更不太可能賣房、搬家,所以想提升生活品質,解決方案就隻有改變通勤的時間了。
咬了咬牙,我決定每天打車上下班。雖然交通費暴增到每月3000塊錢,但總比買車便宜,單程通勤時間也隻要花40分鐘。
肉疼,但就當是拿錢買快樂了吧,也是值得的。
@阿漂,通勤時間不定
“現在可以當停車場乞丐,有了娃呢?”
在房價令人咋舌的北京,别說平衡生活和工作了,我連最基本的“職住平衡”都很難實現。
在忍受了兩年單程通勤1小時,和一年單程通勤20分鐘但工資大半都給了房東的北漂生活之後,我開始思考另一種破局方式。
思來想去,最後我選擇花掉大半積蓄,買了一輛房車。每天住在房車裡,每月的房租和交通費都省下來了。開着車想住哪就住哪,想縮短通勤時間,甚至可以直接住在公司門口的停車場裡,實現“5分鐘到達戰場”。
目前為止我還沒有後悔做這個決定,但我也知道這隻是緩兵之計。我現在單身,住房車裡沒問題,要是戀愛結婚生子呢?到那時,買房還是租房依然是棘手的問題,極端通勤的苦或許也是遲早的事。
寫在最後有網友算了一筆賬,以每天工作8小時、全年250個工作日計算,每天2小時極限通勤和30分鐘的理想通勤,差距是375個小時。
如果以相同的标準工作時間,375小時還等于46.875天可以自由支配的假期。
再進一步,如果在25歲到45歲這段最能奮鬥的20年裡,都保持這樣的通勤時長,那麼時間差額還可以換算到不可思議的3.75年!
算術題大家都算得過來,虛度的時間成年人也都看得見。
但在1400萬人的“極端通勤”與20分鐘的理想通勤時間之間,隔的是一線城市高居不下的房價,更是職場人以青春換夢想的勇氣。
作者 | 婉君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