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聞道 圖:莆~南洋龍舟協會
“ “咚咚锵”,“咚咚锵”,這樣的聲音從六百年前傳到今天,依舊铿锵有力,在水中的龍舟飛舞在莆陽廣闊的水域上;蟬鳴荔熟,年複一年,“龍舟争快楚江邊,吊屈誰知特怆神。”龍舟習俗雖有落寞,可近兩年,熱血的年輕人通過微信又組織起來了。來!“挂紅”,“請船”!!!
莆田的龍舟賽最早見于文字記載的,是宋代大詩詞家劉克莊的《 甲子端午 》,“頭标奪得群兒喜,向溪邊,旁觀助噪”之句,它是描述 1204年城郊龍埔社 “爬龍船”的盛況的。
南北洋龍舟,别具特色
圖:幾何線
一千多年前,民間就有賽龍舟、吊屈原的習俗,相沿至今,長久不衰。莆田人稱端午節為“五日節”,是重大節日。
圖:方舟
莆田南北洋水系發達,劃龍舟在莆仙大地有數百年的曆史,莆田地區龍舟活動主要集中于南北洋水系。
圖:東禅
龍船的造型有“老船”(雄龍)和“齊頭船”(雌龍)之分。“老船”的船頭用樟木雕刻成龍頭,龍舟劃動時,活龍活現,“老船”見于北洋。
圖:莆田網
南洋的“齊頭船”,隻用鮮豔的顔料在船頭畫了一個虎頭像就行,但霸氣十足,英氣逼人,極具特色。
又是一年“扒龍舟”,人山人海
圖:東禅
在龍舟下水前要舉行“龍王祭”和“龍舟點睛”典禮,在莆仙方言裡,莆田人一直把賽龍舟叫做“扒龍舟”,因為“扒”就是“劃”的意思。
圖:莆~南洋龍舟協會
開賽之前,龍舟上高挂“聖母旗”,祈求媽祖保佑平安。龍舟在賽區外的河邊樹下休息,鼓聲輕輕,笑語盈盈。遇到有交誼鄉的龍舟,鑼鼓手則敲鑼打鼓,并把鑼和鼓的槌舉來互相緻敬。
圖:方舟
龍舟上的“水手”都是男的,從13對到26對(每對2人)不等;還有固定的敲鑼、打鼓和掌舵的各1人,掌舵人的技巧,在龍舟競賽中起着舉足輕重的作用。
圖:街邊看客
兩岸上觀衆人山人海,有登上高樓的陽台遠望的,有赤足涉水于河邊近觀的,小孩則坐在大人的肩頭上指東劃西,人牆如堵。
年輕人微信組織龍舟賽,挂紅,請船
圖:莆田圖片社
随着社會發展,前些年年輕人外出打工,工作節奏也越來越快,龍舟教渡的習俗一度停滞。
圖:莆田稻草人
龍舟的禮節性包括“請船”(教渡),“挂紅”等,各村新買的龍舟或者重新組建的龍舟隊,劃龍舟的都是新手,沒經驗,就要請兄弟村龍舟隊的過來教新手劃船,叫做教渡(請船)。
圖:莆田圖片社
而新修建的龍舟如果沒有在自村“請船”過就被邀請到外村去劃的話,龍舟上面的龍頭紅紗就不能去掉,且要到外村去接受“挂紅”,這些都是禮節性的習俗。
圖:孤島危機
好在近兩年來,一些年輕人已經認識到了龍舟教渡的重要性,如今的年輕一代的新手們,都是通過微信群作為載體,一呼百應。龍舟的傳承已逐漸推廣。
如今,龍舟競渡已成為人們講團結、重友誼、樹新風、争上進的水上體育活動了。
莆田龍舟震天吼,
血性男兒來相聚。
- End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