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黛玉和薛寶钗的判詞合為一首,黛玉判詞“玉帶林中挂”,除了諧音林黛玉,大體有幾種說法。
一,指林黛玉“上吊自盡”。
二,指林黛玉“懷才不遇”,遇人不淑。
三,指林黛玉女兒身死。
君箋雅侃紅樓認為除了第一條,其他兩條都有點道理。玉帶按說是指古代達官顯貴們的“品級”象征,玉帶挂在林中,被認為是懷才不遇。也預示林黛玉作為最好的兒媳婦人選,卻被賈府不容。王夫人反對她做兒媳婦,最終選了更合乎短期利益的薛寶钗,放棄了長遠收益更大的林黛玉。
而林黛玉十七八歲死去,絕不可能再委身他人,死時尚是女兒身是毋庸置疑的。
不過,需要注意一點是“玉帶林中挂”的“挂”,不是挂在樹枝上,也不是挂在一棵樹上,而是“四株枯木,木上懸着一圍玉帶”。
這個畫面不難理解,所謂“四株枯木”是指樹林的樣貌。有些版本是“兩株枯木”,指二木為林之意。不過比較兩株,四株為多,才是林的更好圖解。
問題是玉帶如何挂在木上。把玉帶比做腰帶一樣,第一感覺是挂在樹枝上。但事實并非如此。玉帶的狀态是“懸圍在木上”,也就是說四株枯木代表林,一圍玉帶懸在四株枯木的樹幹上,直觀感覺類似“捆大蔥”。引申一下則與京劇演員腰間虛挂的那一圍“玉帶”位置相似。
如此,“玉帶林中挂”毫無疑問不是指林黛玉上吊。這個論點站不住腳。何況曹雪芹借“枯木”也講出林黛玉的死因就是淚盡而亡。
枯木代表林黛玉油盡燈枯,枯萎之死。枯又諧音“哭”,因哭而枯,是為淚盡而亡,不多多解釋!
“玉帶林中挂”的真正含義,君箋雅侃紅樓認為主要寫了林黛玉的兩出人生悲劇。
一,林黛玉家世代列侯,書香門第,父親為探花郎,蘭台寺大夫(禦史),欽點巡鹽禦史。品級不高隻有六七品,但上升空間無限。
林如海養女如教子,林黛玉的啟蒙老師是進士出身,知府罷官的賈雨村。無論學識、家世、門第、人品都是當時一等一的才女。
賈母支持寶黛姻緣,就源于林黛玉全方位适合賈家棄武從文的轉型戰略。賈珠娶李纨本來是最佳選擇,奈何賈珠一死,李纨守寡被邊緣,賈家需要另一個書香門第的未來女主人。林黛玉是不二選擇。
賈家的勳貴之家,配合林黛玉的書香門第。才會造就出“滿床笏”的鼎盛家世,傳承不絕。玉帶作為功勳權貴的象征,林黛玉可以幫助賈家實現香火延續,然而卻被摒棄後孤獨逝去,可謂暴殄天物,賈家也由此而注定敗亡。
二,林黛玉一家四口,最終全家盡死。這也是為什麼“四株枯木”才正确的原因。
正是因為家破人亡,無依無靠,林黛玉才會無人做主,心中對賈寶玉有萬千情愫,乃至于賈母有意,賈寶玉有情,仍舊釀成最終悲劇。
如果林黛玉父母沒死,甚至有個兄弟承祧林家傳承。林黛玉也不至于孤苦無依凋零而死。
“玉帶林中挂”,凸顯出林家一門盡滅後覆亡的悲情。《紅樓夢》講述興亡大故事。林家的覆亡隻是小情節,卻影響深遠。不但林如海之死影響了賈家在朝廷與皇帝之間的關系,最終釀成抄家慘劇。金玉良姻戰勝木石姻緣,也注定賈家轉型失敗而敗亡。
好在李纨終究為賈家延續了火種,賈蘭日後東山再起,是薪火相傳之意。可惜林家沒有了機會。而李纨、賈珠、賈蘭一家三口,從名字就清楚也是一種“木石姻緣”?“木與石”的結合豈非是燧人氏鑽木取火,寓意薪火相傳?
當然,林黛玉姓“林”,除了取“草木人”之外,也有《世說新語》評價女人“林下風氣”之說。
《世說新語箋疏》下卷上〈賢媛〉:謝遏絕重其姊,張玄常稱其妹,欲以敵之。有濟尼者,并遊張、謝二家。人問其優劣?答曰:「王夫人神情散朗,故有林下風氣。顧家婦清心玉映,自是閨房之秀。」
王夫人就是王凝之的妻子謝道韫,為謝安侄女,謝遏(謝玄)的姊妹。她有“詠絮才”之美譽,被稱有“林下之風”。林黛玉的“堪憐詠絮才”,就是借謝道韫預示她頗有魏晉思想不羁風度。所以,林黛玉姓“林”,也是與此有關。
林黛玉的思想不受當時閨閣女兒約束,對自由充滿向往。她在《葬花吟》中說“願奴脅下生雙翼,随花飛到天盡頭”,又在《柳絮詞》中說“嫁于東風春不管,随而去,忍淹留”。以及驚世駭俗的《五美吟·紅拂》“屍身餘氣楊公幕,豈可羁靡女丈夫”,都代表林黛玉向往自由自在的靈魂。
有此思想,她與賈寶玉“偷看禁書”,效仿《西廂記》談情說愛,元宵節當衆喂酒,以及作《題帕三絕》情詩,都由這“玉帶林中挂”所隐喻的“林下之風”、“懷才不遇”所起。
當然“玉帶林中挂”應該還有其他意思。像林黛玉之死,應該是像昭君出塞一樣,被迫賜婚遠嫁異國為王妃後淚盡而亡。芙蓉花簽“莫怨東風當自嗟”和潇湘妃子也佐證了這一點。之前多有贅述,不作擴展!
文|君箋雅侃紅樓
歡迎點擊關注,點贊收藏,文章每日持續更新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