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有下列行為之一,視為違章操作行為:
(1) 高處作業穿硬底鞋,電氣作業未穿絕緣鞋的;
(2) 超過頸根的長發,披發或發辨,而未戴工作帽或不将頭發置于帽内進入生産現場操作旋轉設備的;
(3) 戴手套操作旋轉機床或未扣袖口的;
(4) 工作時有顆粒物飛濺時,未戴護目鏡或面罩的;
(5) 高處作業或在有墜落物體下方交叉作業時未戴安全帽的;
(6) 高處作業的未按規定使用安全帶或采取可靠安全措施的;
(7) 帶電拉高壓跌落保險開關或隔離刀閘時未使用合格絕緣工具的;
(8) 使用Ⅰ類手持式電動工具未配用漏電保護器的;在潮濕密閉容器内檢修時,未使用Ⅱ類或Ⅲ類手持電動工具的;
(9) 現場發現未經三級安全教育上崗的;
(10) 特種作業人員無證操作和未按期複訓的;
(11) 非特種作業人員從事特種作業的;
(12) 危險作業未經審批或雖經審批,但安全措施未落實的;
(13) 在禁火區域内吸煙或違章明火作業的;
(14) 危險作業時,監護措施未落實及設置警戒區域或未挂警示牌的;
(15) 發現隐患,未排除、報告、冒險作業的;
(16) 任意拆除設備(施)的安全裝置、儀器、儀表、警示裝置的;
(17) 調整、檢修、清掃設備時未切斷電源,測量工件時未停車的;
(18) 用手替代工具操作的确(手拉、吹排鐵屑等);
(19) 沖壓作業時,手進入危險區域的;
(20) 攀登吊運中的物件,以及在吊物、吊臂下行走或逗留的;
(21) 檢修電氣設備(施)時未停電、驗電、接地及挂牌操作的;
(22) 使用安全裝置不齊全的設備進行作業的;或拆除設備上安全裝置、标志的;
起重作業違反“十不吊”的;
(23) 使用兩台(含兩台)以上車輛搬運超長、超大、超重物品未落實安全措施的;
(24) 酒後駕車或操作設備的;
(25) 把機動車輛轉給無駕駛證人員駕駛的;
(26) 挪用轉借機動車輛牌證、無證駕駛機動車輛或操作設備的;
(27) 駕駛與駕駛證準駕車型不相符合的車輛的;
(28) 駕駛轉向器制動器、燈光裝置不符合安全要求的車輛的;
(29) 機動車輛超速、超載、超高行駛的(廠區道路時速10公裡,車間、倉庫内時速3公裡,轉彎時速3公裡);
(30) 未按電氣線路規定,亂接電氣線路、擅自拆、改裝電路設施的;
(31) 動火作業、動土作業未經過消防安全審批或安全措施未落實的;
(32) 違反有關消防法規的行為的;
(33) 辱罵、阻撓、毆打安全、現場執法人員的;
(34) 開動使用封存設備的;
(35) 無證操作設備的;
(36) 外來單位人員在公司内違章作業的或違反有關規定的;
(37) 學徒工(含學習生)在工作過程中未按師傅指導的,或師傅未負責安全指導的;
(38) 在電氣開關(控制櫃)内外放置物品的;
(39) 生産現場穿高跟鞋涼鞋拖鞋或趿着鞋的;
(40) 生産現場穿背心、短褲、裙褲、裙子、戴頭巾、圍巾、領帶或敞開衣襟、打赤膊、打赤腳等以及其它不安全裝束的;
(41) 在易燃易爆、明火、高溫等作業場所穿化纖服裝操作的;鑄造、鍛造、電焊、氣焊等作業不按規定使用防護用品的;
(42) 有毒有害作業未按規定配戴防護面具的;
(43) 新安裝設備(施),未經安全驗收而進行投入使用的;
(44) 未按規定放置、堆垛材料、制品及工具的;
(45) 工作前未檢查設備設施或設備設施帶故障,安全裝置不齊全便進行操作的;
(46) 在消防器材、動力配電箱、闆、櫃周圍堆放物體且違反堆放間距規定(≥1米)的;
(47) 在有毒、粉塵等作業場所進餐、飲水、吸煙的;未按規定使用通風除塵設備的;
(48) 職業禁忌症者未及時調換工種的;
(49) 設備(設施)超速、超溫、超載荷運行的;
(50) 供料或送料速度過快的;
(51) 設備運轉時,跨越或觸摸運動部位的;
(52) 啟用查封或報廢設備的;
(53) 廠内機動車輛違反規定載人、載物的;
(54) 機動車輛行駛時,進行上、下車及抛擲物品的;
(55) 高空作業時,任意抛擲物件的;
(56) 安全電壓燈具與使用電壓及要求不符的;
(57) 容器内部作業時未使用通風設備的或未使用安全電壓的;
(58) 開動情況不明的開關、閘閥的;
(59) 高壓氣瓶在陽光下曝曬的;
(60) 開壓縮空氣吹掃地面、衣服造成揚塵的;
(61) 臨時挖的坑、溝無護欄、警示裝置的;
(62) 車間内放置或騎自行車、摩托車的;
(63) 随地亂倒廢油入水溝的;
(64) 盛裝廢油容器不及時收集而溢流地面的;
(65) 随意傾倒,澆注熾熱金屬物品的;
(66) 使用不合格梯子的。
(67) 其他不遵守本工種安全操作規程的行為的;
(68) 責令員工違章作業的行為,視為違章指揮行為。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