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網再次因價格過高引發争議。
近日,一張落款為中國科學院“文獻信息中心”的通告截圖被網友多次轉發。通告顯示,同方知網技術有限公司從4月8日起暫停中科院對CNKI數據庫的使用期限。
雙方矛盾主要集中于知網數據庫的訂購價格多年來始終維持較高漲幅,去年更達到千萬級别。2022年,中科院文獻情報中心與知網曆經多輪“艱苦”談判後,後者仍堅持近千萬的續訂費用,給出的集團組團方案在成員數量、單家價格方面條件相當“嚴苛”。因此,中科院文獻情報中心正在考慮通過萬方、維普等數據庫形成替代保障。
網傳“中科院停用知網”截圖。
4月19日,南都記者采訪多位中科院師生獲悉,上述消息屬實。停用知網對依賴外文文獻的高級研究人員影響較小,但對文科類的研究生影響較大。一名中科院文獻情報中心的相關負責人向南都記者透露,“雙方還在談。”
4月19日下午,知網針對這一事件在網站首頁發布說明,表示2021年度協議期滿後,雙方商定延長服務至3月31日。在4月1日之後的過渡期,知網服務未出現停止或中斷的情況。知網也将繼續向中科院提供正常服務直至2022年度協議簽署并啟動服務。
該說明還補充稱,今年中科院文獻情報中心對知網等部分數據庫的采購模式進行了調整,由統一集中模式變為由需求的院所組團聯合采購,雙方經過友好協商計劃在近期完成2022年協議簽署工作。
屢陷1 争議:漲價快、内容縮減:漲價快、内容縮減
這不是知網第一次遭遇“尴尬”局面。過去數年,多家高校機構都發聲明稱其漲價過快、服務内容縮減,令知網陷入“店大欺客”的争議。
北京大學、武漢理工大學、南京師範大學、太原理工大學、金陵科技學院、集美大學等至少六所高校均因價格問題而公告暫停使用。武漢理工大學曾列出一組數據,自2000年以來,知網給該校的報價每年漲幅超10%,從2010年到2016年的漲幅達132.86%。
廣州圖書館也在2019年公示知網服務縮減的變動。由于知網将部分期刊的網絡與紙質發行合并,從《中國學術期刊(網絡版)》數據庫中剝離,廣圖讀者将無法在館内全文下載這部分期刊。
停用收錄8540種中文學術期刊的知網,毫無疑問對高校學生及機構研究員造成影響。
接受采訪的中科院文獻情報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知網對研究生的學習和研究工作影響很大,特别是研究中國問題的文科類。但對高級研究人員影響則不大。
一位中科院某研究所博士生告訴南都記者,“停用知網對我專業影響不算大。因為平時主要看外文文獻,要求發表的也是英文期刊。”
2
訂閱價格與使用量挂鈎
公開信息顯示,前述六所高校經曆了短暫的停用後,又陸續恢複了對知網數據庫的使用。
盡管中科院文獻情報中心已考慮維普和萬方數據庫形成替代保障,前述相關負責人也透露,由于規模差異,兩者尚且無法完全取代知網。“知網數據庫量的規模要大于其他二者的合計,價格必然高。”
這些都表明了知網在中文學術數據檢索和下載服務領域的市場控制力。
南都記者登錄政府采購網查詢發現,不少高校和機構在今年一月已完成對知網數據服務的年度購買,價格從幾十萬到百萬不等。
其中,北京師範大學成交金額為193.35萬,清華大學為188萬,中國人民大學164.79萬,南京大學103.4萬,複旦大學82.5萬。
同類數據庫采購中,知網的價格也足以顯現其資源優勢。比如,中南民族大學花費72萬采購知網數據庫,萬方數據隻需13萬,超星發現系統、超星讀秀知識庫23萬,Spischolar學術資源在線、緯度學科信息服務平台需18.4萬。
相比之下,為何中科院的訂閱價格能翻十倍至千萬?前述中科院文獻情報中心相關負責人解釋稱,數據庫商通常按使用量定價。中科院系統是系統内單位組團購買,用戶規模全國最大,閱讀下載量也最大,自然價格更高。
除使用量外,價格的差距還取決于購買方案,購買方根據自己需要從知網上百個子庫中進行選擇。
規模大就是3 壟斷嗎?嗎?
一邊緊抓大量期刊資源,另一邊不斷積累用戶。知網在價格上的強勢是否源于其市場壟斷地位?
現行《反壟斷法》第17條規定,禁止具有市場支配地位的經營者從事濫用市場支配地位的行為,包括以不公平的高價銷售商品、不公平的低價購買商品或者在交易時附加不合理條件等。
也就是說,要判斷知網是否涉嫌壟斷高價等濫用市場支配地位行為,需要先界定相關市場,認定市場支配地位。
盡管知網已屬行業龍頭,但其市場支配地位仍沒有定論。武漢大學法學院教授、武漢大學競争法與競争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孫晉曾撰文指出,應該将涉案行為的相關市場界定為免費的文獻搜索服務市場,還是付費的文獻在線閱讀及下載市場,這一點在學術界仍存争議。
在相關市場内,是文章數量決定份額,還是以核心期刊資源來斷定,也還沒有結論。僅從學術期刊數量來論,2019年知網全文期刊數據庫收錄的獨家和唯一授權期刊近4000種,占期刊總量的43%。其中核心期刊接近800種,約占全部核心期刊的42%。與維普咨詢和萬方數據相比,中國知網的優勢明顯。
就行為是否存在濫用性方面,上海交通大學特聘教授、國務院反壟斷委員會專家咨詢組成員王先林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如能證明知網具有市場支配地位,還需有足夠證據證明其行為構成濫用。受關注最多的定價問題,可以運用橫向縱向比較、成本分析等方法。比如,漲幅是否明顯高于相似産品,是否在成本穩定的情況下超正常幅度提價,連續提價是否為正常經營及實現正常效益所必須。
對此,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反壟斷局曾于去年12月16日回複長江日報記者留言時稱,市場監管總局将予以核實研究。今年3月9日,反壟斷一司再次回複稱,市場監管總局正在核實研究。
【相關閱讀】知網道歉後:降價能否平息壟斷質疑?如何讓付費回歸學術交流
采寫:南都記者黃慧詩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