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采一份蒲公英

采一份蒲公英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9-28 09:21:19

采一份蒲公英(感激做您蒲公英)1

□王生偉

與四川農村日報結緣已經整整14年了。這14年,在她不離不棄、溫暖有力的關心扶助、大力牽引下,我的人生不斷收獲成果、喜悅、希望、力量,也收獲了滿滿的感動和别樣的幸福。

初識四川農村日報是2008年10月,我采寫的通訊稿《輕鋼架房 撐起裡坪村人的新生活》在川農報發表。當時正值“5·12”汶川特大地震後,災後農房重建如火如荼的時期,我被抽調到縣上臨時開辦《今日青川》内宣小報編輯部工作,偶然獲知我縣騎馬鄉裡坪村群衆從外地采購輕鋼架建設輕鋼房。我按捺不住,騎上摩托車,在泥濘濕滑的山道上艱難行走近兩個小時,到達裡坪村進行現場采訪成稿。讓我沒想到的是,投稿後沒幾天,這篇稿子就在四川農村日報頭版刊出。當我撕開印有“四川農村日報”紅色字樣的牛皮紙信封,急不可耐地把折疊了四層的報紙打開,看到一版《輕鋼架房 撐起裡坪村人的新生活》幾個加粗黑體字及标題下我的名字時,喜悅、激動立即充盈了我的身心!

這是我在川農報上發的第一篇新聞稿,還是頭版重頭稿件,對我是莫大的鼓勵。此後,關注川農報、閱讀川農報、研究川農報、投稿川農報成為我的日常。更沒想到的是,我的不懈努力和飽滿熱情,得到了報社編輯老師們的認可或者說打動了他們。在他們的精心修改、提煉下,我的消息、通訊以及圖片報道陸續在川農報上刊登。這引起了縣委宣傳部領導及宣傳同仁們的關注,他們驚奇我的上稿率怎麼如此之高。要知道,以前我們一個縣一年在川農報上上稿并無幾篇。他們當然不知道,老師們為了讓我一個初涉新聞行業的門外漢變成日漸成熟的業内人付出了多少真情和心血。編輯老師們十分嚴謹,求真求實,對我新聞稿件裡的疑惑之處、不明就裡之處經常給我打電話詢問、核實,弄得湯清水白,還用商量的口吻跟我說哪個詞語、哪個句子怎麼改,不僅提高了我的寫作水平,也錘煉了我的求實作風。記得2010年春節前夕,我剛剛騎車回到二十多公裡外的老家,編委周藝同志打來電話,詢問我采寫的一篇關于災區群衆住新房過新年的稿子中的一些過筋過脈的内容。她問得很詳細,之後還感謝我對川農報工作的支持,祝我春節快樂。那一刻,我非常感動,也充滿了歡喜。周主任的電話,讓我不僅知道自己的稿子即将采用,更讓我感受到報社領導對我們這些素未謀面的基層通訊員的關心,我甚至把她的祝福當成是一個領導對我們災區群衆的深情問候。

在川農報領導老師們的關心指導和厚愛下,2010至2016年,每年我在川農報發表新聞作品40多件,頭版頭條有5條!這在全縣引起了轟動,我一躍成為縣内的名記者。

2010年3月,我榮幸地參加了川農報2010年工作會,被聘為特約記者,并獲得了1000元宣傳獎勵。就在這次會上,我見到了之前通過電話聽到過聲音卻未曾謀面的川農報大咖們的真身。與我預想的一樣,他們才華橫溢、造詣精深,同時又真誠熱情、謙遜親和,讓我充分感受到了川農報這個大家庭的溫暖。成為了家庭的一員,當然就要為家庭擔當做事、為它的發展獻計出力。在積極向川農報寫稿投稿之外,我不遺餘力宣傳推介這份“個頭不大能量大、價格不高顔值高”的報紙,為拓寬稿源、征訂發行、形象宣傳作出應有貢獻。粗略統計了一下,迄今為止特别是2010至2016年,我親自牽線搭橋并親自采訪撰稿的形象宣傳稿件累計近30篇。除了在宣傳業務上盡我綿薄之力,我也傾情傾力做好報社領導、采編老師來青川的外事接待和服務工作,給他們做向導、搞聯絡、當解說、提建議,支持他們來青工作順利、心情愉悅。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報社編委馮曉剛同志,2011-2012年在青川縣喬莊鎮張家村駐村挂包幫,我經常和他會面,情同兄弟。至今,我們仍常相問候,情誼不減。

6年前,我由于工作變動,寫宣傳稿的時間少了,但我對川農報的那份感情已經植入骨髓,不寫卻看,百看不厭。在川農報創辦《蒲公英》副刊版後,工作之餘,我又拿起筆,源源不斷向她寫稿投稿。在編輯老師的垂愛下,陸續發表一些文章。回顧與川農報結緣以來的14年,我的點滴進步、成功成長以及我的自豪榮光、信心陽光,川農報給予我太多太多。川農報于我,是母親、是親人、是恩人、是導師。而我于她,更像是她攥緊的一隻風筝,不管我飛得多遠多高,她總在牽挂,總在呵護;我也更像她的一枚蒲公英,不管落腳在哪,總是把她揣在心裡、思念祝福。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