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聽到義烏大家想到的都是義烏小商品,義烏的國際商貿城。想到的隻有近幾年來突然富裕起來的義烏人。
有些人覺得義烏除了小商品城以外,什麼都沒有,沒有特色,沒有人文精神,沒有曆史底蘊。
但今天我要告訴你的是,什麼是雞毛換糖精神,什麼是義烏文化,什麼是義烏的曆史底蘊。
秦始皇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建縣名烏傷,屬會稽郡。
據義烏縣志記載:秦顔孝子氏,事親喪,葬親躬畚锸,群烏銜土助之,喙為之傷。後旌其邑曰烏傷,曰義烏,皆以孝子故
新莽時(公元9年)改縣名烏孝。
東漢建武初複稱烏傷,曾為會稽西部都尉治。
嘉靖三十八年(1559)秋九月,戚繼光至義烏招募義烏兵,從南滅倭寇到北修長城,直到現在那裡還有着許多的“義烏村”。
義烏的曆史文化也一樣璀璨。
比如方言,義烏有着這樣一句話“義烏十八腔,隔溪不一樣。”這就說明了義烏話的複雜。據調查義烏話裡有許多是古漢語。
像“吃”稱“食”、“玩”叫“嬉”、“不”說“弗”、“筷子”稱“箸”、“造房”稱為“葺屋”。
道情,在義烏道情也是與衆不同的,義烏道情沒有固定的曲調,常常由演藝者自行根據嗓音特點和說唱曲調随意發揮,以好聽入耳為目标。
義烏人也崇尚武術,在民間流傳着“蘭溪埠頭,蕭山哺頭,義烏拳頭”聞名遐迩。義烏民間武術絢姿多彩,内容豐富,武術介的十八般武藝般般皆有。還有舉石墩,舞龍,舞獅,走馬,十字蓮花,高跷,鬥牛,羅漢班,散撤等等。遍布城鄉,各有特色。東鄉廿三裡一帶拳術剛勁有力;西鄉吳店,義亭一帶講求實用;北鄉蘇溪,新廳一帶剛柔兼顧;南鄉佛堂一帶架子好看。每逢節假日,一支支羅漢班、武術隊活躍在農村每個角落。義烏武術有其廣泛、濃厚的群衆基礎,營造出剛正勇為的義烏精神。義烏武術界很講義氣,主持正義,堅持公道,講求武德,以理服人,塑造了義烏人崇尚武術的美德。
雞毛換糖
雞毛換糖是一種毫厘争取,積少成多、勇于開拓的創新精神和百折不撓、善于變通、刻苦務實的實幹精神。義烏人也正是用這一種文化激勵下一代不忘吃苦,勇于創新。
而義烏的物産也絕不是隻有小商品的。
義烏地産豐饒,義烏紅糖,全國農産品地理标志。
義烏紅糖可以追溯到清朝順治年間(1944-1961)已有350多年的曆史了。據史料記載,初時由佛堂燕裡村人賈惟承(1604-1670年)客遊閩越,模仿糖車之式,教人栽培甘蔗,制為紅糖,邑民享其美利,置廟祀。
清朝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義烏縣志》亦有“蔗糖:墨者近始習熬”的記載。
清朝嘉慶七年(1820年),《義烏縣志》載:“糖蔗,俗呼沙糖。其蔗似黍,稈可啖,俗稱糖梗”。
20世紀50-90年代初期,義烏糖蔗種植面積穩步擴大,紅糖成為該地農民的一項主要經濟收入來源。
1997年,義烏被農業部、國家計委列入國家“九五”第一批糖料生産基地建設縣(市)。
1999年,義烏被認定為紅糖之鄉。
這些都是屬于義烏的曆史人文。
近年來,義烏也在不斷發展,秉承着雞毛換糖精神,未建立美好義烏而努力。
2020年,國務院同意設立義烏綜合保稅區,标志着浙江省海關特殊監管區改革創新工作取得實質性進展,海關特殊監管區隊伍進一步壯大。目前,全省共有海關特殊監管區10家。
這對于義烏來說又是一個重大的裡程碑。
這就是義烏,一個不一樣的義烏。義烏雖然不大,但她有着屬于自己的精彩。
義烏,她是我們每一個義烏人的驕傲,而我為我是一個義烏人驕傲。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