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第一次聽《李香蘭》或者知道李香蘭,恐怕是在星爺1994年的電影《國産淩淩漆》中,星爺身穿白色禮服,嘴叼香煙,鋼琴聲起,十指翻飛,風度翩翩。
“惱春風我心因何惱春風/說不出/借酒相送”,把袁詠儀的槍都唱顫了,恐怕再無力扣下扳機。其實“李香蘭”不止是一首歌,也是一個人,或者是說先是一個人名,再有了《李香蘭》這首歌。
顔值巅峰
心已融化
回憶滿滿
《李香蘭》這首歌是中日合拍劇《别了,李香蘭》(1989)的片尾曲,日文原名“行かないで”,譯名《不要走》。作曲 演唱者玉置浩二,是被香港歌手們翻唱最多的日本歌手。張學友、譚詠麟、陳慧娴、葉倩文都翻唱過他的歌。
玉置浩二
好有感覺
張學友在2003《音樂之旅》演唱會中演唱的《李香蘭》這首歌,更是經典中的經典。
這演唱會,神了!
全場寂黑。遠遠的鏡頭裡,一束白光聚在台上一個女小提琴手身上,一段略微悠揚的小提琴曲緩緩而起,鏡頭拉近,又拉遠,女提琴手面露微笑,鏡頭近景中景切換,琴曲不無歡快——此正如樂景寫哀,又似欲抑先揚,秋雨之來,先有春陽。春日遲遲,終于寂滅。幾點清冷的鋼琴聲泠泠敲起,又一圓柱光束,從穹頂打下,聚在主台另一端站立拉琴的另一女小提琴手身上,凄美幽婉的小提琴前奏曲《李香蘭》正式如泣如訴而起……鏡頭拉近,這一女提琴手身形瘦削,臉容肅凝。如果說先之女提琴手圓臉帶笑,正如春陽;這一女提琴手則削頰不笑,恰似秋霖。
小提琴手
她身後,主台後方一個雙層塔狀旋轉小台,緩緩升起。此際光線晦暗,部分細心觀衆已注意到,張學友站在台頂漸漸升起。此消彼長,晦明交替。随着琴聲止歇,這邊光柱也滅,轉台之上,兩根交叉光束,聚合打在一襲白色燕尾魚鱗服的張學友身上。學友幽咽如縷的聲音緩緩而起:“惱春風……我心……因何……惱春風……”“惱春風”,起音醇厚,“我心因何惱春風”,一個“惱”,一個“風”,顫音卻又絲絲嗚咽不絕。
繞梁三日,猶有餘音。
登場
李香蘭,歌動人,人亦動人,且她的經曆更為傳奇。李香蘭,曾為老上海“七大歌後”中唯一的外籍歌星,在40年代上海灘風光無限。
李香蘭,原名叫山口淑子。淑子的父親由于平時喜歡幫助中國人,被懷疑“通敵”,遭到日本憲兵的逮捕,洗清嫌疑後,不得不舉家遷移到奉天(沈陽),而後,認了父親的中國同學李際春為養父,于是便有了羁絆她一生的名字“李香蘭”。
她從小天生麗質,說一口流利的漢語,又有一副美妙的歌喉,當“李家有女初長成”時,她的藝術天分和特殊出身很快就被日本侵略者操縱策劃的僞“滿洲電影協會”相中。他們動員她入會,并決定把她大力包裝,作為中國歌星推出,為侵略政策鼓噪。年幼無知的她心中滿懷對僞“滿洲國”的無限希望,在日本奉天廣播電台新節目《滿洲新歌曲》中演唱了《漁家女》《昭君怨》《孟姜女》等中國歌曲,更以一曲《夜來香》而聲名大噪。于是,“歌星李香蘭”就這樣被推上前台,并且迅速在歌壇和影壇走紅,成為家喻戶曉的“超級巨星”。
人民網評也作如下點評:她是日本人一手制造的僞中國演員,通過飾演宣傳日本遠東政策的影片來達到慰問日軍的目的,成為日本方面所需要的僞滿、中國的對日親善使者,但這些卻不足以抹殺她在藝術上的全部成就。她的歌聲婉轉動人,歌唱造詣高深。
顔值高啊
迷人
1975年,已是國會議員的山口淑子訪問平壤,路經北京時,受到中日友好協會會長廖承志的盛情款待。1978年,她再次訪問了留下過青春足迹的北京、上海、哈爾濱和長春等地。同年8月,她含着淚水看了中日締結和平友好條約的實況轉播。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