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
原創作者|踮腳微笑
提起留守兒童,人們的心裡,總會泛起同情。然而,我卻先泛起了厭惡。
認識一個留守的孩子,每次見到我,總是沒有分寸地同我開玩笑。遇見我獨行時,還總過來對我勾肩搭背。上課時,會偷偷解開我的鞋帶,或者悄悄取走我的u盤......
這樣的孩子,如果成績好,平時梳洗打扮也幹淨利落也便罷了,她卻髒兮兮的,成績也是全年級墊底。
沒來由地讨厭她,然而,當我知道,她的身世: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偶爾回家時天天争吵,還總說是為了她,父母才非要在一起互相忍耐。
擁有愛時,甜蜜相擁;愛離去時,揮手再見。不糾結、不牽絆、不撕扯,體面離開。這既是對自己負責,亦是對對方負責,更是對孩子負責。
相愛容易相守難,這世上有太多父母,愛早消散,卻為了孩子而将就一生。
需知道:家庭和睦,孩子方能成器。
若父母感情不再,和平分開,對孩子才說,也是一種愛。
01
為孩子将就一生,對孩子的傷害遠大于離婚
我有一個鄰居哥哥,從他二年級時起,父母隔三差五争吵,嚴重時甚至大打出手。
記得有一次,他因在學校沒考好,被老師要求叫家長到校。父親知道後準備揍他一頓,卻被母親護着不讓,父母為這事争執不下,扭打撕扯起來。
因争吵聲太大,驚動了許多鄰居幫忙拉架,他們卻越勸吵得越兇,甚至鬧到了派出所。
然而,這件事之後,他們的日子還是照舊過。别人家周末過年總是歡聲笑語,他家卻總是雞飛狗跳。
見多了父母的争執,他的性格慢慢受到了影響。
從自信開朗,變得自卑自閉。成績越來越差,還越發喜歡惹是生非。
後來,因他渴望逃離來自家庭的壓抑,他去離家很遠的地方上班,多年不曾回家。因為懼怕活成父母那樣,他從來不曾談戀愛,甚至從未想過要結婚。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德國著名詩人海涅曾經說過:我甯願用一小杯真善美來組織一個美滿的家庭,不願用幾大船家具組織一個索然無味的家庭。
原生家庭的痛,常伴随孩子的一生。
父母沒有感情,還勉強在一起的家庭,孩子感受不到愛,對世界淡漠、對婚姻失望。
婚姻若是走不下去了,與其相互忍受,不如體面離開。
留下彼此美好印象,忘記彼此有何過失,讓孩子擁有甯靜的歲月。這樣對彼此好,更是對孩子好。
02
隻要心中有愛,孩子都能幸福成長
去年,我的一個同事離婚了。原因是男方賭博,一夜之間輸了五萬多元,而且是第二次這麼做。
遇到有不良嗜好的伴侶,孩子又在青春期這麼關鍵的教育階段,當初不少人勸她息事甯人。老公雖然偶爾賭博,但人品尚可,可以再調教,離婚可能影響孩子學習。
可她覺得失望了,不愛了,便堅定放手。
離婚見人品,果不其然。他們當初的離婚,平靜得就像什麼也沒發生過,就那麼靜悄悄地分開。然而,他們并不是為了展示人品而這麼平靜。
令人意外的是,他們的離異,是孩子選擇的。
同事決定離婚前,開了個家庭會議,問了孩子意見:我們不相愛了,也不想共同生活了,可以還原為兩個家庭嗎?孩子同意了。
從此,爸爸家是爸爸的家,媽媽家是媽媽的家。
父母有矛盾時,不在孩子面前針鋒相對;遇到大的決定,比方離婚,與孩子共同商量,而不是直接通知孩子,這樣教育出來的孩子,果然出息懂事。
她的孩子現在在我的班上,成績一直穩定年級第一,活潑開朗也一如往常。
擁有愛時,甜蜜相擁;愛離去時,揮手再見。不糾結、不牽絆、不撕扯,體面離開。這既是對自己負責,亦是對對方負責,更是對孩子負責。
孟非說過:講到單親家庭,人們總以為缺少愛,但是可能有另一種情況,單親孩子可能得到兩個家庭的愛。
如果婚姻不幸,不要懼怕。隻要心中有愛,單親家庭一樣可以把日子過好。
03
父母之愛子,需計劃長久遠
龍應台說過:所謂,父母與子女,不過是相識一場,終會目送他離去。
父母無法陪伴孩子一生,離開父母奔向社會時,孩子唯有羽翼豐滿,才能讓父母放心。
畢竟,除了自己,誰也無法照顧誰的一生。
是的,真愛總是着手眼下,顧慮将來,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
可是,具體怎麼做,才算是為孩子考慮長遠呢?
我們可以這樣做:
(1)及時對孩子表達自己的愛。
前不久讀了一封家書,很有感觸,這是一位獄警母親寫給18歲生日的女兒的信。
獄警,大部分時間需要住在單位,看守犯人。由于工作緣故,這位母親,很少有時間回家陪伴女兒。
母愛無邊,她珍惜能與女兒相處的每一分每一秒,不在身旁時,她會通過電話和網絡,了解女兒的一舉一動。
每一次女兒的收獲,都會有母親的甜蜜祝福;每一滴女兒的淚水,都會有母親的溫暖慰藉。
多年來,這位母親用行動關心着女兒的點滴成長,并時不時向女兒表達愛意。
世界上一切光榮和驕傲都來自母親。
在母愛的呵護下,獄警母親的孩子,自信、勇敢而美麗。
(2)以身作則,為孩子樹立正确榜樣。
為讓孩子有好的學習環境,古時候孟母三次搬遷,現代更有父母專門為孩子打造學習氛圍。我的一位同事,做得堪稱典範。
不想讓孩子看電視,自己先不看。想讓孩子看書,首先自己閱讀。為促進孩子深度閱讀,夫妻倆專門在孩子面前讨論書中内容,讓孩子主動參與學習。
高中那幾年,夫妻倆總是深夜閱讀,直至孩子熄燈。
毫無意外的,孩子最終考上了北京大學。
塞·約翰遜說過:與其發号施令,不如身體力行。
确實如此。
啟事在教誨,成事在榜樣。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唯有父母重視教育,愛好學習,孩子才能好好學習。
(3)讓孩子知道自己的底線,助力孩子走向社會
抖音上看過,韓國人喜歡喝酒,一個韓國父親在女兒18歲生日那天,帶女兒去喝了一次酒,慶祝她的成人禮。
女兒喝醉後,父親給她留了個字條:今天,你喝了兩瓶酒後醉倒,說明你的酒量是兩瓶,以後出去喝酒,不要喝超過這個量就好。
很感觸這個父親,為孩子試探酒量,更為她做了許多事來丈量世界。未來,有了人生深淺的孩子,應對這個世界,會帶着父母的方法 ,能避免自己吃虧。
所以說,真愛總是着手眼下,顧慮将來。
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
結束語:
愛孩子,并不是要給孩子多少物質或陪伴,而是應當給孩子足夠的愛。
共憶一首小詩: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晖。
願,愛,永相随。
作者簡介:踮腳微笑,來自新疆兵團的一名中學教師,國家心理咨詢師。
(本文由踮腳微笑原創投稿)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