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青少年防治近視中心

青少年防治近視中心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9-30 18:00:30

揚子晚報網6月10日訊(記者 楊彥)根據江蘇省教育廳監測,2017年全省學生總體近視率為75.4%,每天戶外活動兩小時可以有效預防和控制近視發展,但學生課業負擔很重,能達标的并不多。江蘇省中醫院眼科王育良教授獨家向揚子晚報記者介紹了他們的研究,團隊研究了盛産“超視力”的牧區環境,提出了“高仿陽光”的概念,希望通過營造類似牧區的光照小環境,能拉住學生們不斷加深的視力。

青少年防治近視中心(南京專家提出高仿)1

“超視力”多發生在内陸牧區

2015年8月2日,中央電視台“挑戰不可能”節目組來了來自非洲Masai部落丹尼爾兄弟,他們在長城上從800米遠認出人形,通過嚴格評判視力應超過6.0;之後還有兩對夫婦在節目組出現,分别來自蒙古國和我國内蒙古地區,他們能分辨百米之外的車牌,或從350米處飛來的無人機上辨認視力表,一樣展現了驚人的視力。“我們把裸眼視力超過2.5稱為超視力,他們生活的區域則為超視力高發區,簡稱為超視區,其共同特點都是内陸草原的牧區。”

王育良教授告訴記者,如果把目前城市室内的視環境與“超視區”室外視環境比較,可以發現主要的不同為,“超視區”居民多從事戶外活動,人眼處于視遠、交替調節、追逐視為主的狀态,生活節律也大多遵循“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規律。

青少年防治近視中心(南京專家提出高仿)2

人工光源照射時間可能影響視力

那在類似的室外環境中,還有沒有其他原因影響視力呢?王育良教授團隊曾經對新疆伊犁哈薩克族的視力進行過調查,結果顯示,在城市和牧區哈薩克人飲食及民族習慣相同、小學教育課程作業相同的情況下,城市哈薩克族人71%人工光源照射超過6小時;牧區人群主要依自然晝夜交替活動,87%人工光源照射僅為1-2小時。結果顯示城市哈薩克族人裸眼視力僅18%視力1.0以上,而牧區人群59%視力在1.0以上。

人工光源對視力的影響,可能在于人造照明光源的出現打破了人類進化過程中形成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規律,影響了部分與眼球發育相關的激素、基因蛋白的産生與代謝,也可能是近視産生的原因。王育良教授告訴記者,在他們的動物實驗中,延長日光燈人工光照後,兔眼眼軸有增長,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在意頻閃?光譜其實一樣重要

每天戶外活動兩小時,可以刺激人體多巴胺分泌,産生阻止眼球拉長的效果,這是很多國家都認可的防控近視的措施。人們已經認識到,陽光和人工光源是完全不一樣的。“很多護眼燈在銷售時提出無頻閃的概念,其實頻閃問題很好解決,真正差異巨大的是光譜。”

王育良告訴記者,他們檢測過幾種普遍應用的人造照明光源的光譜,都和自然光光譜有很大差别。日光燈光譜與自然光完全不同,自然白LED燈的光譜在綠光段有缺失。同樣在動物實驗中,同樣光照時間下,在自然白光LED光環境中生長的幼兔較全光譜光環境及自然光環境下生長的幼兔眼視網膜結構發生了改變,視網膜及血清多巴胺分泌也出現了減少。

“高仿陽光”來預防近視

“人類近視發生發展最關鍵的年齡段是青春期,也是城市兒童學習任務較重的年齡段,讓城市青春期學生“返璞歸真”并不現實,甚至達到2小時戶外活動的标準都困難重重,那是不是可以退一步來講,我們來營造一個類自然的小環境來減少影響視力的因素呢?”王玉良教授說。

現在,科技的進步使得能高度模拟自然光環境的構想得以實現,比如植物學家發現白光LED對植物生長不利,是因缺少有利植物生長的紅光,故而發明了添加紅光的LED植物生長燈;另外,水族燈中也有靠程序控制色溫以及照度模拟自然光變化的日出日落模式。

王育良表示,模拟超視區自然環境的光譜來制造出一個小環境,通過智能技術來調控模拟超視區的自然光照度、光譜、節律變化,甚至在教室裡也能模拟草原牧區遠近交替調節的“追逐視”的視狀态來,可以為防控近視提供一個新的思路。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