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喽哈喽!今天要給大家介紹一下我的家鄉--山東濰坊的最有名也是小編最愛吃的美食。
對了,要跟大家說下,公衆号小編并不是每天都會查收信息,所以有時回複私信不及時,而且超過48小時沒有回複的話,小編隻能等到你們再次發來信息時才能和你們互動哦。抱歉啦。
小編的家鄉山東濰坊是一個新二線城市,每次暑假回來都會發現濰坊發展得越來越好,真的真的很開心。不知道大家以前是否聽說過這個城市,濰坊是世界風筝之都--鴛都。而且莫言的老家就是濰坊高密的喲。除了風筝制造領先全國,還有楊家埠木版年畫、峽山水庫(山東第一大水庫)等,諸城青州臨朐等縣級市也隸屬濰坊。



關于濰坊有名的景點本期就不一一介紹了,如果大家感興趣歡迎留言,小編十分樂意向大家更詳細的介紹濰坊喲!
好了,言歸正傳,濰坊的菜系在魯菜三大支柱的陰影下,雖然并不出名,但其很多有特色的菜和風味小吃,口味鹹鮮,甜口略少。
朝天鍋
所謂朝天鍋,就是鍋朝天的意思,鍋沒蓋子自然就朝天了。


朝天的鍋裡煮着什麼?肉呗!豬肉和豬下水,用整雞吊湯,不用厚重的調味料,隻放少許蔥姜八角桂皮,每天淩晨開煮,一大鍋連湯帶肉,賣到完為止,一天就賣這一鍋!
煮熟的肉和下水要撈出來,切片,一旦放涼了可以用沸湯澆熱,顧客進門随點随上。
朝天鍋,就是下大上小煙筒狀的餅卷肉!


有方向的,大頭是下,封口。小頭開口,可以下嘴~

卷餅的内容比較豐富,現代飲食觀念跟傳統不沖突
餅都是現烙的,手工,湯面,薄而大,勁而不粘,服務員卷餅也是講究手法的……

肉火燒
濰坊人都叫老濰縣肉火燒,以城隍廟肉火燒最為出名。
濰坊肉火燒以味美、外酥、裡嫩著稱。濰坊肉火燒做法分為電烤火燒和土爐火燒兩種,其中以土爐火燒為名。


皮薄而軟,皮鼓鼓的,裡面是肉餡。而剛出爐的肉火燒呈碗口大小,因熱氣和肉餡的充實而飽滿,圓滾滾的卻看不到捏合的痕迹,略扁平,顔色呈金黃色。

提起濰坊肉火燒,得提下它的老搭檔,鹹粘粥


這是濰坊的特色搭配,當然還有多種大衆化選擇,如,豆汁、豆腐腦、玉米粥、小米粥。
和樂

剛出鍋的和樂看起來柔韌爽滑。

和樂的配料嚴謹精緻。雞絲、鴨絲、肉丸子、雞蛋皮、鹹香椿、芫荽、甜蒜、辣椒油、麻油、老醋一樣都不能少。

配入雞鴨原湯。

細嚼滑順的面條和甜酸适口的甜蒜片,細品雞鴨肉絲,鹹淡中透出清香。喝上一口鹵汁,唇齒流香,回味悠長。

杠子頭

杠子頭是小編超愛超愛的面食之一。吃剛出爐的杠子頭火燒,就着花生米,越嚼越香。原先杠子頭在濰縣獨有,現在可以說是整個濰坊地區人人都吃過杠子頭。

主要原料是面粉,配料是水。将少量水和入面粉調成硬面,用棗木杠子揉壓面團分成小劑做成餅放烤箱中烤熟即可。 柔軟筋道,越嚼越香,營養豐富,去除油膩。


燴杠子頭

今天杠子頭仍然是一種熱銷的大衆化食品。杠子頭,已經遠遠超出了它的實際内涵,形成了一種地域文化的精神,即代表山東人、濰坊人的性格----直來直去,性情直爽,敢作敢為,不怕困難等一系列好傳統,人們統稱為“杠子頭”精神!
脂餅
脂餅可以做早餐,午餐、晚餐,各種吃。過年時,脂餅更是濰坊主婦必備的面食之一。許多在外的遊子對脂餅總是念念不忘,就因為這種味道隻有在濰坊才能吃到。

脂餅就是面包面。濰坊脂餅皮薄、餡厚,剛出籠時熱氣騰騰,咬到嘴裡軟綿綿的、入口即化,油脂餡的一股清香沁人心脾,偶爾還夾有油炸過的滿嘴生香的蔥花。

脂餅也是小編最愛最愛的面食之一。完全吃不膩啊。
拌辣皮
拌辣皮濰坊傳統名吃,位列濰坊涼菜四大“當家花旦”,入選“到山東最想品嘗的100種美食”。


主要原料油肉絲、薄粉皮、黃瓜、木耳、蛋皮、西紅柿、香菜、海米等。将原料改刀處理後,整齊地擺排在盤内,既能觀賞又能食用。酸辣适中、脆嫩爽口。

臨朐全羊宴
臨朐全羊宴是山東的名小吃,起源于清代臨朐城中的“德順樓”,是根據羊身上的不同部位,采取不同的烹饪方法制成宴席,再選取羊身的不同部位做成“全羊湯”,色香味俱全。上菜程序上先涼後熱,先羊頭後羊蹄,中間上素菜。



麻汁雜拌

麻汁雜拌是山東濰坊一道漢族特色小吃。這也是夏天濰坊人外出吃飯必點的一道菜。顔色五彩缤紛,味道香辣濃郁,開胃下飯。

好啦,以上就是本期所有内容了。濰坊還有很多好吃的小編沒有在這裡一一介紹,如果你們wanna take a try,歡迎來濰坊玩哦!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