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30年代的鴻翔公司東号
20世紀二三十年代的上海,時尚男女在穿着打扮方面逐漸西化,各類服裝企業如雨後春筍般出現在上海灘。其中,由金鴻翔創辦的鴻翔時裝公司,最受當時上海女性的喜愛,一度引領上海服裝行業的時尚新潮流。
金鴻翔(1895—1969),浦東川沙人,自幼家境貧寒,13歲在中式成衣鋪當學徒,後改學西式裁縫。1914年,赴俄國海參崴,在其舅父開設的西式服裝店,繼續學習國外服裝制作技術。翌年,返回上海,在悅興祥西式裁縫店當技工。
1917年,金鴻翔籌資租下靜安寺路(今南京西路863号)一家三開間門面,開辦“鴻翔女子時裝店”,承接定制、加工和供應各種高檔呢絨女式大衣、西裝、茄克、套裙,各種高級絲綢晨衣、睡衣、連衣裙、夜禮服以及各種女式裘皮大衣等。這是上海首次使用“時裝”二字做招牌,店鋪取名“鴻翔”,寓意在服裝制作方面做到“鴻運高照,飛翔全球”。
當時,隻有金鴻翔和胞弟金儀翔及兩個工人。但沒過幾年,職工便增至20多人,生意越做越紅火。1928年,金鴻翔将三開間門面擴展到六開間,取名鴻翔時裝公司。1932年,他又在西藏路開設分店,後遷往南京路750号(即今鴻翔時裝公司東号)。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鴻翔”開張之時,适逢民初服裝變革潮流興起,可謂“生逢其時”;另一方面也由于金氏兄弟在經營中始終以精益求精作為自己的追求和特色。
“鴻翔”開業之初,金氏兄弟不僅自己鑽研服裝設計,還派人去洋商服裝店學習西式服裝的裁剪縫制技術,又經常從外國報刊中搜集最新時裝信息,使“鴻翔”一直保持着時裝設計新穎别緻的特色。而且,在時裝的造型、量體、裁剪、縫制等方面,形成自己的工藝特色,注意根據顧客的體型特征、布料性能進行裁剪。
與此同時,“鴻翔”還充分利用時裝表演這一形式展現最新産品,邀請明星參與,提升商店名譽。1930年10月14日下午4時,“鴻翔”與著名美亞綢廠聯手共同進行新品發布的時裝表演。當時的《良友》《玲珑》等著名雜志經常刊登鴻翔的時裝表演照片。1931年,鴻翔時裝公司還專門發行了一本彙集最新式樣并指導配色使用的《現代婦女服裝》書籍,既是回報社會以提高民衆的衣着修養,也是為了擴大自己的聲譽和影響。
1934年11月27日、29日,它在百樂門舞廳舉辦鴻翔時裝公司社會慈善義演時裝表演會,請來20世紀30年代著名電影明星胡蝶、徐琴芬、徐來、朱秋痕等客串模特兒,穿着鴻翔公司專門為她們設計的時裝,展現出迷人的風姿,激發大批追星族争相模仿。
“鴻翔”名聲在外,連宋慶齡也到“鴻翔”定制衣服。1934年,“鴻翔”為她做了一套中西合璧的服裝,融民族傳統和現代潮流于一體,造型美觀,曲線明朗,深得宋的贊賞。宋慶齡特贈予“推陳出新,妙手天成;國貨精華,經濟幹城”的題詞,以示嘉許。學界泰鬥蔡元培也曾于1937年親筆題贈“國貨津梁”的匾額。
到1937年前,鴻翔時裝公司從來料設計、制作,到成衣出售,已形成一條龍服務模式。那時,鴻翔公司員工達到480餘人,是當時中國最大的專業女子時裝公司,業内人士甚至把這一時期稱為“鴻翔時代”,鴻翔時裝也被稱為“女服之王”。當時,鴻翔的廣告和時裝,在上海的報紙、電台、書場影院幾乎到處可見。
據記載,1947年,金鴻翔獲悉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即将舉行婚禮,特精制大紅緞料中華披風一襲,滿刺金線,極盡描鸾繡鳳之巧,由英駐滬領事館轉贈女王。嗣後,金鴻翔收到由英國女王親筆簽名印有“白金漢宮”字樣的謝貼。
1949年,一些同行勸金鴻翔去台灣或國外謀生,他慎重考慮後,還是決意留在上海。1956年,金鴻翔積極響應政府号召,将鴻翔時裝公司進行公私合營。此後,鴻翔公司一直在生産經營中緻力于創新女裝的款式,形成傳統特色。“鴻翔”牌女毛中長大衣和女毛西裝曾雙雙被評為商業部和上海市優質産品。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