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商高達200的愛因斯坦被公認為自伽利略、牛頓以來世界上最偉大的科學家,他發明了相對論,首創了宇宙學,并為核能開發奠定了理論基礎。而且他從空間與時間的相對性運動推廣到宇宙整體的伸縮膨脹,把自然科學理論提到了一個新的高度。總而言之,愛因斯坦為人類的文明進步做出了傑出貢獻。
然而,愛因斯坦的天才到底從何而來?在他現存的大腦裡究竟隐藏了什麼?
第一奧秘:“輕腦”的智慧
較早發表“輕腦”研究成果的是阿拉巴馬大學的神經學教授保羅·安德森。經過10餘年的研究他發現,愛因斯坦的大腦重量隻有1230克(普通男子的大腦一般重1400克),因此他的大腦皮層比一般人薄。
最近,從醫學專業雜志《刺針》上傳來一則好消息:麻省理工學院著名認知科學家斯帕克初步認定:愛因斯坦的大腦結構與其特殊功能之間存在某種内在聯系。斯帕克發現,就在位于齊耳高度、從腦前延伸至後部2/3的下頂葉處,即人腦處理數學思維、三維形象和空間關系等的關鍵部位,“愛腦”确實與“凡腦”不同:後者的頂葉和颞葉之間通常由“西爾維裂溝”所分裂,形成一道腦上天塹;而“愛腦”的裂紋卻在接近頂葉處戛然而止,并急轉直上,繞過頂葉不再分裂。于是“天塹變通途”,保持了頂葉的相對完整,而且頂蓋骨也模糊不見,因此整個大腦頂葉溝壑縱橫,路徑曲折,密密麻麻覆蓋全腦,聯結面積比普通人大約15%。這意味着,更多的腦細胞或神經元更易于聯系,可以更好地協調工作。
随後,斯帕克又在《紐約時報》上發表專文,闡明大腦頂葉即每一大腦半球頂端的後部象限,位于初始視覺和體感之間的地方,是空間感的區域。而這也正是愛因斯坦借助“頂葉智力”确定各類事物的部位,從而在下側小葉或骨葉低處隆起專司抽象數學和空間推理的超凡直覺與優異數值演算能力的區域。
第三奧秘:“腦能量”的非常
科學家研究發現,愛因斯坦的大腦不僅思維能力超乎尋常,就連腦細胞的形狀構造與數量等,都多于或優于常人。據英國《獨立報》報道,英國研究人員最近選取4名和愛因斯坦逝世時年齡相仿的男子作為參照對象,把愛因斯坦的大腦切片和他們的大腦進行對比研究,結果發現,除了腦細胞數量多于常人外,愛因斯坦大腦組織的某些部分相對較大,其星形膠質細胞突起也比較大,而且這些膠質細胞末端的神經組織數量也較多。
對愛因斯坦大腦的進一步研究表明,天才來自勤奮。過去,人們一般認為神經膠質細胞的作用就是把神經元集結起來,此外沒有其他特别的用途。但近年來研究人員發現,這種細胞在大腦活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它不僅能夠向周圍的神經元輸送鈣,還可以促進神經元間的信息交流。而且,愛因斯坦大腦中每個神經元的膠質細胞數量較多,表明他的大腦對能量的需求和消耗較大,這可能意味着他的思維能力更強。由此可見,愛因斯坦的超凡智慧并非全來自天才,而是來自勤于思考。因為勤于用腦的人,腦血管經常處于舒展的狀态,腦神經細胞會得到很好的保養,從而使大腦更加發達,避免了大腦的早衰。
第四奧秘:“海馬區不對稱”的智商
不久前,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的腦科學博士達利亞·紮德爾在一項“天才與平常人大腦有什麼不同”的研究中,特意對愛因斯坦的兩塊海馬區腦切片進行了分析,這個區域主要承擔記憶和語言功能。在研究中,紮德爾将愛因斯坦的腦切片與10位普通人的大腦組織進行了比較,這lO位普通人去世時的年齡為22歲一84歲。結果發現,愛因斯坦腦部海馬區的左側神經細胞組織比右側神經細胞組織大得多,而普通人兩側的神經細胞組織差别不大。
紮德爾的研究認為,海馬區左右兩側的大腦皮層正是人類邏輯、分析以及創新思維發生的地方。而愛因斯坦的大腦海馬灰質區與普通人有很大區别,說明其左腦海馬區和大腦皮層之間神經細胞的聯系較之右腦更加緊密,這意味着愛因斯坦的大腦的确與普通人有很大區别。但是紮德爾表示,愛因斯坦腦部左右神經細胞組織不對稱的現象到底是他一出生就是這樣,還是在成長過程中逐漸演變成這樣至今尚不可知。紮德爾還表示:“我也不清楚這種不對稱現象到底與愛因斯坦擁有的超常智商之間有什麼聯系。”
第五奧秘:“枕葉天才”的秘密
在愛因斯坦降生的時候,由于他的後腦勺太大,家人都覺得他有些畸形,他的母親波林·愛因斯坦甚至因為他的後腦勺那麼大并且形狀奇怪而覺得他可能有什麼殘疾。不過醫生認為這“非常正常”,十幾周後,愛因斯坦的腦袋果然恢複正常了。
但是在不久前,佛羅裡達州立大學人類學系的教授迪安,法爾克在《進化神經科學前沿》上,發表了有關愛因斯坦“枕葉天才”秘密的最新研究發現。迪安說:在針對愛因斯坦大腦10餘個組織切片的生化性狀與空間模拟的研究中,由于多項實驗都指向愛因斯坦的後腦枕葉區域大于常人約20%,于是“枕葉天才”秘密成了最新研究的重點。
迪安指出,在頂部最突起的會合地方就是後腦枕葉區。而他所發現的愛因斯坦後腦中比常人更寬的後腦枕葉區,是視覺、聽覺、體覺(來自身體各部分的感覺)和前庭器官神經通路的交會處,被許多科學家認為是人體綜合各種感覺,産生更高等的神經、認知活動的地方。由于愛因斯坦的這片腦區較大,因此他有着超于常人的優異視覺空間認知、數學能力和運動想象能力。
第六奧秘:“颞葉抽象”的智能
有記載顯示,愛因斯坦3歲才會說話,而且在3歲之後一直很少說話,即使好不容易開口了,也說得非常非常慢。事實上,愛因斯坦把所有的句子都要在腦子裡過一遍,覺得沒問題了才說出來。直到9歲後,愛因斯坦才放棄了這麼做。
為此,加拿大麥克馬斯特大學的教授桑德拉·維特森最近研究發現,愛因斯坦大腦颞葉裡一塊主管語言的區域,其較寬區域的神經元密度低于常人,這就能夠解釋愛因斯坦白幼不善于用語言交流的原因。維特森進而推論,愛因斯坦後腦颞葉下部的區域比一般人寬,也影響了鄰近主管語言區域的發展。其實,作為史上最偉大的理論物理學家之一,愛因斯坦的抽象能力是超凡的。而他曾經說過,自己幾乎不以語言文字的方式思考,而是像放電影一樣用圖畫般的想象力來思考問題,這與他較寬的後腦颞葉下部區的想象與空間認知功能恰好呼應。
第七奧秘:“側頂葉”的超理性思維
揭開愛因斯坦大腦“側頂葉”超理性思維奧秘的,是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神經學教授瑪麗安·戴蒙德博士。她認為,對小鼠的多項實驗證明,大腦是位講究效率的秘書。由此她将愛因斯坦的大腦切片和11位普通人的大腦切片對比後發現,愛因斯坦大腦位于左側頂葉的那塊标本裡,其中神經細胞組織對神經元的比例,比普通人的要多73%以上。這一實驗結果發表在1985年出版的《實驗神經病學》雜志上。
獲得這一實驗結果後,戴蒙德博士開始了一系列關于愛因斯坦“側頂葉”超理性思維奧秘的探索,至今的各種調查與研究的結論是:智力的高低并不取決于腦的大小,而取決于腦中各個神經細胞組織的數量多少以及軸突與神經元發生的複雜程度。這一結論說明,才華橫溢的愛因斯坦在展示他非同尋常的超理性思維能力時,有一種非常活躍又能力非凡的智慧能力。
第八奧秘:“下葉區”的天才
關于愛因斯坦大腦“下葉區智慧”的研究也有新的發現。不久前,由加拿大麥克馬斯特大學教授桑德拉,威爾特森領導的研究小組發現,位于愛因斯坦後腦左右半球的上部頂下葉區域比常人大15%,其機理非常發達。這項研究成果發表在著名醫學雜志《柳葉刀》上,認為愛因斯坦的天才是天生的,并非全靠後天用功求學得來,證實後天的努力雖然也能成才,但天生天才也是事實。大腦中負責視覺思考和空間推理的頂下葉區域發達,對一個人的數學思維、想象力以及視覺空間認識都發揮着重要作用。這一研究解釋了為何愛因斯坦有獨特的抽象思維與過人的空間認知能力——左右半球的上部頂下葉區域比常人要大。
斯帕克指出,愛因斯坦大腦左右上部頂下葉區一般大,二者都大于常人15%,而腦重不增。有了這個完整、寬大的小葉,即可通過千百萬突觸所構成的微循環,容納更豐富也更緊湊的空間與數學推理的邏輯思維線路。因此,思維敏捷、思路活躍的愛因斯坦之所以成為絕世天才,很可能是胎兒發育早期自然形成的。
第九奧秘:“腦輪廓”的特異
為了探尋天才之所以成為天才的原因,由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神經科學教授戴蒙與佛羅裡達州立大學人類學系的教授迪安·法爾克聯合領導的研究小組,最近通過化石分析技術重建了愛因斯坦的腦部輪廓,首次展示出愛因斯坦大腦皮層中十幾個與常人不同的特異細微之處。而這些區别,也許就是愛因斯坦能以全新視角诠釋物理學的智慧奧秘所在。
特異之一:作為研究古人類神經中樞演變過程的權威專家,戴蒙教授發現愛因斯坦大腦頂葉區域的皮層高低起伏與衆不同,暗示着愛因斯坦腦部那些與數學、視覺、空間認知有關的皮層經過了重新分布。
特異之二:愛因斯坦大腦不僅在左右上部頂下葉區比一般人大15%,更不尋常的是頂下小葉區缺少常人都有的一條特殊的裂縫,導緻兩塊關鍵的腦部區域成為一個整體。有了這個完整、寬大的小葉,即可通過千百萬突觸所構成的微循環,容納更豐富也更緊湊的空間與數學推理的超凡邏輯思維纓路。
特異之三:這是最令人類學教授迪安·法爾克興奮的發現,在愛因斯坦大腦虛拟展示的運動皮質照片上可以看到類似球形突起狀的構造。迪安認為,在專業鋼琴師和小提琴手的神經中樞上也發現過類似的結構,那是長時間的手部鍛煉引起的。這可能與愛因斯坦從小接受的小提琴訓練有關。
特異之四:一般人的大腦裡有一條叫做“外側裂”的腦溝穿過這裡,溝的尾稍嵌入一塊名為“緣上回”的區域。而在愛因斯坦的大腦照片上則顯示,他的“外側裂”在進入頂葉下部區域之前就與另一條腦溝合并,“緣上回”也顯得更為完整。維特森認為,一般情況下,大腦中神經連接密集的地方形成凸起的腦回,而神經連接比較稀少的地方則凹下變成腦溝。愛因斯坦戛然而止的外側溝,正好說明他的頂葉下部區域比一般人的神經連接更密集。
特異之五:這是迪安·法爾克在《進化神經科學前沿》上發表的最新研究成果。愛因斯坦大腦表層的很多部分沒有凹溝,因此神經細胞可以通行無阻地溝通,思維也能夠活躍無比。維特森指出,愛因斯坦大腦的頂葉異常發達,在形态上也有特異之處,例如側腦裂并不明顯,特别是左半球。因此頂葉下段皮質中的神經元易于相互聯系,使愛因斯坦在視覺、空間認知、數學思考、運動知覺這些認知領域中,表現出超卓的智力。
特異之六:法爾克還發現,愛因斯坦大腦兩側頂葉區域的凹槽和凸起模式十分罕見。她由此推測,這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同愛因斯坦善于把物理問題概念化的卓越才能有關。她指出,愛因斯坦作為“綜合性思想家”的才能可能源于他大腦頂葉不同尋常的結構。這項研究成果刊登在最新一期的《進化神經科學》雜志上。
許多科研人員說,愛因斯坦大腦結構展現的“九大奧秘”也許并非獨一無二,其左右半腦與再分區的額葉、頂葉、枕葉、颞葉,以及腦細胞末端神經組織更多的特點在其他人的大腦中也可能存在,隻不過其他人從未有“用武之地”而已。但是,科學家提醒說,大腦結構不宜完全被看成是一種智力标志,“某些人的心智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社會因素,其個體潛能的全面實現依賴于多種後天和環境因素”。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