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時光踏着日月沉浮的節奏,馬不停提。
一轉眼,我們來到了正月十七。一般人認為,到了這個時候,年已經過完了,在自己的崗位上奮鬥,才是正事。
這一點難能可貴,值得點贊!
不過,做為一些風俗習慣,我們有時間了解一下,也是很有意思的。
過去,老輩人講,“不出正月就是年”,在此基礎上,講一講正月十七,也是蠻不錯的。
這一天,都有哪些風俗禁忌呢?
2
要吃面條。
正月十七,在傳統裡叫做“人氣日”。其中,正月初七管小孩,正月十七管中年人,正月二十七則是管老人的。
也就是說,“人氣日”也是華夏民族傳統節日之一,這天要收回元宵節彩燈,因此,這一天又叫“落燈節”。
俗話說,“上燈圓子、落燈面”。
很顯然,挂燈籠時要吃元宵,寓意紅紅火火,團團圓圓;落燈時要吃面條,寓意順順利利,平平安安。
一個春節過來,很多人肚子裡充斥着雞鴨魚肉,美酒佳肴,這個時候,吃一碗熱氣騰騰的面條,喝幾口面湯,原湯化原食,是給身體最好的調節了。
腸胃無負擔,身心康又健!
3
要曬被子。
正月十七,還有個别名,叫“送蛐蜒蠍子節”。一般情況下,這時候的陽光很溫暖了,趕上天氣晴好,就把家裡的被褥拿出來好好晾曬一番,趕走潮氣,殺滅細菌,非常不錯。
被褥被陽光注入之後,蛐蜒、蠍子這類害蟲也會害怕,逃之夭夭。
過去,人們喜歡點燃一些枯草或者幹樹枝,把草木灰撒在房子、院牆附近,還有犄角旮旯,達到驅除毒蟲的效果。
4
要打小人。
我們都讨厭兩面三刀、陽奉陰違的小人,就有了智者想方設法收拾他們。
正月十七,也叫“白虎啟齒日”,人們祭白虎,也是為了讓它拾掇小人,寓意着工作順水順風,日子和諧美滿。
如今是文明時代,大部分人都是正人君子,龌龊小人為人所不齒,自然無立錐之地。
隻是記得“防人之心不可無”,也就是了。
5
要落彩燈。
正月十七,彩燈的使命完成了,可以降下來了,預示着春節落下帷幕。
還張燈結彩的話,顯然有點違和了。
彩燈落下,也是在提醒我們,節日已經過完,要及時調整好自己的狀态,重新回歸忙碌的工作中去,不能有絲毫懈怠。
帶着新年積蓄的能量,卯足幹勁,大展鴻圖!
6
那麼,正月十七有哪些忌做的事情呢?
一,忌熬夜。
民間傳說當中,正月十七這天是老鼠嫁妮的日子,老鼠們在喜慶節日要熱熱鬧鬧慶祝,人們最好早點休息,不要叨擾它們。
否則,新的一年裡就會飽受鼠害之苦,是不吉利的,所以,要早早睡下。
其實,這項民俗也是老輩人的溫馨提示,過完年了,作息規律需要調整一下了,不能像前些天那樣熬夜狂歡,縱情開懷了。
熬夜,不僅傷害身,破壞免疫力;同時也不利于接下來的生活和工作。
二,忌女紅。
過去,婦女們有一項本職工作,那就是“女紅”,說白了針線活,一年四季從不間斷。
正月十七這天,也被稱為“針刺日”,它提醒女性朋友放下手頭的活計,休息休息,以避開針刺,或者傷害。
正月十七忌女紅,也是在暗地裡給女同胞們放個小假,張弛有度,勞逸結合,對于健康至關重要。
三,忌吵架。
常言說得好“臘月不鬥氣,正月不吵嘴”。
有人說,好的開頭,是成功的一半。
一年之計在于春。人們格外注重開始。
新年伊始,人們都想着大幹一場,拼一個春暖花開,人生精彩!
要是吵架,直接讓情緒暴怒起來,好的狀态一掃而空,怎樣去奮鬥呢?
因此,千萬不要吵架!
四,忌悲觀。
剛過完年,新的征程剛開始,大家保持好心情,快樂出發,滿懷鬥志,自然事半功倍。
萬物複蘇,生機勃勃的日子裡,如果你還悲觀,那簡直就是大煞風景!誰見了,都會退避三舍,或者敬而遠之。
沒有人靠近你,沒人跟你合作,你怎能有所作為呢?
五,忌生氣。
哲學家說,生氣是拿着别人的錯誤來懲罰自己,是相當愚昧的一件事。
因為一點小摩擦,你就耿耿于懷;因為一點小挫折,你就煩惱纏身;因為一點小誤會,你就怒火中燒。
最受傷的,其實還是你自己!
記住一句話:心小了,事才大;心大了,事就小了。
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
當你境界提高了,思想通透了,精神振奮了,煩惱自然無影無蹤,生氣也變成了一件可笑的事情。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