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動尊菩薩,教界稱為“不動明王”,亦謂之不動使者“不動”,乃指慈悲心堅固,無可撼動,“明”者,乃智慧之光明,“王”者,駕馭一切現象者,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不動明王菩薩是誰的化身?以下内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不動明王菩薩是誰的化身
不動尊菩薩,教界稱為“不動明王”,亦謂之不動使者。“不動”,乃指慈悲心堅固,無可撼動,“明”者,乃智慧之光明,“王”者,駕馭一切現象者。
是理性的象征,不動明王為佛教密宗八大明王首座,顯現憤怒像,使侵擾衆生之邪魔畏懼而遠離于修行路上不緻動搖善念菩提心。不動明王久以證得大光明遍照,已登大日華台,因其三昧耶本誓願,而示現初發心時諸相不備之形,為如來之童仆,而執行諸務。形象頗多,在東密較為常見的是據《大日經疏》卷五載的:此尊坐盤石座,呈童子形。頂上有七髻,辮發垂于左肩,左眼細閉,下齒齧上唇,現忿怒相,背負猛火,右手持利劍,左手持罥索,作斷煩惱之姿。
不動明王還有一面四臂、四面四臂、三面二臂等多面多臂形像,身色亦有所不同,有藍色、白色等。
佛教地位
不動明王,即不動尊菩薩,其名号梵音為Acalanatha,意為不動尊或無動尊,教界稱為“不動明王”,亦謂之不動使者。“不動”,意為誓願,乃指慈悲心堅固,無可撼動,“明”者,乃智慧之光明,“王”者,駕馭一切現象者。
依密教三輪身之分類而總判,則大日如來為一切諸尊之總體,為自性輪身,而不動明王為一切諸佛教令輪身,故又稱為諸明王之王,五大明王之主尊。就金剛胎藏兩部而分别其德,五方佛,各有三輪身。中央毗盧遮那佛為自性輪身,金剛般若蜜多菩薩為正法輪身,不動明王為教令輪身。所以不動明王是奉大日如來(大日如來的梵音是摩诃毗如遮那佛,摩诃譯為大,毗如遮那譯為光明遍照,故中文别稱大日如來)教令,示現忿怒形降伏一切惡魔之大威勢明王,被視為大日如來的化身或使者。不動明王降魔時示現的忿怒身,也是諸佛意的化身,他的身相是對那些頑固不化、執迷不誤、受魔障遮蔽的衆生而變化的,以喝醒衆生和吓退魔障。
表面看來,大日如來,金剛般若蜜多菩薩,不動明王,是三尊不同的個體。而實際上,卻是諸佛總體的身、口、意三密,次等顯現,即身密是大日如來,語密是金剛般若蜜多菩薩,意密是不動明王。即使是大日如來與釋迦牟尼佛,也是如此,祇不過是法身佛與應身佛之不同示現罷了。
不動明王是明王之中最重要的尊格,居于五大明王中心位置,亦即居于首位,另四尊明王圍繞在他身邊。且不動明王與觀音菩薩和地藏菩薩并列,成為民間佛像的三大主尊。
不動明王久以證得大光明遍照,已登大日華台,因其三昧耶本誓願,而示現初發心時諸相不備之形,為如來之童仆,而執行諸務。且給使于真言行者,故稱使者。使者即使役于人之義也。不動使者,不動即使者而非不動者,不動之使者如二童子,八大童子等(是約于胎藏界)。不動明王其誓願為“見我身者發菩提心,聞我名者斷惡修善,聞我法者得大智能,知我心者即身成佛。”威力甚大,不動明王法像不論漢地佛教或藏傳佛教,都重視修習本尊法門,又被稱作大威力不動明王或常住金剛。
依密教三輪身之分類而總判,不動明王為一切諸佛教令輪身,故又稱為諸明王之王,五大明王之主尊。就金剛胎藏兩部而分别其德,五方佛,各有三輪身。中央毗盧遮那佛為自性輪身,金剛般若蜜多菩薩為正法輪身,不動明王為教令輪身。所以不動明王是奉大日如來教令,示現忿怒形降伏一切惡魔之大威勢明王。他的身相是對那些頑固不化、執迷不誤、受魔障遮蔽的衆生而變化的,以喝醒衆生和吓退魔障。 不動明王其誓願為“見我身者發菩提心,聞我名者斷惡修善,聞我法者得大智能,知我心者即身成佛。”威力甚大,不動明王法像不論漢地佛教或藏傳佛教,都重視修習本尊法門,又被稱作大威力不動明王或常住金剛。
不動明王菩薩是什麼來曆?
不動明王名稱中的“不動”,是指慈悲心不變,無物可以改變撼動,“明”則乃智慧的光芒,“王”是對能操控世間萬物、現象的人的尊稱。不動明王其誓願為“見我身者發菩提心,聞我名者斷惡修善,聞我法者得大智能,知我心者即身成佛。”不動明王被視為大日如來的忿怒化身,打敗過大自在天。相傳大自在天認為自己是三千世界之主,故心存傲慢,不肯皈依佛祖,所以佛祖化身不動明王,前去降伏其心,不動明王用其足踏大自在天的頭部,使其歸順,在諸明王之中不動明王也是最高尊者。不動明王同觀音菩薩和地藏菩薩一般,乃是藏民供奉的三個主要佛像之一。不動明王在漢傳佛教或藏傳佛教都有相當高的聲譽。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