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書是在楷書基礎上産生的一種新字體。在寫法上介于楷書(又稱真書)和草書之間,行書既有楷書的清晰獨立的單字圖形和點畫的承前啟後的意連關系,又在一定程度上表現出草書筆畫流轉貫通、顧盼呼應的運動感。
曆代書法家因此又将行書分為兩種:一是行楷,二是行草。清代劉熙載說:“行書有‘真行’,有‘草行’,真行近真而縱于真,草行近草而斂于草”。意思是行楷接近楷書,但比楷書要自由放縱一些;行草接近草書但又比草書要規矩、收斂一些。從實用的角度講,行楷具有既易于辨識,又清秀、潇灑、活潑和流暢的優點,因此為更多人所喜愛和練習。
硬筆行書從一開始就受到毛筆行書的影響,它除了具有毛筆行書筆畫簡潔、流暢、造型生動而富于變化書寫速度快等特點,又由于書定工具的決定,它形成了自身瘦硬、勁健的特點。
行書的基本特征
一、減省點畫:
為了書寫簡便,行書對楷書的某些部位作了簡化,或減省點畫,或并合線條。如“話”字的“言字旁”,原楷書繁寫為七畫,寫行書就隻有兩畫,省去了五畫;“然”字的四點水,由四點變為一橫,省去了三畫;“近”字的走之旁,由一點三彎折加一平捺,簡化為一豎橫折,也省掉若幹彎曲波捺;“佛”字中間原是變形的“弓”字,現用橫折彎勾代替,一下子省去了兩彎。減省點畫,大都在字的部首偏旁方面用得最多。
二、筆勢流動
增加勾挑與牽絲 寫楷書是一筆一畫地寫,要求點畫分明,寫行書則可點畫連起來寫,在點畫之 間增加勾挑與牽絲。勾挑是在沒有勾挑的點畫上,順勢寫出短勾,如“古”字的橫畫,“好”字的撇畫;牽絲是在前後不相連的點畫之間順勢用細細的牽絲相連,如“絲’字中間的點畫,“心”字的中右兩點。行書的點畫之間有了勾挑與牽絲,便顯得筆勢流動,意态活發.但勾挑與牽絲不能太多,太多了,用筆就顯得不幹淨,造型也不美觀。
三、筆法靈活
行書的筆畫是在楷書的基礎上變化、衍生而來的。但行書的筆畫不受楷書“藏頭護尾”、“無往不收,無垂不縮”這些法則的束縛,楷書偏重于“法”,而行書偏重于“勢”,行書的筆畫因字法、章法的形勢、氣勢而定。
例如:提手旁的一挑,可以依照楷書寫法,用牽絲把豎勾與斜挑連起來寫,也可以寫出豎鈎以後稍按筆由上回鋒寫一挑;方字旁可以按照楷書的筆順寫,也可以用草書的偏旁。
四、體态多變
行書是介乎楷書與草書之間的一種字體,其活動範圍廣,表現力豐富,往往一個字有幾種寫法,體态多變。如“是”字的四個字尾,寫得有收有放,有工整有寫意,同中有異,多樣而統一,因此,行書的姿态可謂變化多端。
用筆靈活、體态多變是行書最大的長處,更具有書寫的節奏,被人們譽為“無言的詩,無行的舞;無圖的畫,無聲的樂。”也正是人們喜歡它的主要原因。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