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家訓家規家教家風主題活動征文

家訓家規家教家風主題活動征文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2-23 18:46:12

用文學的方式講好清廉故事,傳承良好家風,市紀委監委、市文聯舉辦的“傳家訓、立家規、揚家風”主題征文活動,共評選出獲獎作品12篇。蒼洱文苑君将陸續刊出獲獎作品。今天推薦的是獲得二等獎的作品《镌刻在心尖的家訓》,獲獎作者:羅武昌。

家訓家規家教家風主題活動征文(傳家規立家訓揚家風)1

翻開《趙(羅)式家譜.順甯府籍》,先祖趙文高父親趙天君,皆為“南京應天府柳樹灣”人氏,有一塊明萬曆四十年(1612)立的故宮遺址《疏通溝渠碑》記載,趙氏族人居住地“柳樹灣”為證。

小時候聽父親說過,趙文高是一名教書先生,學生打鬧嬉戲中财主家小姐不慎失足落井身亡,迫于官府通緝從江蘇一路逃荒到雲南,在順甯府大寺街給名門望族羅氏當馬夫。當地春節有貼對聯習俗,因“文生”有事姗姗來遲,眼看就要錯過良辰吉時,急得主人團團轉,于是先祖毛遂自薦寫了幾副對聯解圍。“文生”到達後大加贊賞,欲拜先祖為師而名聲大振,遂被羅氏招為義子。為紀念先祖,後人制定了羅--羅--趙交叉姓的規矩。

先祖改姓羅後入籍順甯府冷水塘,娶妻生育五子,長大成人後逐一為他們完婚。迫于生計,先祖訂立了“蛇有多粗洞有多大”的家訓,動員老三留守外,其他四個兒子拖家帶口外出謀生,尋求休養生息之地。如此一來,五個兒子繁衍了“五支”家系,分别稱為大支家、二支家、三支家、四支家和五支家,分布于鳳慶、昌甯、德宏、緬甸一帶,家族成員輻射到北京、江蘇、浙江、廣西、昆明、紅河等地,可謂人丁興旺。截至目前,趙(羅)氏族人經曆260餘年,已發展到13代、約500戶、2000餘人。我為“四支家”第十代子孫。

家訓家規家教家風主題活動征文(傳家規立家訓揚家風)2

▲2020年出版的趙羅氏家譜

先祖是文化人,祖父、父輩們都是老實巴交的農民,均已以誠實守信立身。《家譜》規定:自書出版之後,族人一律姓趙不再姓羅,并沿用“乾秉曉志宗,恩澤鼎華夏;鵬鴻興振邦,崇嶽蔚仁忠”20個字派,倡導使用3字名,統一字位于中,如第十代趙蔚×、第十一代趙仁×、第十二代趙忠×、第十三代趙乾×、第十四代趙秉×、第十五代趙曉×......以此類推,可用20代約400年。族人隻要一聽名字,便可分出長幼尊卑來,可以避免見面時稱謂上的尴尬。

從先祖開始,“蛇有多粗洞有多大”的家訓一直口口相傳,成為族人修身立世的不二法則,稍有差池就會遭到家人的責罰。因為,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具有兩面性,彼此間既是對立的又是統一的,正如理想與現實。沒有理想、沒有追求,人類就不會進步,事業就不會興旺發達。而超越現實,理想就會變得虛無缥缈、遙不可及。

心有多寬,舞台就有多大!譬如一個人剛創業時,可以天天踦摩托車上下班;生意有盈餘之時,就想換一輛便宜的車;當生意做大了,又想換了一輛更好的車!這是人性使然,是“量力而行、量入而出”,符合進賬大、出賬也大的邏輯,也可以說是“循序漸進”。有多大的能耐,就辦多大的事,不好高骛遠,不妄自菲薄,這就是家訓的意義所在。

“蛇有多粗洞有多大”,傳承了“艱苦奮鬥”的鬥争精神。蛇是活的,洞是死的,洞和蛇是相匹配的,人的能力和前途也是匹配的。要想獲得更大的舞台,就得先讓自己成長起來,具備更多的能力。“活人總不能被尿憋死”,你有多大的本事,就會有多大的舞台!家訓啟迪我們,一個人要放眼世界、胸懷天下,不能小富即安、裹足不前,不能隻盯着自己的“一畝三分地”,更不能為了蠅頭小利喪失原則。天上不會掉餡餅,能力不足就刻苦學習,努力克服“本領恐慌”,“藝多不壓身”。努力了、拼搏了、奮鬥了,即使沒有全部實現夢想,此生亦無遺憾。“蛇有多粗洞有多大”,也是對“幸福是奮鬥出來的”另一種诠釋。

家訓家規家教家風主題活動征文(傳家規立家訓揚家風)3

▲孩子小時候的全家福

“蛇有多粗洞有多大”,寓意着“量體裁衣”的深刻道理。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做任何事情都要考慮實際情況,要腳踏實地,不盲目攀比,不寅吃卯糧,凡事都要先“掂量掂量”,權衡利弊得失,不能“冒冒失失”。要遵規守矩,敬畏人民、敬畏權力、敬畏法紀、不逾底線。隻有管住“心”,才能管住“手”,進而管住“嘴”,才不至于被别人“拿捏”,做人也就硬氣了。要謹記“人心不足蛇吞象”的古訓,不能損人利己,更不能徇私枉法。“舉頭三尺有神明”,手莫伸,伸手必被捉。

家訓家規家教家風主題活動征文(傳家規立家訓揚家風)4

▲孫男孫女給老奶奶過生日

“蛇有多粗洞有多大”,道出了“勤儉節約”的深遠意義。唐朝詩人李商隐《詠史》載:“曆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破由奢”,告訴我們一個淺顯的道理:“奢侈之費,甚于天災。”勤儉節約是擺脫物欲、修身養性的傳統美德,是興家立業、抵禦風險的法寶,是長治久安、永續發展的立國正道。“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今天中華民族實現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不再是一窮二白任人宰割、任人蹂躏的時代,已經跻身于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許多領域科學技術達到了世界先進水平,但“把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裡”,珍惜糧食、關愛生命,提倡“光盤行動”、反對“舌尖上的浪費”一刻也不能松懈。“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浪費可恥、節約光榮、崇德守規教育,依然任重而道遠。

“蛇有多粗洞有多大”,彰顯了“立身處世”的生存法則。古語雲: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活。與《道德經》“将欲取之,必先予之”和《老子》“天欲其亡,必先令其狂”同理,講的都是物極必反的道理。人生在世,要懂得進退取舍,該堅持的必須堅持,當放下的亦需放下。“貪如火,不遏則燎原;欲如水,不遏則滔天”。正義與邪惡,一念是天堂,一念是地獄。清清白白做人,幹幹淨淨做事,任憑時光流轉,家訓依舊在遮風擋雨、潤物無聲,庇佑着我們健康成長。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教訓十分沉痛。縱觀曆史,多少人因為奢靡之風毀了祖業、毀了自己、毀了家庭,甚至毀了國家。一個有責任感的人,就要學會未雨綢缪、周密計劃、節儉過日子。北宋名相寇準有《六悔銘》:“官行私曲,失時悔;富不儉用,貧時悔。藝不少學,過時悔;見事不學,用時悔。醉發狂言,醒時悔;安不将息,病時悔。”此“六悔”,并沒有因時過境遷而褪色,反而随着時光的打磨而熠熠生輝。

家訓家規家教家風主題活動征文(傳家規立家訓揚家風)5

▲四世同堂大家庭部分成員合影

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蛇有多粗洞有多大”的家訓,早已深深镌刻在心尖,成為家人的座右銘。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量體裁衣”、“艱苦奮鬥”、“勤儉節約”成了家族成員立身處世的基本原則。如今,我們五兄弟均已成家立業,在各自的崗位上履職盡責,四世同堂幾十口人的大家庭其樂融融。安息吧,父親。“蛇有多粗洞有多大”這個“傳家寶”,必将會随着家族的“開枝散葉”,一代一代源遠流長。


圖 / 羅武昌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