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考研複試是什麼?
複試是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的重要組成部分,用于考查考生的創新能力、專業素養和綜合素質等,是碩士研究生錄取的必要環節,複試不合格者不予錄取。複試時間、地點、内容、方式、成績使用辦法、組織管理等由招生單位按教育部有關規定自主确定。複試辦法和程序由招生單位公布。全部複試工作一般應在錄取當年4月底前完成。考研複試考核形式包括筆試和面試。
2.如何判斷是否能夠進入考研複試?
考研初試成績一般在2月份中旬可進行查詢,國家分數線通常在每年三月中上旬公布,最晚不超過三月底。34所院校複試分數線公布時間會比國家線提前一些,通常在3月初陸續公布。
複試學習場景
達到國家分數線後,各大高校根據招生比例安排複試,大部分院校會采取差額複試,比例在1:1.2至1:1.5之間,甚至更高,具體差額比例,考生需要在學校官網上公布的研究生複試招生簡章中查詢。
所謂複試,舉個例子:差額比例如果是1:1.2,若一個專業需要最終招收10名研究生,那麼将會有12個考生進入複試。
PS:若一位考生過了國家線或者院校線,但排名沒有進入前 12名,就不具備複試資格。因此不是過線就能參加複試的。建議考生還需要結合複試比例、排名等情況進行綜合分析,不要一味隻關注是否過線。
3.考研複試的考核内容?
複試主要由專業素質和能力測試、綜合素質測試和外語能力測試三部分組成。
(1)專業素質和能力測試:主要考核考生對本學科專業知識和應用技能的掌握程度。
(2)綜合素質和能力測試:主要考查考生的基本素質、政治素養、道德品質、個人心理健康狀況、邏輯思維、綜合表達與創新等方面的能力,同時也重點考查考生參與社會公益、社會實踐及各項比賽、個人特長與未來研究方向等方面的情況。
(3)外語能力測試:英語聽力和口語測試,根據考生聽力理解準确程度、話語連貫性和語言的靈活性和得體性進行評分。
複試咨詢場景
4.考研複試需要準備什麼?
34所自主劃線院校根據各院校的情況自行安排考試時間,一般在公布分數線後兩周左右組織複試。除去34所院校,大部分院校都會在國家分數線出來後,大概兩周到一個月左右的時間安排考試
無論目标院校為34所或其他高校,都要盡早準備,初試後,就要參照往年複試考核内容進行備考,并随時關注最新複試通知。切勿等到成績和分數線出來後再去準備。考生應當提前做好以下準備
(1)内在知識準備:英語、專業課、導師會問到的各種問題;學習實用的面試技巧,梳理常見問題的答題思路
(2)提前了解信息:專業前沿信息、報考院校信息、導師信息等:(3)總結前輩教訓:關注師兄師姐經驗談,也許有不一樣的幫助:(4)材料準備:根據院校複試招簡要求提前準備材料,如簡曆、計算機等級證書、英語等級證書(CET4、CET6)、學校教務處加蓋公章的本科成績單、獲獎證書、實習證明、作品等;
(5)儀容儀表準備:穿着得體,男士準備一套得體、合身的衣服,并不一定是西裝;女生不要穿得過于張揚,簡單大方即可:
(6)擺正心态:勿給自己太大心理壓力,放松準備才是王道:
(7)其它可利用的資源:将所有資源進行整合,并且合理利用,例如聯系導師,聯系師兄師姐全方位打聽報考院校相關資源。
Tips:各種資料的作用有兩點:其一,證明考生綜合素質能力,如四六級證書、計算機等級證書、各類專業技能證書等:其二,部分高校會提前審核考生材料的真實性,保證考核公平、公開、公正。考生需攜帶與專業技能相關的證書。證書數量不宜過多,貴精不貴多。
5.考研複試的考核形式?
院校複試考核采用結構化面試或小組讨論的面試形式。
結構化面試:傳統的面試形式,大多數院校都會采取此方式,面試形式是多對一,大部分是3對1、5對1和7對1,可能還有記錄員。部分院校複試還會制定專門的評分表對學生進行打分。一般是抽題回答或由考官輪流提問。
小組讨論面試:也叫無領導面試,部分院校為了更加深入地考察考生各方面的綜合能力,會采取讓考生小組讨論,就此來考察考生的溝通能力、組織協調能力、團隊協作能力以及邏輯思維能力等。近幾年,很多院校開始普遍采用小組讨論的面試形式,這也是未來研究生複試面試的趨勢。
6.考研複試體檢嚴格嗎?身體素質不好,會影響進入複試嗎?
除軍事院校外,一般進行常規性體驗,不會很嚴格,除有傳染性疾病或重大等級病情另當别論。如果隻是體質虛弱,增加鍛煉即可,不會影響複試及後續入學。
7.四六級政策改革對考研複試有影響嗎?
2016年12月份四六級考試進行了全新改革,加入了口語考核。四六級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考研複試中對英語口語考核的比重。四六級與複試口語考核内容大緻相同,主要包括自我介紹、個人陳述、口語交流和話題談論等,因此在四六級改革的大趨勢下,考生需要加強複試口語訓練。
考研分數公布在即,如果還沒有準備複試的同學需要抓緊時間進行學習了,接下來飛哥會出一系列的複試詳細幹活知識,和大家一起準備考研複試。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