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言:每個人體質不同,精力好基本都是先天的。
真相:精力差别往往取決于本人是否具有良好的運動習慣。
同樣是朝九晚五,有人每天上班睡到八點半,睡不夠;而有人早上五點前就起來,開始運動跑步;下班後又是寫作、研究,感覺精力用不完……
人與人精力上的差距怎麼這麼大?
精力受先天影響沒那麼大
所謂“精力差”可以指向很多種含義,這裡主要指面對同等的工作生活壓力時,比多數人完成任務更費力、容易感覺困倦或疲勞。
關于人與人精力上差别,而又有一項關于1777對雙胞胎的研究數據顯示:
作為雙胞胎僅僅隻有38%顯示出基本一緻的精力水平,并且這些雙胞胎大多有差不多的生活習慣。
作為一種遺傳标記,單核苷酸多态性(SNP)也與精力相關,近年一項研究統計了超過10萬人兩周内的疲勞水平,發現常見的SNP可以解釋8.4%的疲勞差異。
這意味着由先天帶來的精力差異僅僅隻占到了很小比例。
良好的運動習慣能提升精力
在影響精力的生活習慣當中,精力與運動的相關性已經得到研究證實:
相對于經常運動的同齡人,運動不足的成年人感覺疲勞的可能性增加了64%。
就算是對于慢性疾病伴随的疲勞,有大量研究顯示适量運動也可以減輕疲勞症狀,提高生活質量。
倫敦大學瑪麗皇後學院的科學家召集200人參加了一項為期12周的計劃:
他們要麼在一名理療醫師的鼓勵下每天少許延長散步的時間;要麼接受一項包括用藥物治療抑郁症、疼痛和失眠的醫療計劃。
3個月後,以百分制計,鍛煉小組的疲勞值平均評分比對照組低了4分。研究人員稱這是一種适度但具有意義的影響。鍛煉小組的身體功能評分也比對照組高出6分。鍛煉小組中有1/5的人還自訴感覺“好多了”或“好太多了”。
另外還有一項研究專注于長期感覺疲勞的年輕人:發現6周規律運動可明顯降低疲勞感。
這項試驗的參與者共36人,年齡在18~35歲之間,他們平時運動少、沒有明顯的身體和心理疾病。
這些疲勞的健康人被随機分為三組,中等強度組每周運動3次,每次以中等強度騎單車20分鐘,低強度組騎車強度稍低,對照組在單車上坐同等時間。除此之外,他們平時依然不運動。6周之後,中等強度組的心肺功能優于低強度組,低強度組的疲勞感評分則降低了65%,而且随着運動周數增加,疲勞感在6周間持續降低。
這些研究都表明了适度有規律的運動可能有助于慢性疲勞綜合征患者減少疲勞感和改善人的精力狀況。
如何建立良好的運動習慣
首先我們得知道,運動是一種非常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娛樂方式,和你每天都吃得健康是一樣的,讓你從心底覺得自己活得健康。
運動訓練了你的意志力,讓你堅持去達成目标,讓你知道有一分付出就有一分收獲,這種精神層面的自我激勵和自我鼓勵,會成為你的人生哲學和精神支柱。這也是運動類愛好可以徹底改變一個人精神狀态的原因。
另外,還有兩點建議:
運動需要持之以恒
不要貪圖短期效果,運動是一件需要長期堅持的事情。運動過量,無論是強度還是時間,都隻會讓你的身體受傷放棄運動。所以,對一般人來講,每周3-5次,每次40-60分鐘的運動就足以。
選擇你喜歡的運動
應該做什麼運動?答案是你喜歡的運動。如果你不喜歡它,你是無法堅持下去的。
選擇一個你喜歡的運動,如果你喜歡騎自行車,但讨厭跑步,選擇騎自行車;如果你喜歡跑步,讨厭練器械,那就跑步。發自内心的熱愛會讓你一直堅持下去。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