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抑郁症靠的就是悟性?時節不居,歲月如流,進了己亥年,我就年屆五十了,今天小編就來說說關于走出抑郁症靠的就是悟性?下面更多詳細答案一起來看看吧!
時節不居,歲月如流,進了己亥年,我就年屆五十了。
子曰:五十而知天命。
孔子說他五十歲的時候知道了天命是什麼。
而今,兩千五百二十年過去了,經曆了五十年的風風雨雨、坎坎坷坷,我,又知道了些什麼呢?
五十年前,我出生于黃土高原上、汾渭平原的東南部,其地古人謂之“土厚水深,居之不疾”,素有“唐堯故地,晉國舊都”之稱。
一
。
在我的記憶裡,我從記事起,就愛思考問題,尤其是有關生死的問題,比如看到古老的建築,就會想那些青磚為何可以千百年不壞、而人卻隻能活短短的幾十年?知道了有的動植物壽命也可長達千年後,也會想為什麼人的壽命隻有短短幾十年?看到地球至今已誕生了幾十億年、幾十億年後将會毀滅的說法,就想到人類所做的一切努力,都應該是為了在地球毀滅之前,找到逃生到其他适合人類生存的壽命更長的星球上的辦法;還會想到,人在清醒的時候閉上眼睛,可以感覺到自己的身體、周圍的物品、房子、樹木、村莊、田野等越來越廣大的空間似乎都在自己的感覺裡、在自己的精神世界裡,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動物大概是有這種感覺的,那麼植物有這種感覺嗎?磚塊石頭之類的東西有嗎?人和動物死了以後應該就沒有這種感覺了吧?之所以愛思考這些關于生死的問題,我想跟我那時候有段時間裡特别怕死有關,怕到擔心晚上睡着後早上 醒不來的地步。因為怕死,所以内心裡就很感激三十多年前抗擊日本侵略者的先輩們,如果不是他們打敗了日軍,也許我現在就處在國破家亡、朝不保夕的環境下,因此暗下決心,一定要好好學習,長大後不負先輩,報效祖國!
從孩童時期開始,我就進入了忙忙碌碌的生活狀态,父親在城裡工作,爺爺年齡大了,母親身體又不太好,家裡缺勞動力,所以我們弟兄們放學以後、節假日裡、很多時候都是幫家裡做些力所能及的農活,我做過的活有放羊、割草、喂牛、鍘麥稭、種莊稼、打農藥、收莊稼、賣西瓜等等,這樣的狀态一直持續到我上了高三,學習任務緊,沒時間回家為止。
上學之外,農活之餘,我愛看各種可以搜尋到的書籍報刊,這些書籍有的是父親為我們買的、有的是從别人那裡借的、有的是大哥放假時從學校圖書館借的……,通過閱讀這些書刊,掌握了很多課外知識,當時自以為比我的同學們知識面更廣泛、更全面、更深入。當時我以為這樣下去,我将來一定可以學有所成,為國家、為人類做出自己的貢獻,但不成想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由于個人、家庭、學校、社會等諸多原因,我不幸于高二下學期得了重度抑郁症,種種症狀在此就不贅述了,
這裡隻撿最重要的症狀說說,很早以前,我的頭裡就不舒服,高二下學期,體内似有一把無形的利劍直刺蒼穹,自我感覺老氣橫秋、生命将盡,當時在筆記本上寫下了“逝去啊、逝去,那神秘之物在離我而去,将我的一切化為烏有,我将永味這死的痛苦!”高考過後一周左右,感覺到有東西從頭裡沖到了頭頂上方,從此念頭就一直滞留在頭頂上方,之後相繼經曆了上大學、休學、退學、練氣功、打工、求醫、投資被騙等等長達二十餘年的磨難,最後久病成醫,通過自學終于徹底搞清楚了抑郁症就是中醫裡的癫症、躁狂抑郁症就是癫狂,病在“失心、失神”
,高考後不久沖到頭頂上的會思考的那個無形東西就是心神,孟子所謂“心之官則思”對症用藥,終于使上沖的心神回歸體内,詳細内容敬請搜索《抑郁症真相身心分離靈魂出竅和孔子子的仁者不憂仁者壽》。
因
人有三寶精氣神。腎藏精,心藏神,精屬水,神屬火,人在深度睡眠時,心神下潛于丹田,火來就水,煉精化氣,由此為明天的工作、生活積蓄能量,所以人如果睡了一個好覺後,第二天醒來就會覺得神清氣爽、精力充沛,反之,如果晚上沒睡好、甚至徹夜不眠,那麼第二天往往是精神萎靡、無精打采。這就是睡眠之于我們的意義所在!
人在進入青春期後,情窦初開,肝氣發動,上氣有餘,下氣不足(下氣指肺氣,肝主升,肺主降,肝主情志,情緒、情感、情欲為肝所主),這時人就自高自大起來,叛逆起來,這就是青春期的性格特點,如果這個時期再疊加過度勞累、精神刺激、飲食不良、休息不好、外界誤導等因素,則容易導緻精神狀态不好、焦慮、失眠等,嚴重的會發展成精神疾病,心藏神,腎藏精,精神疾病的本質是心腎不交、精神不和,在傳統文化裡也叫天地不交、水火未濟,而導緻心腎不交的主要内因,則是肝氣過旺,也叫肝火旺(氣有餘便是火),肝火也叫怒火、欲火、無明火。古人講:貪嗔癡,亂性而無明,性指心神,指理智,情緒太大,欲望太強,會使人頭昏腦漲,理智下降,這就是古人所謂的情令性昏,所以古人講,要性其情,不能情其性,意思是要淡定冷靜、心平氣和、理智做主,不能頭腦發熱、心浮氣躁、情緒當家。百病生于氣,情深人不壽,此話可謂至理明言!俗話謂某人“氣瘋了”、“氣神經了”,一個“氣”字,即已說明病因,張紫陽真人有言:常言俗語合至道,宜向其中細尋讨…,這種常言俗語的源頭,實際上是聖賢思想、生命科學!我還曾給浙大胡海岚教授打過電話,向她介紹了抑郁症的病理病因和中醫治療方法,她建議我通過網絡等方式分享給人們。還跟盛大集團的陳天橋等人聯系過,但沒聯系上。陳天橋兄弟前幾年也得過類似的病,最近幾年醉心于腦科學的研究,已投資上億美元給美國某大學,專門研究腦科學。我知道現代科學的局限性,更清楚現代醫學的問題所在,現代醫學對于精神疾病的研究,基本上不涉及五髒六腑、不涉及生命三寶精氣神,而主要在大腦的可觀測到的物質層面尋找答案,打個比方,心神就像一個無形的人,大腦隻不過是這個人通常的辦公室,一旦這人因為其他原因不能到辦公室裡工作了,你就是再怎麼在辦公室裡面做文章,也于事無補。心、神也就是俗話說的靈魂,說到靈魂,很多人可能懷疑人是否真有靈魂,那麼在此多的不講,隻請大家搜索《今日說法》“弟弟托夢給姐姐破案”,就可打消各位心中疑團。
我的帖子裡,列舉了張滌生院士、搜狐張朝陽、歌星楊坤、演員陳坤、峨眉山跳崖女孩等名人對抑郁症的生命體驗,張滌生“靈魂出竅”、張朝陽“擊穿大腦”、楊坤“魂都沒了”、峨眉山跳崖女孩“一雙無形的手把靈魂往外拖”等等都是他們真實的生命體驗,并非形容之語。财新網副主編張進抑郁症康複後說他地獄歸來、回到人間,也是他的生命體驗。這些都是“失心、失神”的真實案例,雖然有的病人并不自知,孟子曰:行之而不著焉,習矣而不察焉,終身由之而不知其道也,衆也;孔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易經》曰:百姓日用而不知。孔子還說:生而知之者,上也;學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學之者,又其次也;困而不學,民斯為下也!老子曰: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聖人之言蓋謂此欤?人的心神實際上就是道、就是天,就是清醒時閉上眼睛、整個虛空都在其中的那個感覺,所謂心包虛空、心外無物、心如宇宙無限大是也。道家講,煉精化氣,煉氣化神,煉神還虛,煉虛合道,這幾個步驟就是得道達真的過程。
天地合氣,命之曰人;天賦之以神,地賦之以精;精氣為物,遊魂為變;乾元資始,坤元資生;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緻中和,天地位,萬物育;陽入于陰則寐,陽出于陰則寤;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内守,病安從來?陰平陽秘,精神乃治;陰陽離決,精氣乃絕!得神者昌,失神者亡……。這些都是上古聖人們關于生命科學的至理明言!
大家都知道,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内容。仁最早寫作“|二”,即一豎二橫,一為陽,二為陰(百度百科)。仁古代又寫作上“身”下“心”、上“人”下“心”(湖北郭店戰國古墓出土竹簡)。子曰:克己複禮,天下歸仁。仁者自愛、仁者不憂、仁者壽、仁者智、仁者勇(智、仁、勇為儒家三達德,其中仁是核心)、仁者愛人、仁者無敵……。一個仁字,即已涵蓋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身心合一、以陽化陰、同于天道、替天行道的君子之大道。孔子說,我道一以貫之,實際上就是仁以貫之。孟子曰:仁,人心也(古文豎排,由此可見孟子是知道仁上“人”下“心”這種寫法的);義,人路也。舍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人有雞犬放,則知求之;有放心而不知求。學問之道無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孟子善養浩然之氣,以其“四十不動心”焉,不動心者,清心寡欲之謂也,孟子曰:養生莫善于寡欲。因為欲望太強會導緻心放出去而難以收回來,莊子所謂“嗜欲深者,其天機淺”、俗話所謂“心比天高,命比紙薄”是也。
孔子曰:仁者不憂。孔子又曰:君子不憂、不懼。可見仁者其實就是君子。傳統文化教導我們,要做一個内秀的人,要做一個中華的人,做一個“好抛虛榮于斯覓,莫逞浮華向外營”的人,做一個“丹田有寶休尋道,對境無心莫問禅”的人,體強方可用廣,内聖然後外王。志于道,據于德,依于仁,遊于藝。朝聞道,夕死可也。修道以仁。仁也者,自愛愛人,自立立人,自度度人。自古及今,為了中華民族的生存和發展,多少志士仁人奉獻了畢生心血、甚至生命!仁之一字,可謂民族精神;仁之一字,可謂中華之魂。
《清靜經》裡說:衆生所以不得真道者,為有妄心;既有妄心,即驚其神;既驚其神,即著萬物;既著萬物,即生貪求;既生貪求,即是煩惱;煩惱妄想,憂苦身心;颠倒濁辱,流浪生死;常沉苦海,永失真道。真常之道,悟者自得;得悟道者,常清靜矣。
佛說:衆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唯因妄想執着而不能證得。
妄心即是亡心,孟子謂之“放心”,中醫謂之“失心、失神”。
苦海無邊回頭是岸,反身而誠樂莫大焉,仁者不憂,歸根複命,未經反思的人生不值得過……。無論是西方的聖人,還是東方的聖人,何以見解是如此的一緻?無他,蓋因真理隻有一個!
禍福相倚,經過抑郁症的洗禮,我終于知道了生命的奧秘和傳統文化的精髓,知道了人生的目标和價值,知道了人生就是一場修行,不再幻想為壽命有限的軀體去找尋壽命更長的星球,知道了孔子說的天命就是人的心神(天命之謂性),古人有謂性命雙修,也就是心身雙修。保有精,養好神,發揮天性,活出神性,即可不負天命,不負聖人。
仁者不憂,仁者壽,身心合一、陰陽團結的人,精神狀态也好,身體也健康長壽,這一點,不正是當下建設“健康中國”所應該大力弘揚的嗎?
格物緻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是自古以來中華民族志士仁人的奮鬥路徑,格物緻知者,知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也,誠意正心則是一切事業的起點,由誠意正心而克除私欲、昭明天心,則是修身的功夫,《大學》開篇即雲: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明明德即是明心見性,所謂“我有明珠一顆,久為塵勞關鎖,今朝塵盡光生,照破山河朵朵”是也。親民在自身修養方面則指親近腎精,因為腎精為生命之本,老子謂之“歸根複命”,所謂仁者自愛,即是此意;在治國理政方面則指統治者要親近人民,因為民為邦本,在中國古人看來,身國同構,修養身心跟治國理政是一樣的道理。止于至善則是指持之以恒。修養身心,關鍵在于消除過度的欲望,消除無明之火,古人詩雲:“六年滅盡無明火,十載修成換骨丹,湛湛虛堂無挂礙,已知跳出死生關”。而對于消除無明之火,中醫中藥實在是可以大有作為的,中醫的治則就是以偏制偏,利用藥物的偏性來糾正病人的偏性,而精神疾病的問題往往是因為陰虛陽亢、陰虛火旺而導緻心神上越、不能安居正位、心腎之氣不能互相交通而緻,竊以為平肝安神、滋陰潛陽應是治療一切精神疾病的首選方法,願有心人尤其是中醫界人士思之。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誠者何也?曰:一念不生。《尚書》曰:惟狂克念做聖,惟聖罔念作狂。古人早已知道瘋狂乃是聖明的反面,狂人即是聖人的死敵,孟子曰:殺一人而有天下,聖人不為也!而戰争狂人希特勒之流,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所殺之人上千萬矣!
在中國古人看來,一個人的正常發展,是一切人正常發展的條件,所以,古人說: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為本,修身以道,修道以仁。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餘;修之于鄉,其德乃長;修之于邦,其德乃豐;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
大道至簡,仁以興身;大道至簡,仁以興家;大道至簡,仁以興鄉;大道至簡,仁以興邦;大道至簡,仁以興天下。
詩曰:此生災難知凡幾?經天緯地志未已。勘破衆生沉迷因,明通宇宙造化機。樂從古聖前賢事,參贊天地化育奇。獨立久久顧八極,誰能解得真情義?飛鴻見誠心,相與登征程。會當臨絕頂,一顧情意深!
謹以此文紀念我的天命之年,并與同道共勉!
王育才 公元2018年8月14日于上海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