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質是機體細胞、組織和器官的組成部分,是一切生命的物質基礎,可以說沒有蛋白質就沒有生命。一個70kg的健康成年男性體内有大約12kg蛋白質。蛋白質如此重要,你真的會吃麼?
随着社會經濟的發展,生活水平的提高,現在人們不滿足于吃飽肚子、解決溫飽這麼簡單的生理需求;更多的關注吃的食物是否對自己身體有益?産品是否綠色無公害?食物是否均衡營養等等
我國營養學是近些年才發展興起,人群普及率還沒有這麼高,有的人接收信息往往是碎片化、不全面的,以至于道聽途說,盲目聽信謠言,形成了錯誤的健康理念,很多人吃着“健康”的食物,傷害自己的身體而不自知。
今天我們就來說下蛋白質,一定要看到最後哦,最後會附上如何挑選蛋白質及食用方法。
想要認識蛋白質,先要從蛋白質更小的單位層級—氨基酸說起。
構成人體蛋白質的氨基酸有20種,人體所有不同的蛋白質都是由這20種氨基酸經過不同的排列組合組成的。其中有9種氨基酸是人體自身不能合成或者合成速度不能滿足機體需要的,隻能從食物中獲取。我們要補充蛋白質的話,就從這9種氨基酸下手。
9種不同的氨基酸(其中組氨酸是兒童必需),科學家發現:人體對于各種氨基酸的需求量有一個固定的比值,起了一個名,叫氨基酸模式,這就是我們人體需求氨基酸量的标準,所有食物都可以拿這一套标準去衡量是不是“好食物”。各種食物中氨基酸模式的不同,繼而影響着它的上層—蛋白質在人體消化吸收的效率高低。
科學家們計算了各種食物的氨基酸含量,之後歸納總結,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
1、植物性食物營養價值不足(大豆類食物除外),一般蛋白質中都缺少賴氨酸、蛋氨酸、色氨酸、蘇氨酸幾種氨基酸;2、動物性食物的蛋白質消化率一般高于植物性食物;3、植物和動物性食物混合食用往往能增加蛋白質營養價值;(例如小麥小米等植物性食物和大豆牛肉等食物混合食用,蛋白質的利用率可由60%左右上升到89%)
有的人會說既然植物性食物營養不如動物性食物,就不要吃它了,肉類營養價值高,口感還好吃,那就多吃肉呗。
看問題不能片面,首先植物性食物雖然蛋白質含量不如動物性食物營養價值高,但它是主要提供能量的食物來源,是不可缺少的;其次,肉類不隻是優質蛋白多,它的脂肪膽固醇含量也很多,吃多了會有心血管疾病、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的風險,所以不能極端的隻吃某幾種食物,要營養均衡攝入食物。
對于那些素食主義者,平時更要注意補充優質蛋白,不能吃肉的話,可多吃一些大豆類(黃豆、毛豆、黑豆)、菌類等優質蛋白,同時注重烹饪方法,可以增加蛋白質吸收率(例如大豆整粒食用,消化率僅60%,而加工成豆腐後,消化率提高到90%以上)
終于到最後了,給大家附上吃好蛋白質的12字箴言:
1、種屬越遠2、數量越多3、時間越近解釋下就是:平時吃的食物,種屬類别離着越遠,種類的數量越多,人們攝入食物的時間跨度越短對于我們吸收蛋白質、身體健康越有益。
好了,如果大家能像文中所寫的那樣每天補充對蛋白質,就能達到蛋白質的營養均衡,讓我們健康生活每一天!
我是源小園,緻力于推廣健康科普知識的營養人。關注我!後續更多幹貨知識,讓我們健康生活,生活健康。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