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古典文學詩詞之中,有很多是寫祖國壯麗山河的詩篇。即便不說李白“飛流直下三千尺”有何等的知名度,就單說“一片孤城萬仞山”也足夠反映出我們廣袤國土上的美麗風景。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也正是這片神奇的土地,才成就了最為經典的中國古詩詞。而在這些詩詞當中,有一首極為特殊的古詩詞。它沒有題目,而且早在唐詩宋詞之前就已經存在,并且最早還是用别的語言形式翻譯而來的,用13字寫出了絕美北國風光。且看:
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籠蓋四野。
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
這首古詩很多人都已經很熟悉了,因為曾經入選過我們的語文教材,題目就是《敕勒歌》。這首古詩詞産生于南北朝時期,是由鮮卑語翻譯而來的。但是翻譯後的語言卻非常精彩,尤其是詩歌的最後,用“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13個字就寫出了絕美北國風光。
“敕勒川,陰山下”,這兩句就概括出了當地人所生活的自然環境。“敕勒”是一個種族名,“敕勒川”就在今天的山西和内蒙古一帶。所以這兩句的意思就是,陰山的山腳下,有敕勒族人們生活的大平原。
“天似穹廬,籠蓋四野”,這裡有古人最早關于“天圓地方”的自然認識。天空就好像牧民們所居住的氈帳一般,四面和大地緊密相連,人們就生活這樣的天空之下。
“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天色是蔚藍的,下面是無盡的草原,随風而來可見綠色的波浪。風吹過,草原上的植物都低下了身軀,在草原上自由牧養的牛群羊群若隐若現。
這首古詩不是用漢語最早寫成的,而是用鮮卑語,期間也有民歌的風味。但是在翻譯成漢語之後,卻非常妥帖,尤其是最後一句“風吹草低見牛羊”非常形象的描繪出了大草原之上的北國風光,帶給人們美的享受,所以也才頻繁入選語文教材,滋潤一代代孩子們的成長了。
本文圖片全部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作者删除。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