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國家京劇院銅錘花臉

國家京劇院銅錘花臉

圖文 更新时间:2024-10-08 18:55:57

小人國的大乾坤,細說傳統藝術,老北京鬃人,毛猴兒

說到鬃人很多老北京人印象深刻,它可是北京的老物件了,九,十厘米高的幾個小人兒,站在銅盤兒裡,讓木槌一敲打,個個都能旋轉起來,舞刀弄槍的,甭提多熱鬧了,老北京的鬃人跟京劇是密不可分的

國家京劇院銅錘花臉(老北京盤中戲銅盤上的京劇)1

六朝古都的北京城由打1790年四大徽班進京京劇就在這兒紮下根兒了,幾百年過去了,京劇依然是北京人最愛的劇種,鬃人就是把京戲當中的生旦淨末醜放在銅盤裡,構成一組組戲劇人物,隻要輕輕敲打銅盤兒,盤中的人物就随着節奏舞動起來

國家京劇院銅錘花臉(老北京盤中戲銅盤上的京劇)2

要是再配上京劇唱腔兒就跟真人在舞台上演出一樣,所以老北京人也稱它為盤中戲,鬃人顧名思義,是拿鬃毛做的,仔細端詳一下眼前的小鬃人,其實鬃人的臉,身體,都沒有用到鬃毛,鬃毛隻用在了一個毫不起眼的地方,就是鬃人的腳底下

國家京劇院銅錘花臉(老北京盤中戲銅盤上的京劇)3

雖然地方不起眼,作用卻很大,底下有一個托兒,椎體的泥托兒支撐這個人物,在底下粘着一圈兒的鬃毛,利用鬃毛的彈性,通過它的震動帶動鬃毛,産生共振,富有彈性的鬃毛和銅盤兒在震動當中産生了共振,是盤子裡的小鬃人能夠旋轉的原因

國家京劇院銅錘花臉(老北京盤中戲銅盤上的京劇)4

鬃毛指的是公豬脊背上的一溜,它的力度非常大,如今看到的老北京人鬃人大多是根據一些京劇的選段來制作的,而最适合鬃人表演的,當然就 那些手持刀槍棍棒的武生戲了,就拿眼前這套來說,北京人一看就知道唱的是那一出

國家京劇院銅錘花臉(老北京盤中戲銅盤上的京劇)5

這就是著名的京劇曲三英戰呂布,想必很多人都知道,京劇《三英戰呂布》講的是三國裡的一個橋段,關羽,張飛,劉備這是正義之師,哥仨齊心合力一塊兒跟呂布作戰,這場戲一上來是關羽跟呂布單挑,倆人得對打起來

國家京劇院銅錘花臉(老北京盤中戲銅盤上的京劇)6

不過讓鬃人動起來這容易,打到一塊就難了,一個順時針,一個逆時針,鬃毛有一個傾斜角度,大了不行,小了也不行,簡單來說鬃人裡的每個人物都要根據它們不同的姿勢找準不同位置的重心,甚至就連鬃毛的傾斜角度也要考慮到人物的重心,這可是需要長期經驗的

國家京劇院銅錘花臉(老北京盤中戲銅盤上的京劇)7

這門兒老北京技術隻可意會不可言傳,難度系數有多高咱們就可想而知了,現如今每一位非遺傳承人除了完整地保留了傳統技藝的精髓,一定都會有自個兒的傳承和發展,就制作鬃人來說,過去咱北京人玩兒的小鬃人通常也就是9到10厘米左右

國家京劇院銅錘花臉(老北京盤中戲銅盤上的京劇)8

而不少傳承人為了讓鬃人顯得更加美觀,把它們普遍增高到了17到18厘米,做大了的鬃人無論是神态,服飾,動作都得顯得和京劇人物更加相似也更加細緻,但是制作的難度就增加了不少,光是對于底下鬃毛力度的要求就提高了很多

國家京劇院銅錘花臉(老北京盤中戲銅盤上的京劇)9

除此之外,早年間的鬃人通常都是用紙糊的,輕巧方便,但也容易損壞,傳承人把這些都換成了絲綢,尤其是不少特定的戲曲人物,直接用京劇行頭的下腳料來制作,這樣就能保證在傳統特色不變的前提下更加準确傳神的表現人物的特色

國家京劇院銅錘花臉(老北京盤中戲銅盤上的京劇)10

如今這項小鬃人的手藝成為了北京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鬃人早已不單單是原來老北京人小時候的玩意兒了,更代表了一種文化與藝術的傳承,每一件鬃人那都是一件藝術品,您要是也跟家裡邊,置辦這麼一個銅盤子,再找7,8個鬃人拼成一出戲,擺在家裡,那絕對是一件搶眼貨

國家京劇院銅錘花臉(老北京盤中戲銅盤上的京劇)11

其實面人兒和鬃人一樣,都是咱老北京的玩意兒,到現在的每年春節廟會的時候,一定都少不了它的蹤影,準确地說它們的學名叫面塑,俗稱面人兒,朗志麗的父親郎紹安就是清末民初制作面人兒的一位代表人物,當時還北京人稱之為‘面人郎’

國家京劇院銅錘花臉(老北京盤中戲銅盤上的京劇)12

郎紹安善于捏塑老北京街頭賣茶湯,打糖鑼的等‘五行八作’的形象,而像這類放在葫蘆裡的面人作品都是出自郎志麗之手,在她看來做手工藝的人一定要有創新,得做出别人想不到的東西才算是成功,當年父親曾在核桃裡做面人,而她則選擇了葫蘆

國家京劇院銅錘花臉(老北京盤中戲銅盤上的京劇)13

把一個葫蘆劈開,分别放上四組人物,一來擺脫了盒式面塑的局限性,而且一件作品可以有四個故事,情節也豐富多了,就跟現在看的四格漫畫兒有異曲同工之妙,捏面人這是一件細緻活兒,得靜下心來,專注做活兒

國家京劇院銅錘花臉(老北京盤中戲銅盤上的京劇)14

同時還得保證一定的速度,趕在面硬之前就得把整體形象都做出來,所以在做之前得想好了一切細節,要一氣呵成,有的時候連飯都顧不上吃,就怕中途一停頓,再也找不着原來的感覺了,面人又叫江米人兒,顧名思義,這面團的材料不僅有白面

國家京劇院銅錘花臉(老北京盤中戲銅盤上的京劇)15

還有江米面,除了面團這種原料之外,還有不少稀奇古怪的小工具也很重要,比方說撥子兩頭是扁的,主要是用來切面,還有撥據,用來滾鼻梁和調整臉上肌肉線條的,而剪刀是用來給面人分手指頭的

國家京劇院銅錘花臉(老北京盤中戲銅盤上的京劇)16

同樣是這幾團面幾樣工具,制作出來的面人作品的繁複程度可相差甚遠,除了服裝上的惟妙惟肖和靈動傳神之外,五官都跟八七版的《紅樓夢》電視劇的主角有那麼幾分相似,一套面人兒在郎老師的作品裡就屬于比較大件兒的了

國家京劇院銅錘花臉(老北京盤中戲銅盤上的京劇)17

現如今雖然市場還在,可能夠踏踏實實地制作鬃人和面人兒的人是越來越少了,這些藝術當中,其實都包含了京味傳統文化,也都是老北京的寶貴文化遺産,應該得到一定的保護,傳承和發展!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