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都市圈跻身“國家隊”,又往前邁出了一大步。
1月13日,山東省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争取濟南、青島都市圈發展規劃獲批。報告提出要加快省會、膠東、魯南三大經濟圈協同發展,争取濟南、青島都市圈發展規劃獲批。
這次,“膠東經濟圈”和“青島都市圈”兩大關鍵詞同時出現,意味着山東将從全省發展層面予以統籌推進,給予更大的支持力度。
撰文/徐怡婷
審校/刁博雅
都市圈:城市發展的必然趨勢
近年來,“都市圈”取代“經濟圈”,成為各省份龍頭城市展現影響力與輻射力的“主舞台”。
1月13日,山東省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加快省會、膠東、魯南三大經濟圈協同發展,争取濟南、青島都市圈發展規劃獲批。這意味着青島有望迎來與成都、武漢、重慶等地同等量級的協同發展規劃。
目前,國家已批複了7個都市圈規劃,分别是南京、福州、成都、長株潭、西安、重慶、武漢都市圈。入列“國家級”獲得的政策傾斜、要素導入等,遠非自己“單打獨鬥”能夠比拟的。
以重慶都市圈為例,都市圈範圍包括重慶主城都市區21個區和四川省廣安市行政轄區全域,總面積3.5萬平方公裡,2020年常住人口有2440萬人。
2022年9月,《重慶都市圈發展規劃》正式印發,到2025年,重慶中心城區帶動周邊區(市、縣)一體化發展格局基本成型,基礎設施互聯互通能力大幅提升,協同創新能力取得重大突破,産業協作能力明顯增強,同城化發展體制機制更加健全,生态環境和公共服務共建共享水平大幅提高,初步建成國際化、綠色化、智能化、人文化現代重慶都市圈。
如今,越來越多的“競争者”正加入到這場“國家級都市圈”的競逐之中,大有後來居上之勢。
去年全國“兩會”期間,湖北代表團提交《關于加快建設武漢都市圈的建議》,河南代表團提交《關于懇請國家支持鄭州都市圈規劃建設的建議》,都希望将都市圈發展納入國家視野,得到相應支持。
而鄭州都市圈同樣動作頻頻。2021年年底,鄭州都市圈正式由“1 4”拓展為“1 8”,新納入洛陽、平頂山、漯河、濟源四座城市。背後的考量不難理解,早在去年11月,河南省委常委會會議就指出,要把鄭州都市圈放在國内主要都市圈來定位、來審視、來謀劃,全面提升規模體量,打造現代化河南建設的強勁動力源。
當前,我國經濟發展的空間結構正在發生變化,承載發展要素的主要空間是中心城市和城市群(包括都市圈)。未來的競争,越來越成為“群圈”之間的競争。
各地紛紛希望跻身都市圈“國家隊”,可見都市圈在國家的定位中已成為新的潮流風向标,帶動經濟發展的新增長極。一旦入列,會獲得多個方面的支持,有不少政策紅利。
作為山東半島城市群和膠東經濟圈的龍頭、核心,青島要更多地站在“群圈”的維度考慮、謀劃自身發展,做好協同發展大文章。
大勢之下,青島都市圈能否如願以償、入列“國家級”?
青島都市圈的機會在哪?
2017年,山東印發《山東半島城市群發展規劃(2016-2030年)》,規劃明确:要做優做強濟南都市圈和青島都市圈。
其中,青島都市圈由青島、濰坊2市和煙台市萊陽市、海陽市構成,2020年總人口達到2000萬人,城鎮人口達到1400萬人;2030年總人口達到2300萬人,城鎮人口達到1800萬人。從彼時的規劃來看,青島都市圈向内輻射濰坊,北冀顧及到萊陽和海陽,通勤時間在1-2小時之間,比較符合都市圈的協作條件。
2021年,省會經濟圈、膠東經濟圈和魯南經濟圈的主要經濟指标分别實現生産總值31074.6億元、35534.7億元和16463.7億元,比上年分别增長7.8%、8.3%和8.6%,對全省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分别為36.0%、43.2%和20.8%。
比較發現,三年後,魯南經濟圈占比沒有變化,都是20.8%;但是省會經濟圈和膠東經濟圈占比略有升降,省會經濟圈占比從36.0%上升到37.5%;膠東經濟圈占比從43.2%下降到41.7%。這說明,膠東經濟圈在山東經濟總量中仍然占比最重,但省會經濟圈地位有所提升。
當然,與先進城市群相比,青島的首位度和中心地位還需要進一步提升,努力在全國争先進位,提升在全國城市版圖中的地位。
目前,青島正頂格推進實體經濟振興三年行動,虛拟現實、集成電路、新型顯示3個園區挂牌運營,316個實體經濟振興重點項目加快推進,新引進世界500強項目26個,2022年前三季度24條産業鍊營業收入增長6.4%,1-11月“四新”經濟投資增長19.5%……把經濟發展的着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加快構建現代化産業體系,過去一年青島蹄疾步穩。
1月3日,山東省政府網站發布了由省委、省政府印發的《山東省建設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先行區三年行動計劃(2023-2025年)》這是統領未來山東經濟社會發展的綱領性文件。《行動計劃》提出,實施青島“強龍頭”戰略。
支持青島建設現代産業先行城市、引領型現代海洋城市、國際化創新型城市、國際門戶樞紐城市,打造宜居宜業宜遊高品質灣區城市、現代化治理樣闆城市。提出了“到2025年,青島經濟總量在全國主要城市中進位争先,常住人口達到1100萬”的目标。
龍頭就是核心、就是引領。“強龍頭”需要有強産業支撐、強創新驅動。青島在2023年的市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打好“新制造”建鍊強鍊、“新服務”融合提升、“新園區”釋能增效、“新項目”持續擴量“四場硬仗”,持續提升24條重點産業鍊韌性和安全水平。
于青島而言,膠東經濟圈是時代賦予的機遇,也期待青島以此為契機實現躍級。
來源 | 鳳凰網青島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