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九龍坡區銅罐驿鎮英雄灣村美麗鄉村新面貌。新華網 發
新華網重慶7月13日電(韓夢霖)在推動鄉村振興的過程中,如何解決發展内生動力不足的問題?城市資本如何有序下鄉?村民利益鍊接機制怎樣構建?近年來,重慶市九龍坡區在銅罐驿鎮英雄灣村試點探索集成農村“三變”改革、“三社”融合發展等為主要内容的“一心四部六金聯合社體系”農村綜合改革,創新集體經濟實現形式,發展壯大集體經濟,幫助村民增收緻富,改革試點工作成效初顯。
7月12日,“在希望的田野上——鄉村振興看西部”網絡主題活動走進重慶市九龍坡區銅罐驿鎮英雄灣村。村黨總支書記王速明介紹,在開展農村綜合改革後,當地實現了“六金”富民——就業掙“薪金”、三權分置收“租金”、入股分“股金”、改革紅利獲“利金”、集體壯大享“福金”、帶頭示範得“獎金”。
走進如今的英雄灣村,“英雄灣鄉村研學營地”項目一期建設基本完成,農業公園和民宿等區域正形成環線串聯。藍天白雲下,田園作底,山水成畫,一棟棟嶄新的農房描繪出美麗鄉村的“高顔值”和“新氣質”。這些項目的推進,背後離不開農村綜合改革試點。
2021年4月,九龍坡區選址英雄灣村,依托區位優勢、人文底蘊、田園生态、産業基礎等資源要素,試點推進“一心四部聯合社體系”農村綜合改革,将農村基層黨建創新、鄉村社會治理和農村經營管理有機統一,進一步盤活農村閑置資源資産。
王速明介紹,英雄灣村成立了由鎮農業服務中心、村“兩委”班子參加的鄉村振興服務中心,對改革進行統籌指導。同時,進行制度設計和治理體系創新,成立村集體股份經濟合作聯合社,下設房宅合作部、土地合作部、信用合作部、消費合作部四個部門,分别負責農村房屋、土地、資金、消費等方面的具體改革。
其中,信用合作部由村支兩委發起,鄉賢和老人帶頭,村民自願參與,以信用合作為基礎,以政府種子資金撬動村内的閑置資金,支持村民創業和生産生活。由此産生的收益優先給老人社員和普通社員分紅。
68歲的村民劉祥超在村幹部的勸說下,去年以3000元入股,成為了信用合作部的長者社員,年底就分到了300元的分紅收益。目前,英雄灣村通過這種模式,籌集了100萬元的股金,互助支持社員資金達90萬元。
“我們村民在生産生活資金有困難的時候,可以通過土地、農宅抵押等方式向信用合作部申請資金互助,給我們提供了經濟支持。”社員朱宗蘭表示。
房宅合作部則整合利用農村閑置宅基地、房屋、廠房等,盤活其使用權,實現資源變資産。通過創新實施“住商融合模式”,建立“村民 集體 村投公司 市場運營主體”的運營方式,以“房屋标準份量化托管”方式,給予托管戶收益提成。
目前,英雄灣村正與四川源素輕旅集團、北京中漢教育集團共同推進“住商融合”項目。源素輕旅将對68棟農房進行統一風貌改造,已有38戶居民将房屋主體和宅基地統一量化入股村集體公司。現已有民宿、主題樂園等10餘家商戶達成入駐意向。随着改革深入推進,村民既是參與者,也是受益者。如今,英雄灣村的村民大多選擇回到家鄉,他們通過流轉閑置資産賺取分紅,家庭收入全方位提高。
“把閑置資産盤活以後,村集體經濟的造血功能也更加強大,我們就可以給老百姓發放更多福利。比如接下來的重陽節,我們就準備給村裡的老人發放過節的福利。”英雄灣村駐村第一書記盧雪表示。
銅罐驿鎮黨委書記邱方勇表示,探索實施“一心四部聯合社體系”農村綜合改革後,把農民組織起來、資源集約起來、産權活化起來,村集體經濟不斷發展壯大,鄉村發展内生動力持續增強,鄉村治理成效明顯改善,城鄉要素流通渠道逐步暢通,村民有序參與鄉村建設的體制機制日趨完善。
利用英雄灣村紅色資源,整合英雄灣村閑置資産與人才,引進社會資本打造的英雄灣鄉村研學營地。新華網 韓夢霖 攝
英雄灣鄉村研學營地内部利用農房改造的會議室。新華網 韓夢霖 攝
圖為重慶市九龍坡區銅罐驿鎮數字鄉村信息服務平台。新華網 韓夢霖 攝
圖為英雄灣村嶄新的農房。新華網 韓夢霖 攝
英雄灣村股份經濟合作聯合社為村民頒發的收益權證。新華網 韓夢霖 攝
來源:新華網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