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老北京廟會一條街

老北京廟會一條街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1-25 07:05:07

老北京廟會一條街(老北京城裡的數字之謎)1

大家好,我是京師玩兒主,今兒給各位介紹一句,僅僅用幾組“數字”,就能準确的表述出,最傳統老北京人“京味兒生活”的話,這就是:“一句京腔,兩句二黃,三餐佳肴,四季衣裳”!沒錯,就是這短短16個字,它既體現出了傳統北京人的生活态度,又展現了傳統北京人的生活風貌。這裡面包含有規矩,有講究,有潛移默化的熏陶,有骨子裡的傳承,更有血液裡流淌的那股子北京範兒。那下面兒,我就分别的來具體聊聊,這四句民間諺語都代表着什麼意思?(此内容,有相對應的視頻,您可以來看看)

先說這一口京腔兒

衆所周知,大多數北京人開口說話,以“兒化音”、“吞音”,聞名于世。在這座千年古都裡,其融彙了多民族文化、習俗和語言的特點。是不是京片子,一張嘴,便立馬能見分曉。例如,北京人會說“黃寺兒”,而不說“黃寺”;會說“磚塔兒胡同”,不會說“磚塔胡同”;還有像:“小小子兒,坐門墩兒,哭着喊着要媳婦兒”。這兒話音加在什麼地方?是給名詞加還是給動詞加?北京人打小兒就門兒清,因為這是語言環境熏陶出來的。北京話,絕對算的上是一種地方方言,其獨樹一幟,因為它有着專屬于自己的土壤。這和我現在正在說的普通話,有着很大的區别,您要是想了解這些,可以去看看我原先做過的一期節目(北京話和普通話之間的區别)。

當然,您千萬别以為光光有了“吞音”、“兒化音”就是北京話了,這些也隻是皮毛。北京話的精髓在于講禮貌,懂規矩,诙諧幽默。您比如,恐怕全國沒有任何城市,尤其鐘愛一個“您”字吧?對,這就是北京話的特點,我們都愛用它。如開口說話,必是尊稱“您”字在先。還有個對“您”的尊稱,那就是“師傅”,這也是京腔兒的一大特色。您想,還沒開始辦事兒,一開口,先對您來聲:“師傅”,這是對您多大的敬重,您還能不幫忙或者挑理兒嗎?再有“借光兒、您貴姓、勞駕了您呐”,這些詞兒,也是流傳至今,老北京人仍喜歡挂在嘴邊兒,被廣為使用的常用語言。它們透着長幼尊卑的禮數與人與人之間的近乎勁兒。說到北京人講話幽默的内涵,那例子就更多了。如“姥姥”這兩個字,它們絕非是貶義、罵人的話。當這兩個字出口時,一準兒是對此事的徹底否定,是“沒門兒”的意思。還有老北京人說看,為喽;例如:“您把那東西,拿出來我喽喽”。再就是對于那些整景兒、弄事兒的,稱為“幺蛾子”;對毫無條理,亂七八糟的人或物,稱為“嘎七馬八”;對喜歡“添亂”的行為,稱為“起哄架秧子”。這些語句裡,透着北京人的風趣幽默,還有幾分油滑,并從中形象、逼真的表現出了京味兒的特色,這就是京腔兒。

現在來說說:二句二黃;其實它指的就是京劇

不得不承認現在的京劇,早已不複當年的輝煌了,不過您依然可以時不時在北京的街頭聽見一句“回龍”(京劇表演中的一種唱闆,也稱“回龍腔”),仍然可以看到有人盤着核桃,哼着一段兒“西皮流水”(一種京劇聲腔闆式)從您身邊走過!“孤王酒醉桃花宮”( 出自劇目《斬黃袍》);“大雪飄,撲人面”( 出自劇目《野豬林》);“鎖麟囊裡品因果”(出自劇目《鎖麟囊》)、“追韓信中解知己”(出自劇目《蕭何月下追韓信》),雍容華貴梅蘭芳(京劇大師),潇灑飄逸馬連良(京劇大師),洞箫之美奚嘯伯(京劇大師),黃鐘大呂(我國古代音韻十二律中六種陽律的第一律。大呂:六種陰律的第四律)金少山(京劇大師)。這就是京劇藝術對這座城市久遠的熏陶,其已經完全融入到北京人的生活之中。現如今,我不敢說當前的北京人都喜歡京劇,但京劇票友,北京人絕對居多。您如果行走在北京城幽靜的胡同,路過街門緊閉的四合院前,偶爾還會聽到的京胡絲弦起,人吟唱京劇的聲音。這就是國粹藝術對北京人的影響,它依然成為京味兒生活中的一個主要組成部分。如果說京腔兒體現的是北京人生活的日常狀态,那麼“兩句二黃”,絕對體現的是北京人的生活情調,是對藝術的喜愛,是充滿情趣的生活品味。其實京劇也好,曲藝也罷,或是什麼音樂、樂器,總有一樣、兩樣會出現在北京人的愛好清單裡。同時,北京人對這些,可不隻是浮皮潦草的喜歡而已。這小到每一句戲詞兒,大到整個的劇情,隻要愛上了,就會深入的去研究去挖掘。沒錯,這就是北京人的生活情調和生活樂趣!

現在再來說說這三餐佳肴

北京人的生活,在吃的領域也自然當仁不讓。俗話說:民以食為天。這一日三餐,不一定山珍美味,但一定要“講究”。您就以傳統北京早餐的品種為例,就有什麼炸油餅、炸焦圈、燒餅果子、棗兒泥切糕、雞蛋攤煎餅; 稀的有豆漿、豆汁兒、面茶、炒肝兒、豆腐腦兒、紫米粥等。最初很多老北京人,沒有在家吃早飯的習慣,他們大多是去早點鋪或茶館解決,所以,這也是老北京人把早飯稱為早點的緣故。在老北京,還有一句經常挂在人們嘴邊兒的俗話,那就是:“虧什麼,也不能虧待了肚子。”由此可見,老北京人對于這一日三餐,那是相當的重視。在舊時的京城裡,出售特色飯食,且有名兒的老字号館子或飯莊,那是多了去了。像什麼“八大樓”,“八大居”,還有如東來順涮羊肉、都一處燒麥、烤肉宛烤牛肉、同合居三不粘等,那真是講也講不完。這些老字号,完美的承擔了,滿足北京人品味美食的需求。還有一種流傳已久的、必須要說到的老北京人日常的嚼裹兒,那就是正宗的傳統北京風味飯食:老北京炸醬面。其雖說看上去,就是一碗普普通通的面條兒,可北京人卻把它吃到了極緻。這裡面兒,六必居的黃醬、應時當令兒的菜碼兒、手擀的面條兒、炸醬的火候兒,無一不體現着講究。當然,随着時代的發展,在原有的京味兒美食之外,北京人也開始嘗試各地的美食,像什麼麻小兒,肉串兒,烤魚,麻辣燙等,都成為了許多北京人的新寵。但味蕾的記憶是有傳承的,新美食我們願意嘗試,但京味兒的鹵煮、炒肝、爆肚,豆汁兒,打鹵面等等,依舊是我們不能割舍的最愛。說起來,這也很正常,它就如同當年皇家美食流入民間,并和北京當地的地方小吃融會貫通一樣,北京人在追求美食、美味的腳步上,就從未停止過。

最後說說這四季衣裳

“頭頂馬聚源,腳踩内聯升,身穿瑞蚨祥,腰纏四大恒”,一句話四項内容,三項都和穿戴有關系,您說北京人在穿衣打扮上講究不講究?北京所處的地理位置,是春夏秋冬,一年四季泾渭分明之地。所以您沒有幾件兒适合換季的衣服,還真在北京不好生活。而在穿衣打扮上,北京人始終都走在了時尚的前列。雖說早年間北京人講究穿的布料,如“湖绉、杭绉、花洋绉、春綢,法蘭絨、華達呢等”,已經不時興了。不過您可以回想一想80年代的“的确良”,“喇叭褲”,“牛仔褲”等等。北京人的穿衣打扮,從來都是緊跟時代,不落人後的。當然,北京人穿衣服更講究的是:“衣貴潔不貴華”。因為我們深知它們是衣服、是服飾,而不是“行頭”。就算您弄個LV的褂子,愛馬仕的汗衫兒,我們不喜歡還是不喜歡。我們穿得了跨欄背心兒,大褲衩子,腳蹬着趿拉闆兒,這是因為舒服。同樣我們也可以西服革履,登堂入室,那是因為需要。這什麼季節,什麼地方兒,什麼場面,我們就會有什麼樣的打扮,該“拘着”的時候絕不随意,該放松的時候絕不裝蒜。

您看,我分别從語言,興趣,吃、穿四個方面給您介紹了下北京人的生活理念。姆們随性、不任性;講究、不将就;于平凡之中體現精緻,于不經意間,彰顯品位。姆們之中雖說也有英雄出現,但更多的是市井的普通百姓。姆們有着勤儉持家、艱苦樸素的良好民風、家風;有着不喜歡攀比和追求名、利的生活态度。姆們更喜歡平平淡淡的過姆們自己的小日子。在現如今的北京,您可以看到各種膚色的人,也能品嘗到來自全球的美食,但唯一不好找的就是“京味兒”和“有京味兒的生活”。每當回憶起過去的一些往事,這字裡行間,是留戀美好的記憶。描繪書寫的,是想珍惜那些路不拾遺的淳樸民風,和無比珍貴的、夜不閉戶的市井生活。

那好了,今兒就先和各位聊怎麼多,咱們回頭再見。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