邦無道,富且貴焉,恥也。
晏殊對富貴的表達很高級。
有個直觀對照的例子。
同時代,泉州人李慶孫在宋真宗鹹平元年考中探花,當時剛23歲,少年得志。而且因為文章寫得好,放榜的名字都是寫在錦緞上,花團錦簇,鑲着金邊。
年輕人嘛,前途無限,春風得意,寫一首《富貴曲》不算過分。李慶孫這首詩的全文已不得知,但其中兩句卻流傳了下來:
“軸裝曲譜金書字,樹記花名玉篆牌。”
金書、玉篆,任誰看了都說一句好富貴。
但晏殊毫不客氣,直言這是「乞兒相」,根本不懂富貴。(此乃乞兒相,未嘗谙富貴者。)
電視劇《清平樂》劇照 圖自/豆瓣
這個故事記載在《青箱雜記》裡,作者吳處厚和晏殊、李慶孫差不多是同時代人,他的記載應該有一大半可信。
那就說明,在晏殊看來,用金玉展現「富貴」,是對富貴的拙劣猜測與模仿,隻得其形,未得其神。就像民間笑話“皇帝鋤地用金鋤頭”,來調侃貧窮限制了我們的想象力。
既然如此,那什麼是高級的富貴氣象?
小閣重簾有燕過,晚花紅片落庭莎,
曲闌幹影入涼波。
一霎好風生翠幕,幾回疏雨滴圓荷。
酒醒人散得愁多。
這首《浣溪沙》,被葉嘉瑩稱贊為“不言金玉而有富貴氣象”的代表。
實話實話,全詞看下來清麗淡雅,用詞平和,完全沒有李慶孫的金書玉篆抓人眼球,放到當下自媒體流量時代,很難有打開率。如果不提作者本人的IP影響力的話,閱讀量應該非常慘淡。
電視劇《清平樂》劇照 圖自/豆瓣
但這首詞中的富貴氣象,卻樹立了整個北宋詩詞評論的維度。
為什麼這麼說?
因為它恰好與李慶孫的金玉二句形成對比,構成了「富貴氣」與「乞兒相」的對立意象。
晏殊對富貴的表達,從景緻、氣象入手,通過間接的方式來暗示富貴。雖然不直接寫金、玉之類的富貴意象,但展現出的場景處處都非平常人家能有。
如果用唐人司空圖《二十四詩品》中的八個字來評價,就是“不着一字,盡得風流”。
電視劇《清平樂》劇照 圖自/豆瓣
比如第一句,“小閣重簾有燕過”。
看上去平平無奇,但仔細一想,有小閣、有重簾,還有燕子來築巢的家,怎麼可能會是杜甫筆下那種被秋風掀起房頂的破茅屋呢?
甚至燕子還能在家中的庭院飛掠,那庭院的面積也絕對不小,肯定不隻我們現在的三室兩廳。
電視劇《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劇照 圖自/豆瓣
而主人公呢?
“一霎好風生翠幕,幾回疏雨滴圓荷”,這麼日常的景色,絕不是我們挑一個好天氣,穿戴整齊,背上相機,鄭重出遊看見的風景。
它隻是百無聊賴時,在家中院落,閑庭信步時的偶見。換句話說,主人公就生活在這片庭院之中。
所以,這就是晏殊對富貴的獨特看法,要「體富」而非「觀富」。
電視劇《清平樂》劇照 圖自/豆瓣
寫再多穿金戴玉、富麗堂皇,都隻是富貴的局外人,乍見之下,驚歎得越大聲,反倒越顯匮乏。
真正的富貴,是富貴而不自知的。它早已化入日常的方方面面。無意炫富,無處又不是富貴。
就如同晁補之評價晏殊的小兒子晏幾道的那句“舞低楊柳樓心月,歌盡桃花扇底風”,說是光看這一句,就知道這個人不是生在平凡人家。(自可知此人不生在三家村中也。)
道理很像《紅樓夢》中的那道茄鲞,不必列舉一餐飯吃了多少龍肝鳳翅,光用十來隻雞配一頓茄子,就足以體現賈府的奢華與富貴了。
電視劇《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劇照 圖自/豆瓣
晏殊的富貴氣象,獨樹一幟。
葉嘉瑩就說,這種富貴而不鄙俗的氣象,在我國詩人作品中極為罕見。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晏殊的身世與生活。他的傷感不是凄厲之音、決絕之詞。
這句話一針見血。
富貴氣象,不能強求,它是天時地利人和的共同結果,既是物質的富有,也是精神的充盈。
回看晏殊,他的富貴氣象,其中一半來自他這一生從小到老的順遂生活。
幼時神童,長大宰相。兩者任得其一,都不虛此生,何況兼得呢?晏殊這樣的人生運勢,縱觀曆朝曆代各路文人,鮮有匹敵。
說起來,我們的文化傳統,對少年天才總有一絲推崇和神化。就像《武林外傳》裡呂秀才自稱的那樣,三歲識千字,五歲背唐詩,七歲熟讀四書五經。
有趣的是,《武林外傳》呂秀才的扮演者喻恩泰,在電視劇《清平樂》中,扮演了晏殊 圖自/豆瓣劇照
晏殊就滿足了人們對神童的期待。
他是江西撫州臨川人。這個地方大概有什麼文學基因,因為同時代的王安石,還有幾百年後的湯顯祖也都是臨川人。
晏殊七八歲時就是有名的神童了,等到14歲,名氣不減,被宰相張知白舉薦給了宋真宗。
和很多個性桀骜的天才不同的是,晏殊不僅聰慧,而且讨喜。宋真宗賜他同進士出身,任職秘書省。
至此,晏殊開始了他幾乎長達一生的順遂仕途,用他自己的話來說就是,“太平無事荷君恩”。
傳統文學審美認為,“文章憎命達”、“才命兩相妨”。大概就是,人生太富貴順遂,寫不出好文章。
電視劇《清平樂》劇照 圖自/豆瓣
這點引據,可以追溯到《詩經》和《楚辭》。
屈原的遭遇人人都知道,如果沒有去國懷鄉之愁,可能《離騷》不會這麼精彩。
至于《詩經》,太史公司馬遷在《史記》的自序裡下斷言:“詩三百篇大抵聖賢發憤之所為作也。”
但這多少代入了司馬遷個人的遭遇。他自己也是個才命兩相妨的典型代表。
那封《報任安書》說得堅韌悲怆,“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恰恰對上了葉嘉瑩所說的凄厲之音、決絕之詞。
而在晏殊的富貴氣象中,最為重要的一點就是清貴閑适、圓融平和,不是乍富的張揚,不是久困的垂喪。
電視劇《清平樂》劇照 圖自/豆瓣
這種「清貴」氣度,光靠個人際遇是不夠的。
正所謂死生有命,富貴在天。富貴是人生與時代相互造就的,缺一不可。
亂世難出真富貴。
盛世的個體,挫折曆曆,也難有富貴心氣。
晏殊生活在北宋初年的真宗仁宗兩朝。我們對北宋的朝代印象,其實與晏殊的富貴氣象很相似,氣韻雍容,清麗典雅。
重文的風氣,給了士大夫審美的孕育空間。重商的生活,又給了當時人富足悠閑的物質與心境。
電視劇《清平樂》劇照 圖自/豆瓣
這就是晏殊身上“富貴”的另一半來源。
試想,二十四朝:
能活在盛世的有多少?
能少年得志的又有多少?
能官至宰相仕途順遂,隻有兩次被貶,而且每次都“未嘗去王畿五百裡” 的又能有多少?
晏殊全占了。
比他富貴的,沒他會寫。比他會寫的,沒他富貴。
他的富貴是無法複制的,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如果孔子和晏殊生在同一時代,會怎麼評價他?
畢竟,孔子的富貴觀一向與「道義」挂鈎。
邦無道,富且貴焉,恥也。(論語·泰伯)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雲。(論語·述而)
在孔子看來,富貴和鐵肩一樣,是要擔道義的。達則兼濟天下,這是先秦儒家的價值觀,也橫貫在傳統文人道德裡。
從這點看,晏殊大概當得起孔子的審視與評價。
他不是亂世枭雄,和同時代的寇準、呂夷簡、範仲淹、王安石、韓琦等人相比,治世之能也沒那麼突出。
電視劇《清平樂》劇照 圖自/豆瓣
但他有兩個重要美德,一是以教育提攜後輩。
上面那些治世能臣中,範仲淹、王安石、韓琦、歐陽修等等都是他的門生。歐陽修後來提攜了蘇轼,蘇轼可以算作晏殊的徒孫。
二是維持士大夫品德。
不驕奢,不淫逸,穩重理性。最多毒舌吐槽柳永「我寫的詞可跟你不一樣」,說李慶孫「乞兒相」。
大體來說,作為幸運兒、聰明人,占據時代和命運的紅利後,沒有得了便宜還賣乖,而是盡可能獨善其身、兼濟天下,晏殊做到了。
光這一點,就比上下幾千年間絕大部分掌握權力、占據高位的「富貴人」強太多。
而這,不正是孔孟對富貴的道義所求嗎?
「參考文獻」
1.《唐宋詞名家論稿》,葉嘉瑩,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
2.《迦陵論詞叢稿》,葉嘉瑩,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
3.《未嘗一日不燕飲:晏殊詞中的名士風流》,付佳奧,攀枝花學院學報第38卷第6期,2021
4.《免為貧眼所驚不作寒酸之相——論宋詞的富貴氣及其2個參照系》,宋華,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
5.《論晏殊詞中的“富貴氣象“》,謝瑩,延邊教育學院學報第35卷第4期,2021
6.《晏殊詩“富貴氣象”新論》,謝琰,《江淮論壇》2009
7.《晏殊詞的色彩及其富貴閑雅風度》,胡遂,尹文芳,《求索》2013
8.《晏殊:富貴氣象和清婉心态》,吳功正,南京社會科學(文學研究),2003
9.《宋人富貴詩論的轉變》,董靈超,湖南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14卷第5期,2013
10.《〈史記〉的“富貴”觀》,王子今,《月讀》2019年第10期
11.《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淺談孔子的富貴觀》,盧燕麗,倫理研究
撰文:子之
審稿:初戀、古一翻、大力
圖片:除特殊備注之外,圖片均來自攝圖網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