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2008年北京奧運會福娃
世人都不陌生
福娃的主創者之一
就是知名設計師吳冠英
記者獲悉
清華大學吳冠英教授
因病于12月20日上午辭世
享年67歲
吳冠英生于1955年,廣東中山人,現任清華大學美術學院信息藝術設計系教授,2008年北京奧運會吉祥物主創,北京殘疾人奧運會吉祥物“福牛樂樂”設計者,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紀念币設計師。曾參與過多套生肖郵票、生肖金銀币設計,是拜年系列郵票設計者,是設計最多的非郵政在編設計師之一。
“我曾經的同事和光華路12号院的鄰居,一位善良有才華的設計師和藝術家,不敢相信就這麼走了。“對于吳冠英的英年早逝,中國美術學院原副院長杭間昨晚在朋友圈寫道。
中央美術學院教授鄭岩、國家博物館原副館長陳履生等都在社交媒體表達了對吳冠英辭世的悲悼之意。
據介紹,吳冠英是2008年北京奧運會吉祥物“福娃”設計團隊的主力,也是五娃方案的最初提出者。吳冠英當年帶着五福娃投标北京奧運會吉祥物時,起初慘遭淘汰,後來之前确定的6個備選方案全部被否定,福娃又再次被啟用,經過多輪的修改,最終“貝貝”“晶晶”“歡歡”“迎迎”“妮妮”出現在公衆視野,正式被确定為2008年北京奧運會吉祥物。
北京奧運會吉祥物
2008年,吳冠英教授回中山做客中山大講堂,為讀者解讀了奧運吉祥物福娃的設計及創意之奧秘,他認為“福娃”是一把打開中國五千年文明的鑰匙,“福娃”形象用新的形象來解釋中國的“五行”,并通過多種自然元素表達了“科技奧運、人文奧運”的主題。
最開始吳冠英教授想到了五行學說,金、木、水、火、土代表着世界萬物,是和諧相生的關系。“五行既代表了中國傳統文化,數目和代表的顔色又可與奧運五環相契合。”定下五行理念後,吳冠英又想辦法把它應用到圖案中。“我想到了半坡出土的新石器時期彩陶‘人面魚紋盆’上的圖案。”
2005年3月,吳冠英教授接到奧組委通知參與六個方案的修改工作,之後決定對設計作品“喜娃”進行修改。畫了幾千個稿樣,經過數次修改定型,五個凝聚專家心血的“福娃”躍然紙上:用熊貓代表森林,用魚娃代表水,用火娃代表奧運聖火,用藏羚羊代表大地,用北京特有的沙燕風筝代表天空———“福娃”就這樣誕生了。
福娃郵票
吳冠英也是北京殘奧會吉祥物福牛“福牛樂樂”設計者。
福牛樂樂郵票
除了那些世人耳熟能詳的作品,吳冠英也有更多接地氣的藝術創作。
吳冠英設計的郵票
“看他的畫,再陰郁的心情也會透進陽光。”
在自己微博上看到這樣的留言和評價,吳冠英表示非常開心。“我完全是用一種童趣的方式,來表現我們的生活和節氣的關系。我希望傳達出來都是很溫和、溫暖的東西,因為我覺得藝術作品更多地是給大衆看的,而不是自我表達。”吳冠英說,“我更希望用這種方式,去表達那種溫暖的、陽光的、更正面的東西。這樣,大家看了以後有一種‘共情’。”
吳冠英作品
吳冠英速寫
吳冠英非常注重寫生,他認為,專業作者不能完全靠靈感,而是要掌握創作的方法,創作需要不斷去構思,不斷挖掘各種可能的表達,堅持寫生的目的就是要去觀察一個人、一朵花、一棵樹……
吳冠英速寫作品
吳冠英速寫時
吳冠英為學生進行場景速寫示範
在學生們心中,“吳老師博學多聞、平和樸實、踏實勤勉”“作為大學教授,吳老師的教誨總讓大家受益匪淺,作為藝術家,吳老師是大家理想中的榜樣”。
12月9日,吳冠英還更新了一條微博,分享了他在門上貼的一張小畫。畫面中有一隻小兔子,配有“快遞請放門口,小件請放紙盒裡,謝謝!”12月10日,他還在評論區留言:“祝大家一切安好。”
吳冠英微博
據《集郵者》介紹,這最後一個微博圖片所使用的兔子形象,也是被中國郵政2023年賀年郵票及中國人民銀行2023年兔年彩銀币、首次郵票與紀念币一起選取的同一形象的兔年生肖畫作,這也成為吳冠英先生留給收藏圈的最後一件作品。
逝者安息
新民晚報綜合清華美院、《集郵者》、《集郵本子》、澎湃新聞
來源: 新民晚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