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髒是人體消化系統中的重要髒器,慢性肝病是威脅廣大人民群衆健康和生命的重大疾病之一。慢性肝病種類繁多,包括:病毒性肝炎(慢性乙型肝炎、慢性丙型肝炎)、酒精性肝病、非酒精性脂肪肝、自身免疫性肝病、藥物性肝病、遺傳代謝性肝病、血吸蟲性肝病等等。
那麼,慢性肝病的危害有哪些呢?所有慢性肝病過程中,肝髒在持續的有害因素作用下出現反複的損傷和修複,進而引起纖維化改變,就像我們皮膚破損後出現的疤痕一樣,随着疤痕組織的日積月累,最後就形成了肝硬化。一旦形成肝硬化,患者預期生存時間将大大縮短,生活質量大大下降。因為肝硬化逐步加重後會發生各種嚴重的并發症,比如門靜脈高壓(腹水、食管胃靜脈曲張破裂出血、脾功能亢進)、肝性腦病、自發性細菌性腹膜炎、原發性肝癌、肝腎綜合征、肝肺綜合征、肝功能衰竭等等,嚴重者危及生命。
因此,盡早發現肝纖維化或早期肝硬化是治療慢性肝病患者的關鍵!
那麼,醫生們在臨床工作中是如何來評估或者預測患者的肝髒有沒有發生纖維化呢?主要通過以下幾個方面的檢查(附每一種檢查相對應的優缺點):
體格檢查:肝髒觸診(憑醫生經驗大緻判斷,誤差大,無法定量)
血清學指标:血小闆計數、肝功能生化指标、肝纖四項等(缺點是這些指标均為間接指标,不準确,優點是無創傷性檢查而且可重複)
影像學檢查:彩超、CT、磁共振(可以觀察到肝髒及其周圍髒器的形态學特征,其餘優缺點同血清學指标)
肝髒硬度值檢測:肝髒瞬時彈性成像、實時剪切波彈性成像(無創傷性檢查,重複性佳,準确性較高)
肝穿刺活檢(創傷性檢查,需住院,患者依從性差,是診斷肝纖維化和肝硬化的金标準)
由此可見,對于慢性肝病的患者,肝硬度值檢測是一種既無創又有效的檢查,目前在臨床上應用地越來越廣泛。
那麼,什麼是肝硬度檢測呢?顧名思義,肝硬度檢測的是肝髒的硬度,或者叫彈性。從物理學角度而言,硬度是物體受到機械作用時抵抗塑性形變的能力的量化表示,是一個與軟組織的病理狀态密切相關的參數。因此,肝髒硬度與慢性肝病肝纖維化之間有着密切的相關性。臨床上,我們可以通過肝髒硬度評估肝纖維化程度,纖維化程度越高,肝組織越硬。
我們如何對肝髒硬度進行測量?以瞬時彈性成像為例,應用瞬時彈性剪切波對肝組織進行測量,肝髒的硬度值與彈性剪切波在組織中的傳播速度有關,組織硬度越大,剪切波的傳播速度越快。該項檢查時,患者采用平卧位,右手置于枕部下方,檢測儀器的探頭通過右側肋間測定肝髒的硬度,測量時患者會感覺到探頭前端的微小震動,此時即為探頭發出的彈性剪切波。測量的有效肝組織體積約3立方厘米,是肝穿刺組織體積的100倍,也能部分彌補肝穿刺的采樣誤差。整個檢查過程的時間一般不超過5分鐘,患者檢查時無任何不适。
哪些患者需要檢測肝髒硬度?正如前文所言,其實所有的慢性肝病的患者都需要定期檢測肝硬度。例如,對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進行規範的肝硬度檢測和随訪已經被列入全球各大醫學指南;而酒精性肝病、非酒精性脂肪肝、自身免疫性肝病等相應的醫學指南中也推薦患者定期檢查肝髒硬度值;甚至糖尿病的診治指南中都提及這一檢查,因為糖尿病患者多伴有脂肪肝,而且更容易發生肝纖維化和肝硬化。
另外一個重要的問題是,肝硬度檢測報告如何解讀?硬度值越高代表肝髒彈性越差,預示肝髒纖維化程度越明顯;不同慢性肝病的硬度指标參考範圍不同;肝髒硬度值受到肝功能的影響(例如黃疸、轉氨酶升高等)。總之,肝髒硬度檢查報告的解讀需要咨詢專業的消化科醫師。
最後我們再來談一談肝硬度檢查的不足之處。首先,靜止性肝硬化和大結節型肝硬化容易被漏診;其次,在特定患者中容易高估纖維化程度(例如:膽紅素異常、轉氨酶顯著升高、肥胖、飲食影響)。因此,除了肝硬度檢查,我們還應該對相應的患者進行其它方面的檢測,以避免相應的誤差。
本文轉載自上海市醫學會健康科普
供稿:上海市醫學會肝病專科分會
作者:吳盛迪 複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消化科;蔣炜 複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消化科 上海市醫學會肝病分會委員
審核:陸倫根 上海市醫學會肝病專科分會主委
轉載僅作觀點分享,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及時聯系我們。
更多肝膽資訊,免費咨詢醫生,請關注“肝膽相照一家人”微信公衆号!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