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溯水而上漢水文化尋訪之旅

溯水而上漢水文化尋訪之旅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8-06 14:15:34

溯水而上漢水文化尋訪之旅?又到端午佳節,又到道州龍船賽!6月14日至17日,道縣萬人空巷、熱鬧非凡潇水河上,116艘龍船、3000餘名農民運動員展開競渡,演繹一場不一樣的民俗文化盛宴,吸引了數十萬觀衆前來觀戰 ,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關于溯水而上漢水文化尋訪之旅?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參考一二希望能幫到您!

溯水而上漢水文化尋訪之旅(文化道州龍船賽)1

溯水而上漢水文化尋訪之旅

又到端午佳節,又到道州龍船賽!6月14日至17日,道縣萬人空巷、熱鬧非凡。潇水河上,116艘龍船、3000餘名農民運動員展開競渡,演繹一場不一樣的民俗文化盛宴,吸引了數十萬觀衆前來觀戰。

作為省級非遺項目,道州龍船賽不僅具有傳奇性的悠久曆史淵源,多元性的地方風俗特征,持續性的傳承發展态勢,還融入和内蘊着社會文化、宗族文化、鄉情文化等諸多精華所在,是一項集民俗、健身、娛樂和競技于一體的群衆體育活動。2002年,道縣被湖南省人民政府授予“龍舟之鄉”的稱号;2006年,道州龍船賽被列入湖南省首屆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名錄;目前,正積極申報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

獨特的曆史淵源

道縣位于湖南南部,道州龍船賽主要分布在以縣城濂溪街道和西洲街道為中心的周邊五個街道和三鎮,40個行政村之間。南起萬家莊街道五洲村,北至上關街道鯉魚壩村,南北距離16公裡,東西相距10公裡範圍内。縣城潇水河段西起含晖岸岩,東止東洲山,全長5公裡水域為主要活動賽區。

道縣劃龍船,已有幾千年曆史習俗。相傳舜帝南巡,溯湘江、潇水而上,迎接他的就有道州龍船。舜帝發病蒼梧,病故于道州。百姓更是化悲痛為激情,以劃龍船來表達追思之意。春秋戰國時代,愛國詩人屈原憤而投江後,道縣百姓劃龍船、撒粽子,以示崇敬和追悼。北宋時期理學鼻祖周敦頤,道縣樓田村人,出生時辰為農曆五月初五的午時,劃龍船作為紀念。清代大書法家何紹基出生在道縣東門村,金鳳頭是其巨腕風骨的傑作。

曆代統治者信奉“龍”是“天子皇帝”的象征,多次阻擾道縣百姓劃龍船,将道州龍船賽活動中百姓騎龍視為一大忌,因此,道州龍船賽累累遭禁。《續資治通鑒長編》記載,宋太祖在乾德元年和開寶五年間三次傳旨,不準湖南、四川一帶人民“為龍舟戲”。《道州志》記載,明朝萬曆二十六年,州守韓子祁革龍舟40艘,改為浮橋,供人過河往來之用。無奈,道縣人為避諱忌,隻好将龍船頭改為“虎頭、鳳頭”等,這才讓道縣劃龍船的習俗雖曆經滄桑而長盛不衰。

獨特的制作工藝

龍頭制作傳承人陳兵壽告訴記者,道州龍船頭分龍、虎、鳳、麒麟四大類,按油漆色彩分類,又分為十三種,即龍頭型分為紅龍、黃龍、金龍、青龍、烏龍、白龍六種;虎頭型分為紅虎、黃虎、金虎、黑虎、白虎五種;金鳳型一種;麒麟型一種。工藝造型上,根據各村族姓祭祀廟宇供奉的神龍(神靈),演變成各類龍、虎、鳳、麒麟等造型,代代傳襲。其中,龍嘴有張嘴和呡嘴,其它部位有局部變化。龍頭一般用柳樹、樟樹制成,柳樹、樟樹木質硬而細膩,不易裂縫,防水、防腐,經久耐用。

沿用器具有大木桶牛皮鼓、小木柞牛皮鼓,銅鑼、彩旗,指揮用紅色三角令旗,劃船木漿(道州叫木撓)。船身大多用樟木制作,現在也有樟、杉木混用的。劃船木漿則用苦楝樹木(木質輕、省力)制成。

船身制作傳承人劉傑說,道州龍船與外地龍舟造型不同,船身一直沿用傳統造型,龍船身長18-20米,中間寬約1.3-1.5米,擡頭翹尾。每條龍船中間設鼓、鑼一套,最尾端裝飾彩旗,還配有長約5米的“關刀舵”,用來控制方向。此外,劃船桡片設置有三種,龍船前的抽水桡片,長1.26米;中間部分的鼓卷桡片,長1.05米;後面的飛水桡片,長1.4米。正常情況下,龍船上共配24人,設指揮、鼓手、鑼手、舵手各1 人,桡手數量不超過20人。

獨特的社會内涵

道州龍船賽活動的開展、延續與傳承,具有不一樣的社會内涵和文化傳承。

道州的龍船幾乎都與當地的廟、祠堂或門樓具有密切的關聯。盡管有些廟、祠堂或門樓年代久遠,早已不存在或隻是留下了一些殘迹,至今依稀尚存或正處破敗的一些宗族性标志,特别是該縣東陽坊火神廟、東陽紅門樓、東門進士樓、陽樂田烏龍廟、水南黃氏宗祠、白地頭王氏宗祠、北門黃龍廟、雙橋丫王廟、五洲青龍廟、青龍祠堂、陽尹青龍廟、濂溪白龍殿、白石岩白龍廟、上關三宮廟、下關(韓)護龍廟、下關(李)狀元廟、石廚頭何氏宗祠、萬家莊水府廟、湘源白虎堂、十裡橋将軍廟等保存良好。

“道州龍船見頭便能知村!”道縣文化館副館長王建文說。由于龍頭的每種造型及顔色都與當地的廟宇、祠堂或門樓有緊密或相關的聯系,因此,每一種龍頭,都是一個村或一個族群的文化标識,其他村或族的龍頭絕對不允許使用、混淆宗族信仰的相同顔色。

道州龍船賽無疑是一種既具有包容性又充分彰顯了地域習俗的文化現象。各種不同的頭部造型一齊上陣雲集賽場,充分展示了道州龍船的審美意趣和宗族信仰。每年端午和中秋的兩場賽事,演釋出情人節、趕廟會、恰商會、聯誼會、促銷會現象。無論身在他鄉多遠的道縣年輕人,即使春節不回家過年,但每到龍船賽,都會放下一切趕回家鄉參加龍船賽,或陪同一家人或結伴親朋好友趕回來觀看這一盛大賽事,從中讓人不難感知到他們對家鄉這一習俗文化的熱愛,不難讓人感知到他們把家鄉看得高于一切的和諧精神。

獨特的祭祀習俗

道縣老百姓打造新龍船時有一系列的民俗活動。即:“選日子”:請師傅擇黃道吉日确定打造新龍船時間;“選材料”:舊時一般選樟樹,選中後,在砍樹時要在樹前燒香化紙、殺雞塗血、放三眼铳,意在求得神明保佑,吉祥平安。“架馬”:這是打造新龍船的開始,開工之前由打船師傅上香化紙、殺雞濺血,祈求一番後,再下第一斧,随後開始正式打造。因制作龍頭的龍船第一道工序都用斧頭,所以都用斧頭殺雞。“架馬”要殺公雞,選所殺的公雞需要去“偷”,所“偷”的公雞必需是村裡最強健兇猛的,越飛跑得快越好,然後由村的健壯小夥子去追抓這隻公雞。“偷”龍骨樹:所謂龍骨樹就像人體的脊柱,是固定龍船兩邊邊闆的重要支撐。在砍樹時,故意讓樹的主人知道,讓主人來追擡着樹奔跑的年青人,跑得越快越好,意在新龍船下水劃船時,飛奔直前,劈波斬浪。

道縣陽樂田社區老支書田解喜告訴我們,龍船打造完工後,也要進行一系列民俗活動,如“倒馬”、“落龍”、“搭台祭祀祈禱”、“打犁頭火”、“劃陰龍船”、“暖龍”、“擺酒祝賀”等。“暖龍”就是為新打龍船的村下貼,邀請關系友好的村坊,接到請貼的村坊劃着自村的老龍船來接新龍船下水,最能體現各村各族的友情關系。

“我年年都要争掌龍頭,不管在哪裡、不管再忙,都會趕回了!”道縣彰武坊村民何尚自豪的告訴記者。龍船競賽時,船頭一人掌頭,此人叫“掌龍頭”,為全船的總指揮。被推選的“掌頭人”一般來說必須是村中德高望重者或名人學子。舊時“掌頭人”是由衆人推舉産生的,現今是對龍船賽有愛好的村中人毛遂自薦。“掌頭人”在龍船活動開展期間,要提供全船參賽者的餐食、酒水、香煙等費用。除了“掌頭人”,龍船上還有掌握全隊劃行速度的鼓手、打鑼者和經驗豐富的老舵手。打鑼者居船中,坐于船内與擊鼓者并排,鼓手是全船的節奏指揮者,撓手配合“嗆咚”“嗆咚”的鑼鼓聲和“劃呀”“哦嗬”的吆喝聲,聽鼓下撓,或快或慢,動作整齊有序,一同随着鼓點的輕重緩急而劃船,場面相當震撼。舊時的競賽,終點用一竹篙挂着豬肉,比賽開始,各個船隊競相争流,意為“搶标”,第一名則是豬肉的獲得者,另得一面錦旗以示鼓勵。

“不管太陽再大,還是下暴雨,隻要我們的龍船下了河,就必須堅持到底。”東陽社區劃手陳軍和我們說到。道州龍船賽時必待日落,興盡方歸。如遇刮風下雨,也堅持到底,決不半途而廢,體現出道州龍船和道州人粗犷、彪悍、堅韌及勇争上遊的豪邁性格。

“我們要好好向師傅學習,以後還要教會徒弟,無論如何,也要将道州龍船這門技藝傳下去!”陳晴天和劉興恒等人紛紛表示。如今,道州龍船龍頭制作師陳兵壽已将技藝傳承至陳晴天,船身制作師劉傑傳也把技藝承至劉興恒,祭祀周為德傳承至周龍軍,鼓制作何申宗傳承至兒子何錄林。

作者:盤林 王建文 鄭良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