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體現李白孤獨寂寞的詩句

體現李白孤獨寂寞的詩句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1-07 18:30:41

體現李白孤獨寂寞的詩句?孤獨生智慧——李白《獨坐敬亭山》賞析,今天小編就來聊一聊關于體現李白孤獨寂寞的詩句?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體現李白孤獨寂寞的詩句(哲理詩鑒賞孤獨生智慧)1

體現李白孤獨寂寞的詩句

孤獨生智慧

——李白《獨坐敬亭山》賞析

作者:趙鐵軍

李白:獨坐敬亭山

衆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閑。

相看兩不厭,隻有敬亭山。

【賞析空間】

李白擅長寫絕句,而這首五言絕句是唐詩中的名作。此詩作于何時?學界有不同看法。一種觀點認為,作于唐玄宗天寶三年(744年)李白仕途失意後,浪迹江湖中的某一年。有學者進一步推斷是作于天寶十二年(753年)。這年,李白南下宣城。行前,有詩《寄從弟宣州長史昭》,其中詩雲:“爾佐宣城郡,守官清且閑。常誇雲月好,邀我敬亭山。” 也有人提出不同看法,認為《獨坐敬亭山》的寫作年代是唐肅宗上元二年(761年)的可能性更大。上元二年,李白已歲逾花甲,在經曆了安史之亂後的漂泊流離,經曆了蒙冤被囚禁的牢獄之災,經曆了帶罪流放的屈辱之後,李白第七次、也是最後一次來到宣城時,再也沒有昔日友朋如雲、迎來送往的場面了,再也沒有北樓縱酒、敬亭論詩的潇灑了。他獨自一人步履蹒跚地爬上敬亭山,獨坐許久,觸景生情,情不自禁地吟下了《獨坐敬亭山》這首千古絕唱。筆者傾向于後一種觀點。

關于這首詩的主題思想,許多研究者認為,此詩抒發的是李白仕途失意、懷才不遇的感傷之情與孤獨之感。如安徽學者宛敏灏、宛新彬說:“此詩寫獨坐敬亭山時的情趣,正是詩人帶着懷才不遇而産生的孤獨與寂寞的感情,到大自然懷抱中尋求安慰的生活寫照。”(引自《唐詩鑒賞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1983年版)《李白傳》作者安旗也說:“(李白)在孤獨寂寞中,向大自然尋找慰藉;業已找到的慰藉雖然給了人一些快意,卻并不能真正消除人心深處的郁愁。這就是《獨坐敬亭山》所包含的感情内容。”

筆者認為,讀這首詩的确感受到李白孤獨的情感,但是從孤獨中能品出“仙”的味道。而這種“仙”味,是從這首詩所營造的那種超然灑脫的淡泊的意境中感悟出來的。從中可以判斷這首詩應該作于李白的晚年。李白的《江上吟》也是作于仕途失意後,詩中表現的是一位潇灑豪放、藐視權貴、快意恩仇的“詩仙”。在經曆官場失意、安史之亂、政治迫害、長期漂泊後的李白,對于功名、榮華、恩怨、得失都看淡了,隻剩下孤獨,而這種孤獨是進入天人合一境界後的孤獨——無喜、無悲,無怨、無愁。這才是《獨坐敬亭山》的主題思想和哲理内涵。

上聯“衆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閑”,詩人以白描的筆法描寫獨坐敬亭山,觀鳥飛雲散的情景:天上的鳥兒們高飛遠去,漸漸杳無蹤迹;遼闊的長空一片孤雲,悠閑地慢慢飄遠。“盡”字既點染出群鳥喧鬧而逝的形态,也烘托出喧嚣退卻後環境的安甯;“閑”字則既以拟人化的手法,賦予孤雲悠然飄離的情态,也襯托出作者心境的閑适。開篇兩句在透露出詩人舉目觀望的同時,不僅勾勒出詩人獨坐出神的形象,為下面“相看兩不厭”作鋪墊,也拓展了讀者聯想的空間。可以說,這兩句是動中見靜,以動襯靜。詩人表象似乎描寫眼前景:飛盡的群鳥、飄離而去的孤雲與寂然獨坐的詩人構成強烈反差,實則不僅凸顯環境的幽靜,而且也在此處設置一個懸念:詩人獨自一人,是否回想起自身所經曆的仕途的失意、理想的破滅,而内心充滿無法言說的孤獨?詩至此形成了一層轉折。

詩歌的意境,要通過意象來體現。上聯設置了兩個物象,一是“飛鳥”,二是孤雲。假如,衆鳥歸林,莺啼婉轉,那是一種歡快的愉悅的意境了;假如,白雲遮日,給詩人帶來一片陰涼,那是溫馨的意境了。而詩人筆下的物象卻是,衆鳥高飛了,看不到影蹤了,留下空山靜寂;孤雲悠閑地飄去了,留下詩人的孤獨和閑适。鳥飛雲去,突出象征詩人曾經有過的理想與夢,也象征昔日身邊衆星捧月的朋友和“粉絲”,而如今這些不過是浮雲和鳥啼,連浮雲和鳥啼都沒有了,隻留下靜寂與孤獨。詩人步入空靈的境界。因為心底的空靈,必須以靜寂和孤獨為前提。

下聯“相看兩不厭,隻有敬亭山”,描寫詩人與敬亭山的相望和對話。詩人運用拟人手法将敬亭山人格化,此時此刻的敬亭山已經不是無生命的自然物,而是一個巨人,與詩人心靈相通的朋友。盡管衆鳥高飛,孤雲獨去,但詩人此刻卻擁有一個同悲歡,共靜寂的朋友——敬亭山。敬亭山這個物象,象征永恒、靜止和厚重。孔子說:“智者樂水,仁者樂山;智者動,仁者靜;智者樂,仁者壽。”可見詩仙李白到了晚年,“仙氣”也漸漸少了,獨坐敬亭山的他,心靈已經皈依仁愛、守靜,長壽可能是他新的向往吧?與山為伴為友,摒棄浮躁與喧嘩,是詩人李白心靈再一次淨化和升華。如果說,詩人李白在上聯寫盡内心的孤獨,而下聯筆鋒一轉,點出自己在鳥飛雲去後,實際上并不孤獨,他和敬亭山相敬如賓,誰也不讨厭誰,甚至可以說是靜靜相望而心靈相通的唯一朋友,有這樣的一位朋友,李白認為他滿足了!“隻有敬亭山”,就是這個意思。詩寫至此,戛然而止,卻意蘊悠長,引人遐思無限。

詩人筆下,不見敬亭山秀麗的山色、溪水、小橋,并非敬亭山無物可寫,因為敬亭山向東可以遠眺宛溪,向南可俯瞰繁華的宣城,煙市風帆,極目如畫。從詩中來看,無從知曉詩人相對于山的位置,或許是在山頂,或許是在空闊地帶,然而這些都不重要了。這首詩的寫作目的不是贊美景物,而是借景抒情,借此地無言之景,抒發人生感悟。詩人在被拟人化了的敬亭山中尋到慰藉,找到了知己,思想得以升華。孤獨與喧鬧是一對矛盾。李白多次登敬亭山,以往登敬亭山時,有衆多的朋友和佳人前呼後擁,相與為伴,氣氛歡樂熱鬧。而這種熱鬧,顯得浮華虛僞,令人人浮躁。除了虛榮心的滿足,其實毫無意義。李白最後一次登敬亭山,隻有自己一個人,他反而感悟很多,回歸本真。

這首詩啟示人們:思想者的孤獨和詩人的孤獨,不是真的孤獨。孤獨是開啟心靈深處一扇門的那隻手。獨享孤獨之靜美,讓心靈因體悟孤獨賜予自己的恬靜而得以豐盈,這是一種智慧,是思想修養的一種手段。因為此時怡然獨坐的詩人,與寂靜的敬亭山刹那間靈性相通,融為一體。“相”、“兩”二字,表明詩人與敬亭山緊密相連,對山靜坐,以山之空寂,反襯詩人心境之恬淡。此時詩人正獨享孤獨的詩意美,巋然靜立的敬亭山正是悠然獨坐的詩人形象的投射。詩人雖着意渲染出一份孤獨,但卻并非因抱負難展而滋生的無以排遣的孤獨,而是如清人劉宏煦所雲:“鳥盡天空,孤雲獨去,青峰曆曆,兀坐怡然。寫得敬亭山竟如好友當前,把臂談心,安有厭倦?且敬亭山之外,又安有投契若此者?然此情寫之不盡,妙以‘兩不厭’三字了之。為‘獨坐’二字傳神,性靈結撰,無複筆墨痕迹。”(《唐詩真趣編》)筆者甚為贊同。

【拓展閱讀】

孤獨,對于古代修道者來說,是悟道的修煉方式,也是隐士的生活方式;對于詩人來說,營造詩歌的孤獨意境,是宣洩情感和感悟人生的方式之一。古詩中,以孤獨為意境的詩歌比較多,唐代詩人王維的五絕詩《竹裡館》,就是其中的代表作之一,可與李白的《獨坐敬亭山》作比較閱讀。《竹裡館》:“獨坐幽篁裡,彈琴複長嘯。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這首詩是作于王維晚年隐居陝西藍田時期。他在“安史之亂”後,身居閑職,過着半隐居的生活。王維是河東蒲州(今山西永濟)人。于唐玄宗開元九年(721年)中進士第,曆任右拾遺、監察禦史、河西節度使判官、尚書右丞等職。他擅長寫山水田園詩,作山水畫,與孟浩然合稱“王孟”;因笃誠佛教, 有“詩佛”之稱。

此詩描寫詩人自己的日常隐居生活,以及個人情趣。描繪了月下獨坐、彈琴長嘯的生活畫面,傳達出詩人甯靜、淡泊的心情,表現了詩人清靜、高雅、脫俗的境界。竹裡館,是王維隐居地——在竹林中建造的一座草房。詩人猶如僧人打坐誦經一樣,每天的功課是在竹林深處彈琴、作詩、吟誦,偶爾仰天發出高亢悠長的呐喊。詩人很少與人來往,人們也很少知道他隐居竹林。隻有極少的朋友與他來往,如他的朋友裴迪的同題詩寫道:“出入唯山鳥,幽深無世人。”孤獨是王維晚年的一種生活方式。但是,在詩人看來,有“明月來相照”就滿足了,就如李白有“敬亭山”這個朋友一樣。竹,是君子的象征;月,是人生知己的象征。君子邀明月相伴和對話,表面上的孤獨,而實際上并不孤獨。孤獨隻是一種心裡感受,心不孤獨,哪裡會有孤獨?

【注釋】

1、敬亭山:在今安徽宣城北。《元和郡縣志》記載:“在宣城縣北十裡。山有萬松亭、虎窺泉。”古名“昭亭”。2、孤雲:陶淵明《詠貧士詩》中有“孤雲獨無依”的句子。李白化用陶淵明的詩句。孤雲,象征詩人自己。3、獨去閑:獨去,獨自去;閑,形容雲彩飄來飄去,悠閑自在的樣子。孤單的雲彩飄來飄去。4、兩不厭:指詩人和敬亭山而言。厭,本義為滿足,延申解讀為習以為常,失去新鮮感而讨厭,不喜歡。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