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叫代駕注意什麼?都說“喝酒不開車,開車不喝酒”,現在小編就來說說關于網上叫代駕注意什麼?下面内容希望能幫助到你,我們來一起看看吧!
都說“喝酒不開車,開車不喝酒”。
對于開了車但又因為各種原因喝了酒的朋友們,叫代駕就是一個非常方便事。這種新興的服務不但說明了我國公民守法意識增強,也從側面反映了我國社會的法治進步。
但是前幾日看到的一個新聞讓小編大跌眼鏡。
張某因危險駕駛罪被判有期徒刑三個月,緩刑五個月,并處罰人民币六千元。但是,這個案件和以往的案例有所不同,張某喝完酒是叫了代駕将自己送回小區樓下的,既然叫了代駕怎麼還被判刑了呢?
某日晚,張某和朋友聚餐,耐不住和朋友一起聊的開心,便喝了點酒。在準備回家時也很自覺的叫了代駕。但是在代駕送到小區樓下後,雙方因為費用問題鬧的有點不愉快。
代駕在張某支付完費用後就下了車。但是車子并沒有停在停車位上,張某沒辦法又坐上駕駛位發動汽車,将車停在了幾十米遠的停車位上。
代駕因不滿張某支付的費用,便揚言要舉報張某酒後駕駛,雙方也發生了肢體沖突,最終報警。
最後經檢測,張某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已經達到了酒駕入刑的标準。
咱先了解一下危險駕駛罪在法律上是怎麼規定的:《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條之一:
在道路上駕駛機動車追逐競駛,情節惡劣的,或者在道路上醉酒駕駛機動車的,處拘役,并處罰金。
有前款行為,同時構成其他犯罪的,依照處罰較重的規定定罪處罰。
很多網友就有疑惑了,不是說是在道路上醉酒駕駛機動車嗎?
張某明明是在小區樓下啊。
《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一百一十九條第一項對“道路”的範圍作了明确界定:“道路”是指公路、城市道路和雖在單位管轄範圍但允許社會機動車通行的地方,包括廣場、公共停車場等用于公共通行的場所。
實際上,對于道路的界定與小區的管理模式也有關。
小區的管理模式一般分為三種:一是封閉式管理小區,即嚴禁非本小區業主車輛出入;小區内的道路不具有公共屬性,所以不視為危險駕駛罪的“道路”。
二是開放式管理小區,社會車輛可以任意通行;這種小區的道路具備公共交通道路的屬性,可以認定為“道路”。
三是半開放半封閉式管理小區,比如經過小區業主同意或者登記交費等附條件入内。
這個要分兩種情況,一種是社會車輛必須經過小區業主同意才可以進入,則小區道路一般不認定為危險駕駛罪中的“道路”。
另一種如果社會車輛交納一定的費用或登記便可進入小區,對象也不特定,應認定危險駕駛罪中的“道路”。
而張某所在的小區剛好是我們所說的第一種,開放式管理小區。
最後法院鑒于張某已經叫了代駕,而且本人醉酒駕駛汽車的距離很短,也沒有造成嚴重後果。最後做出了拘役三個月,緩刑五個月,罰金六千元的判決。
但是通過一些網友的讨論也給我們增長了不少知識。
通過這件事除了告誡我們不可酒後駕駛外,還讓我們懂得叫代駕的,一定要提高自己的警惕。事實上,還有很多和張某遇到的情況類似的騙局。
一般是代駕快到目标地點的時候故意找借口離開。然後車主看到隻剩幾十米一般就自己把車停到停車位上,然後代駕再用“舉報酒駕”威脅車主。
當然,遇到這種情況,車主千萬不能挪車。這個時候挪車一般都是違法的。如果出現這種情況:
第一,打開手機錄像功能,保留證據,要求代駕必須停到指定位置,不然就投訴或拒付代駕費。
第二,可以尋求周邊人員的幫助,如果實在不行,就打電話報警。
第三,如果是晚上,可以打開雙閃,把三角警示牌放好,在路邊醒酒等待救援。
最後小編還是想說,不管是叫代駕還是請朋友幫忙,酒後别碰車,對自己對家庭都好。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