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逃亡,逃跑
【成語】
追亡逐北
請由此亡:請允許我從此離開您。
招亡納叛:招引接納敵方叛逃的人。
【例句】
①秦有餘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伏屍百萬,流血漂櫓。(《過秦論》)
②臣嘗有罪,竊計欲亡走燕。(《廉頗蔺相如列傳》)
③乃使其從者衣褐,懷其壁,從徑道亡。(《廉頗蔺相如列傳》)
④懷王怒,不聽。亡走趙,趙不内。(《屈原列傳》)
⑤今亡亦死,舉大計亦死。(《陳涉世家》)
⑥近塞上之人有善術者,馬無故亡而入胡。(《塞翁失馬》)
⑦臣為韓王送沛公,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義,不可不語。(《鴻門宴》)
(2)丢失,失去
【成語】
歧路亡羊
若有所亡
亡羊補牢
亡魂失魄
亡戟得矛
多藏厚亡:厚:大:亡:損失。指積聚很多财物而不能周濟别人,引起衆人的怨恨,最後會損失更大。
臧榖亡羊:《莊子·骈拇》載,臧、谷二人牧羊,臧挾策讀書,谷博塞(擲骰子賭搏叫“博”,不擲骰子賭博叫“塞”,這裡是賭搏的意思。)以遊,皆亡其羊,後因以為典,喻事不同而實則一。
【例句】
①秦無亡矢遺镞之費,而天下諸侯已困矣。(《過秦論》)
②假令仆伏法受誅,若九牛亡一毛,與蝼蟻何以異?(《報任安書》)
③是以腸一日而九回,居則忽忽若有所亡,出則不知其所往。(《報任安書》)
④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為天下笑。(《屈原列傳》)
③諸侯之所亡,與戰敗而亡者,其實亦百倍。(《六國論》)
⑥大道以多歧亡羊。(《中山狼傳》)
⑦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鄰人之父。(《智子疑鄰》)
(3)死亡,死
【成語】
兵敗将亡
鳥為食亡
人亡政息
身亡命殒
飲彈而亡
【例句】
①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伶官傳序》)
②樂歲終身飽,兇年免于死亡。(《齊桓晉文之事》)
③今劉表新亡,二子不協。(《赤壁之戰》)
(4)通“無”,沒有
【成語】
唇亡齒寒
若存若亡
親昵亡間
人琴俱亡
亡可奈何
亡事公:指不存在的人或物。
【例句】
①河曲智叟亡以應。(《愚公移山》)
②亡何國變,甯南死。(《柳敬亭傳》)
③不數十步,回望女與羊,俱亡所見矣。(《柳毅傳》)
④他日來,幸無阻我也。(《報劉一丈書》)
(5)滅亡
【成語】
敗國亡家
不亡何待
存亡安危
存亡續絕
救亡圖存
名存實亡
千古興亡
恃德者昌,恃力者亡
生死存亡
三戶亡秦
亡不待夕
亡不旋踵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推亡固存
亡國之道
亡國之聲
物有生死,理有存亡
自取滅亡
【例句】
①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過也。然鄭亡,子亦有不利焉。(《燭之武退秦師》)
②公子自度終不能得之于王,計不獨生而令趙亡。(《信陵君竊符救趙》)
③然亡國破家相随屬,而聖君治國累世而不見者。(《屈原列傳》)
④今臣亡國賤俘,至微至陋,過蒙拔擢,寵命優渥。(《陳情表》)
⑤是故燕雖小國而後亡,斯用兵之效也。(《六國論》)
⑥而為秦人積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趨于亡。(《六國論》)
⑦振長策而禦宇内,吞二周而亡諸侯。(《過秦論》)
⑧入則無法家弼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語義提示】
“亡”的本義是“逃跑”。作名詞則為“逃亡的人”:逃跑即人“失掉”,國家“失掉”即“滅亡”,“生命”“失掉即“死亡”;東西失掉當然就“沒有”了。
【語義提示】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