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最矮的三座山?導語:上一篇我們分析了《山海經·中二經》的對應山系,發現了上古五霸之一夏朝昆吾氏的肇基之地,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點擊文中的擴展鍊接查看本文将繼續分析《中三經》,由于篇幅所限,此為上篇在後邊的系列文章中,我們還将系統地解讀《山海經》,歡迎關注,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河南最矮的三座山?以下内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導語:上一篇我們分析了《山海經·中二經》的對應山系,發現了上古五霸之一夏朝昆吾氏的肇基之地,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點擊文中的擴展鍊接查看。本文将繼續分析《中三經》,由于篇幅所限,此為上篇。在後邊的系列文章中,我們還将系統地解讀《山海經》,歡迎關注。
《中三經》和《中首經》一樣,都出現了小結裡程和每山加總裡程不相符的情況。《中三經》記錄了五山,小結裡程為440裡,但加總卻隻有80裡,說明了記錄有誤。而在這短短五山幾百幾十裡中,卻出現了兩位神,禹的父親——鲧,還有帝之密都,河之九都,信息量之大簡直令人應接不暇!如此多的神,如此多的都,如此顯赫的人物,隻能說明這條山系曾經非常重要!
我們先來看看《中三經》中的線索:
首山:《中次三經》萯山之首,曰敖岸之山。北望河林,其狀如茜如舉;
第二山:又東十裡曰青要之山,實維帝之密都。北望河曲是多駕鳥。南望墠渚,禹父之所化。䰠武羅司之,其狀人面而豹文,小要而白齒,而穿耳以鐻,其鳴如鳴玉。畛水出焉,而北流注于河;
第三山:又東十裡曰騩山。正回之水出焉,而北流注于河;
第四山:又東四十裡曰宜蘇之山。滽滽之水出焉,而北流注于河;
第五山:又東二十裡曰和山,實維河之九都。是山也,五曲,九水出焉,合而北流注于河。吉神泰逢司之,其狀如人而虎尾,是好居于萯山之陽,出入有光。泰逢神動天地氣也。
可以看到,每座山都包含有線索。并且顯然,《中三經》記錄的是在黃河南岸的山系。其中,第二山出現了“青要之山”,第四山出現了“宜蘇之山”,這是《山海經》全書中為數不多的和現在同名,兩字以上,并且山名不是通用意思的山。
青要山
青要山,位于河南省洛陽市新安縣西北部青要山鎮,分為城崖地、始祖山、畛湖、龍潭溝、袁山、漏明崖五區,擁有數十處龍山、仰韶文化遺址,人類祖先的生活遺迹随處可見。其中,城崖地位于青要山西部深山腹地,是傳說中的武羅女神司掌密都政務的都府。
宜蘇山地處洛陽北20公裡處,東距孟津縣城不足10公裡,西連潛亭山,北與榖城山接壤,是孟津境内邙山嶺西端的最高峰,因華夏始祖赫蘇氏(又稱赫胥氏、華胥氏)在此生活、居住而得名,滽河從中流過:
青要山、宜蘇山的位置
而青要山恰位于黃河轉彎處,正是“北望河曲”:
北望河曲的青要山
記錄中的“畛水”,現已變成風景區中的“畛湖”:
青要山景區中的畛湖
《水經注》中同樣記錄了《中三經》的内容:
《水經注·卷四》:“河水又與畛水合。水出新安縣青要山,今謂之疆山,其水北流入于河。《山海經》曰:青要之山,畛水出焉。即是水也。河水又東,正回之水入焉,水出騩山,疆山東阜也。…河水又東合庸庸之水,水出河東垣縣宜蘇山,俗謂之長泉水。”
定位與今一緻。青要山“南望墠渚,禹父之所化”地方,有崇國故城橋北村遺址。禹的父親鲧,有崇氏,為有崇國國君:
《竹書紀年》:“帝堯 六十一年,命崇伯鲧治河。”
《水經注·卷十五》:“魯僖公二十二年,秦、晉遷階渾之戎于伊川,故縣氏之也。涓水…左合禅渚水,水上承陸渾縣東禅渚,渚在原上,陂方十裡,佳饒魚葦,即《山海經》所謂南望禅渚,禹父之所化。”
崇國故城遺址位置
青要山與宜蘇山相距36公裡,換算為《山海經》中的距離為133裡,顯然比《中三經》各山加總的80裡要多,所以,我們以小結中的440裡,約合118公裡來測量(關于《山海經》中的距離換算關系,請參閱《山海經》的第一座山脈記錄了哪裡?不愧是中華龍脈 ,在此不再贅述)。
又由于《中三經》并不長,所以我們可以以第二山青要山為錨點來定位尾山。尾山定位在了現今的嵩山:
測距定位嵩山位置
嵩山,位于河南省西部,地處登封市西北部,西鄰古都洛陽,東臨古都鄭州,屬伏牛山系。嵩山北瞰黃河、洛水,南臨颍水、箕山,東通鄭汴,西連洛陽,是古京師洛陽東方的重要屏障,素為京畿之地,也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源地,具有深厚文化底蘊。嵩山古稱“外方”,夏商時亦稱“崇高”、“崇山”,西周時曾稱為 “嶽山”,以嵩山為中央左岱(泰山)右華(華山),定嵩山為中嶽,始稱“中嶽嵩山”,在《詩經》中有“嵩高惟嶽,峻極于天”的名句。
《中三經》對尾山的描述是“是山也,五曲,九水出焉,合而北流注于河”,而我們将嵩山放大來看,可以發現正是五曲:
五曲的嵩山山脈
其中的盤龍山上正有九龍峽景區,因九峽流水蜿蜒相彙而得名:
九龍峽景區位置
顯然,這正是記錄中的“河之九都”。“和山”,也即是對整個嵩山山脈的稱呼。從對山體形态的描述來看,古人不僅掌握了大地測量技術,而且還能夠将測量的山體繪制出來,所以才能有如此準确的記錄。中國的地圖曆史,顯然要比我們目前所認知的要早。
嵩山
《中三經》首山“…山之首曰…山”的句式和《南首經》一樣,代表了其是由不同的山系組成的。首山和尾山都提到了“萯山”,而第二山和尾山分别是“青要之山”和嵩山山脈“和山”,由于兩者相對獨立,這說明了“萯山”應是橫亘在兩者之間的山脈——北邙山:
連接青要山和嵩山的北邙山
北邙山,又名北芒、邙山、平逢山,是秦嶺山脈的餘脈,崤山的支脈,連孟津、偃師、鞏義三縣。廣義的邙山西起渑池馬頭山谷,沿黃河南岸綿延至鞏義洛河入黃河處;狹義的邙山,指的就是洛陽市以北孟津縣境内的黃土丘陵區,是黃河與洛河的分水嶺。邙山山勢逶迤綿延,如巨龍橫亘,氣勢雄偉,是洛陽北面的一道天然屏障,也是軍事上的戰略要地,洛陽的北大門。
站在邙山之上,南俯瞰伊、洛二河自西向東緩緩流淌,貫穿洛陽城區;北望黃河如帶,一瀉千裡。在此築墓長眠安寝,正符合古人崇尚的“枕山蹬河”的風水之說。因此,北邙山曆來被視為殡葬安冢的風水寶地,,有“生在蘇杭,葬在北邙”之說,地脈獨具龍格之妙。
北邙山墓葬中的壁畫
典籍也證實了這點:
《水經注·卷五》:“《呂氏春秋》曰:夏後氏孔甲,田于東陽萯山,遇大風雨,迷惑,人于民室。皇甫谧《帝王世紀》以為即東首陽山也,蓋是山之殊目矣。”
首陽山在今河南偃師市西北,北接孟津縣界,為北邙山最高處,因日出先照得名:
《後漢書· 孝順帝紀》:“陽嘉元年,“遣大夫、谒者詣嵩高、首陽山,并祠河、洛,請雨”。
《水經注·卷五》: “河水南對首陽山。《春秋》所謂首戴也,《夷齊之歌》所以曰登彼西山矣。”
《寰宇記·卷五》 偃師縣: “首陽山,在縣西北二十五裡。”
綜上,我們可以畫出《中三經》整條山系圖:
《中三經》整條山系圖
結語:從青要山到宜蘇山,從“是山也,五曲”到“河之九都”,如此獨特而明顯的特征,如此對應的方位,即使放在世界上都是唯一的,你還覺得《山海經》是随意為之,虛構的嗎?你還覺得《山海經》不是中華民族的偉大遺産,而是外來的嗎?我是蝦郎摘,别忘了關注我不迷路,歡迎朋友們點贊評論轉發。獨立研究不易,如能贊賞,不勝感激。本系列文章已完稿,出書請私信。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