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洱海生态廊道起始點

洱海生态廊道起始點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9-17 03:32:00

【生态聚焦】

光明日報記者 張蕾

小孩子在水邊嬉戲,年輕人在自行車道騎行,新婚夫婦在草坪拍婚紗照,老年人坐在長椅上享受陽光……沿着腳下的洱海生态廊道緩步前行,左邊是白牆灰瓦的白族傳統民居,右邊是清波蕩漾的洱海。

在大理市洱海之濱,從下關鎮陽南溪至大理鎮才村,洱海生态廊道12公裡體驗性試開放段于2020年年初免費向廣大市民開放。

作為大理人民的“母親湖”,風光绮麗的洱海每年都會吸引大量遊客慕名前來。然而,20世紀80年代以來,由于城鎮規模不斷擴大、旅遊業無序發展,加之農業面源污染,洱海一度出現“人進湖退”的現象,水質面臨嚴峻挑戰。“一定要把洱海保護好,‘讓蒼山不墨千秋畫,洱海無弦萬古琴’的自然美景永駐人間。”2015年1月20日,考察雲南,對洱海的保護治理作出重要指示。随即,大理開啟洱海“搶救模式”,打響“八大攻堅戰”,而環洱海閉合生态廊道建設就是其中一項重大工程。

湖進人退,讓洱海“透透氣”

2018年,大理成立洱海生态環境保護“三線”劃定指揮部,在明确藍線(洱海湖區界線)、綠線(洱海湖濱帶保護界線)和紅線(洱海水生态保護區核心區界線)後,又在“三線”範圍内實施洱海流域湖濱緩沖帶生态修複與濕地建設工程(以下簡稱“洱海生态廊道”)。

“洱海生态廊道建設主要包括五大工程:790多公頃的生态修複和濕地建設,129公裡的環湖生态廊道和若幹環境監測站點,涉及23個村1806戶居民的生态搬遷、30公裡污水管網的完善和5個帶有濕地修複功能的科研實驗基地。”在下關鎮洱濱村,記者與洱海生态廊道工程指揮部行政部副部長李學鑫沿着親水平台棧道邊走邊聊。

洱海生态廊道起始點(讓洱海發生了哪些變化)1

洱海風貌 光明日報記者 任維東攝/光明圖片

腳下這一段原來都是老百姓的民房,按規定,距離湖邊15米作為綠線範圍都要拆掉,以便把濕地恢複起來。“生态廊道剛開始建設時壓力很大:一是大家認識不統一,有人質疑花這麼多錢值不值;二是擔心涉及1806戶的生态搬遷完不成。不過,如今各項工作進展順利。”李學鑫坦言。

群衆為什麼支持?銀橋鎮陽波村的李千月家為此拆了300多平方米房子,他道出了實情:“幹部們不分白天晚上苦口婆心地做工作,政府的政策補償也到位。”

為了讓1806戶居民能夠安心搬遷到山腳下的“1806”特色小鎮,當地政府除了建房、裝修外,還補償了土地。“回遷安置房的價格在每平方米1300元到1800元之間,而一牆之隔的商業房價格大概為2萬/平方米。老百姓獲得的最大紅利遠不止這些——原來湖邊的住房屬于村裡的宅基地,現在補償的土地則是國有土地,可以上市交易。”李學鑫說。

在生态廊道村莊段,湖進人退,拆房子給洱海騰地方;在生态廊道郊野段,則盡量避免人類活動幹擾,維持自然原貌,讓洱海“放心地”休養生息。“以前房子蓋到水邊,沒有物理隔離,村莊對洱海造成污染不可避免。如今,這條廊道就是一條人與湖的界線,可以讓洱海‘透透氣’。”在大理市自然資源局局長黃建紅看來,洱海生态廊道将沿岸各村連接在一起,使各具特色的白族傳統村落成為“圍繞洱海的一串珍珠”。

在家門口看美景,太幸福了

從人進湖退到湖進人退,曆經長期治理探索,洱海的天平傾向了保護。

“一步一步勘察、一米一米推進,現在終于接近完工了。”李學鑫告訴記者,洱海生态廊道建設以生态保護為首要原則,兼顧當地村民的生活和環境感受——也就是說,“在保護洱海的同時,還給大家留下了親近洱海、感受大自然的空間”。

洱海生态廊道起始點(讓洱海發生了哪些變化)2

延伸至湖邊的木質棧道可以讓遊人近距離接觸洱海。光明日報記者 張蕾攝/光明圖片

“這片紅色的水杉樹已經在洱海周邊生長了十幾年甚至二十年。規劃項目時,并沒有對這些樹木進行處理,而是盡可能保持自然野趣的狀态,把人類活動的影響減少到最低。”聽李學鑫講,實施濕地修複和休湖禁漁、增殖放流後,湖濱帶的水草長得越來越茂密,工程指揮部為此專門面向當地村民設置了“水草理發師”這一工作崗位。此外,、骨頂雞、大黃鴨、海鷗等前來越冬的水鳥,無論數量和品種也都比原來有了明顯增加。

湖畔草木蔥茏,綠樹紅花相映成趣;湖面鷗鳥翩跹,水禽暢遊,久違的海菜花成片地生長;沿途不時可見興味盎然的遊人,還有盛裝拍攝婚紗照的對對新人……在大理市下關鎮洱濱村示範段,生态廊道的建設成效已然顯現。“感覺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守在自己家門口就可以看見這樣的美景,真是太幸福了!”家住灣橋鎮古生村的何利成感慨。

經過近年來的保護和治理,2018年、2019年,洱海全湖水質連續兩年達到7個月Ⅱ類、5個月Ⅲ類,未發生規模化藍藻水華,主要水質指标變化趨勢總體向好。“2003年前後,水質最糟糕的那幾年,由于藍藻暴發,在湖裡洗個手都不行。2018年至今,僅局部零星出現過藍藻,水漸漸變清了。你看,遠處隐約可見的小白點就是被稱為水質監測風向标的海菜花,這種水生植物隻有在水質好的地方才能生長。”從小在洱海邊長大的李學鑫對“母親湖”懷有特别的情感,“生态廊道将創造一個生态宜居、環境優美的生活和生态空間,好讓人們共享洱海保護治理的成果”。

守住了洱海,才能談發展

生态廊道建設不但推動了洱海的生态治理,也倒逼當地發展模式的轉變。

古生村是洱海之濱一個典型的白族自然村落,隸屬于大理市灣橋鎮中莊村委會,總人口439戶、1842人,以水稻、玉米、烤煙等種植業為主,人均年收入17521元。該村民風淳樸,民居獨特,溪水環繞,綠樹成蔭,古橋、古廟、古樹、古戲台保存完好,一派千年古村風貌。

2015年1月20日,來到位于蒼山腳下、洱海之濱的古生村“立此存照”并贊美:“這裡環境整潔,又保持着古樸形态,這樣的庭院比西式洋房好,記得住鄉愁。”古生村人牢記的囑托,以“守住青山綠水,留住最美鄉愁”為目标,努力把古生村建設成為洱海之濱讓人“記得住鄉愁”的美麗鄉村。

如今,近6年時間過去了,從眼前的洱海到周邊的環境,從村民的日常生活到生産勞動,從産業布局到經濟發展,古生村發生着可喜的變化。

何利成從小在洱海邊長大,他的創業與生活經曆可謂與洱海的命運休戚相關。起初,何利成以打魚為生。1996年洱海大面積暴發藍藻,當地漁政部門取締了機動漁船,何利成改行投資魚塘。2003年,藍藻再次暴發,按照退田、退塘、退房的要求,何利成再次改行,開起了客棧。這兩年,響應保護洱海生态環境的号召,他又拆掉被劃入“紅線”範圍内的部分客房。

“洱海是我的家,守住了洱海,才能談發展。”如今,何利成和村民們拆房子騰出來的地方正在全力建設生态廊道的一個“器官”——由大青樹、蘆葦、菖蒲組成的“雨水花園”,它會像大海綿一樣吸收從村莊流出來的雨水。“生态廊道隔離了污染,可以讓我們與母親湖更加親近。”何利成說。

在湖邊,記者遇到了正在清理近岸死亡水草的古生村村民嚴炳其。54歲的嚴炳其是一名生态廊道管護員,2015年上崗以來,每天負責打掃湖邊的環境衛生,月收入1600元。雖然刮風下雨都要在崗,但他打心底裡喜歡這份工作,因為“既可以改善生活環境,又能為子孫後代保護好洱海”。

“環境整潔”是對古生村的誇贊,也是古生村的驕傲和自豪。“來到古生村以後,對生态環境和古村保護提出了要求。在州市各級黨委政府的重視和支持下,加上村民們的集體榮譽感和環保意識大大提升,我們的村容村貌改觀明顯。”大理市灣橋鎮中莊村委會組織書記何志強告訴記者,接下來,他們将通過控氮減磷、施用有機肥發展生态農業,并把土地流轉承包給生态公司進行規模化種植。在他眼中,鄉村振興,除了人居環境要好,産業也要發展,“要讓老百姓增收不再困難”。

《光明日報》( 2020年12月26日 05版)

來源:光明網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