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理财最難的究竟是選擇還是取舍

理财最難的究竟是選擇還是取舍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5 05:02:25

#理财大賽第三季#

大家可能都聽過鵝和金蛋的故事:一個農民幸運的有了一隻鵝,這隻鵝每天都能給他下一隻金蛋,剛開始他很開心,可是後來他不滿足了,心想:一下子把鵝肚子裡的金蛋全取出來多好!于是他就把鵝殺了,結果發現鵝肚子裡什麼都沒有,從此他再也得不到金蛋......

理财某種意義上就是在不斷的養一些會幫我們下金蛋的鵝。

可是有4種消費觀會讓我們無法得到下金蛋的鵝或者說扼殺下金蛋的鵝,這四種消費觀不改,可能真就學理财也是白學。

理财最難的究竟是選擇還是取舍(這4種消費觀不改)1

第一種消費觀:不管需要不需要,便宜先囤着

古人說“未雨綢缪”、“有備無患”,這也是很多朋友各種囤貨讓自己安慰的理由,再加上現在各種促銷方式不斷誘發人的購物欲望, 比如現在特别火的直播,每個産品感覺都好便宜,每個産品都感覺不買就再沒機會了,每個産品都感覺廠家在賠本清倉甩賣。

其實商業的本質從來沒變過,隻不過線下搬到了線上,真的實惠不實惠很難說,重要的是要給客戶造成“很實惠”的感受。

你發現沒,其實現在最不怕的就是買不到便宜貨!

淘寶、京東、蘇甯易購、拼多多、唯品會等等各大平台變着法做活動,競争也變得白熱化, 原來雙11是購物狂歡節,現在又多了好多518、618、919、雙十二,還有各種傳統節日國慶、中秋、端午、母親節、父親節等等,然後各大平台還有店慶、周年慶、開學季等等,現在最火的直播帶貨,前有薇娅、李佳琪,後面李小璐、羅永浩、董明珠等各種明星大咖企業家也紛紛來直播帶貨,這麼多渠道、這麼多購物活動,怎麼會怕錯過不再呢?

現在每月一個活動都覺得不止,感覺每周都有促銷活動......

如果漫無目的的囤貨,一方面不知不覺花了很多的錢, 最主要的是買來的很多東西都浪費,還有就是買了很多的東西不但沒提升生活質量,反而在降低生活質量,大量的所謂“便宜貨”食之無味、棄之可惜、占用大量生活空間,要用的時候還找不到,這是我身邊很多朋友的痛。

我有個朋友是做自媒體的,因為最近趕上618、818,廣告收入比較多,一個月1.5萬——2萬的收入,在大連已經算很不錯了,也沒有什麼不良嗜好,單身一人,平時花費也不奢侈甚至買東西很會省錢,是好幾個平台的VIP,前段時間閑聊發現這幾個月還是沒剩下什麼錢,總結就是雜七雜八、東買點西買點,錢就這麼悄悄都流走了......

理财最難的究竟是選擇還是取舍(這4種消費觀不改)2

第二種消費觀:執着于活在當下、及時行樂

現在還有一種現象就是消費和自己經濟狀況不相符的消費品。

有個朋友家裡條件挺一般,後來動遷給了一筆款,大約80萬,他工資一個月也就四五千,也沒有房子,但是卻用這錢買了一輛50多萬的大奔,剛開始很潇灑,可是後來漸漸就越來越吃力,車子的保險、保養、每個月燃油等等就已經讓他入不敷出,更别說吃喝生活了,後來的生活非常的被動, 最後終于承受不了,過了3年折價20多萬把車賣了......

我知道現在有很多的成功學、勵志學,告訴我們要先假裝自己很富有然後才能真正富有,還有一些“及時行樂”、“活在當下”的一些觀念,聽着很酷、很潇灑,還有很多商家告訴我們擁有一款什麼手機、什麼包、什麼鞋子、什麼車子、什麼器具才算品質、才算成功,可是有沒有想過問問自己,憑什麼自己的生活要被外界定義呢?難道自己過得快不快樂、自不自信也要讓商業廣告去馴化?

下午一杯星巴克、傍晚要去網紅店打個卡、深夜一杯高檔紅酒、熬着最貴的夜然後做着最貴的保養,買了幾千塊的跑鞋、辦了頂級的私人健身卡———用途最大的可能就是曬曬朋友圈,本來這些都是增加生活的色彩和品質的,這裡卻本末倒置的變成心靈的僞裝和生活的負擔,每個月不單單是月光族甚至是月虧族,負債越滾越多,下午茶卻越品越苦......

其實買心愛的東西、小資的情趣都無可厚非,可是要量力而行,不是燒錢才叫小資,寫一手好字、畫一手好畫、彈一首好曲、做一頓精緻美餐這些都可以很小資,都可以很有品~

管不住欲望,再多的錢也會過的很狼狽!

就好比有幾十萬資産買百萬豪車,百萬富翁買千萬遊艇,千萬富翁買億萬的超級豪宅,内心貧瘠,再多的物質也填不滿,成為錢的奴隸,内心富足錢才會成為工具,才會讓生活和心情都美麗。

理财最難的究竟是選擇還是取舍(這4種消費觀不改)3

第三種消費觀:提前消費、信用分期

相比于毫無節制的月光族,提前透支消費更加可怕,月光是一無所有,但是月虧可就被生活上了追債的枷鎖,現在辦理信用卡、還有網上各種網貸、消費貸非常的方便,也讓很多人的欲望無從遏制,最後連利息都無力償還的例子比比皆是。

以信用卡分期為例,每個月基本利息為千分之六至千分之八,還要償還一部分本金, 感覺好像不多,以千分之八每個月計算,折算一下年化利率是18%左右!

要知道現在銀行的穩健理财都不到5%,之前大面積暴雷的P2P理财收益很多也就10%左右,可是我們這裡卻輕易的付出這麼高昂的利息,一個蘋果手機8000元分期不多,一個奢侈包包一萬多分期也還行,一雙漂亮的跑鞋2000多元分期也無關痛癢,但是累積起來就很可怕,慢慢就把你的可支配收入侵蝕了,最後甚至可支配收入都支撐不了每個月的分期利息,每天為賬單心神不甯,請問還如何奮鬥,每個月淨現金流都是負的,請問如何理财?生活不就這樣被上了枷鎖嗎?不敢請假、不敢生病、不敢辭職,生活的自由度越來越小,最後隻能感歎生活的無望,可是真的怪不到别人呀~

理财最難的究竟是選擇還是取舍(這4種消費觀不改)4

第四種消費觀:不懂得拒絕

現在的吃喝玩樂項目實在是豐富,年輕人不玩不鬧不蹦跶不現實,可是真的還是那句話:适度。多了不單單是财務上的事,對身心也是影響~

一周三頓小燒烤、兩頓烤肉、兩頓火鍋,吃完再密室逃個脫、看個電影、K個歌、蹦個迪、泡個澡,不去吧都是好朋友喊,自己也心癢,去吧總這麼玩根本攢不下啥錢,如果任生活這麼慣性下去,真的是很大的消耗,别說什麼憧憬攢錢買房或者買車了,想年末去旅個遊可能都得擱淺。

還有身邊現在賣東西的朋友越來越多,這個支持一下,那個捧一下場,結婚、坐月子随份子、過生日準備禮物等等人情往來都是消費~

還有最傷的就是借錢這事,我是80後老男孩,八零後小時候多多少少都受點《古惑仔》的影響,男人價值觀裡都有些義氣的成分,好不容易有點餘錢,朋友借、同學借,同事借也挺頭疼~

作為一個理财經理也很慚愧,有不少大錢小錢都收不回來了,甚至有段時間自己創業賠的很慘,大學的一個好哥們老媽住院救急,咬牙也借了~

真的是幫别人幫到自己都非常的被動,幫到後來可能别人也不感激,反而因為還不上錢感情還淡了......

其實我反思了一下,自己就是不懂得拒絕,可是反過來想,如果自己說出難處或者合理的拒絕理由,對方都不理解,那這感情真的不要也罷~

我們的能力都很有限,能照顧好身邊的愛人,自己的父母孩子已經很難,不是說要學的人情冷漠,而是真的量力而為,最好給自己定一個準則或者标準,比如借錢,真要借就得做好一分回不來的準備,問問自己這種情況借出去多少心裡能接受~

理财最難的究竟是選擇還是取舍(這4種消費觀不改)5

三大消費原則———開啟養鵝生金蛋之路

1、消費要有計劃,減少盲目的消費。

就跟學習計劃一樣, 消費計劃也應該有,也要分主要和次要計劃、也要有短期和長期計劃。排序上要時刻記住自己的人生目标。

比如明年想換一個蘋果手機,還有做一次旅行,還想報一個學習班。

如果算完預算隻能選一種,必須放棄兩樣,那就做好規劃,做好取舍,看看要哪一樣,這個得具體問問自己的人生目标,不要被别人牽着鼻子走,比如可能旅行社告訴你一個年輕人一年必須旅一次遊一年才沒白過,這都是被别人框定的。

建議收入到手後,不管是留10%還是20%或者30%,一定要學會留出一部分儲蓄不動的錢,剩下的錢才能用來消費,也就是量入為出。這是養一隻會下金蛋的鵝的前提。

2、學會延遲滿足

我有個朋友就是,看到一雙喜愛的鞋必須給買了,否則就會心神不甯、成天想着,每次出新款潮鞋都是這樣,即使沒錢了、隻能刷信用卡,也要買,隻有買完才能徹底平靜。

除非買的東西價值真的是對我們生活、健康、事業、能力等方面能帶來更大的實惠,否則真的應該學會延遲滿足一些欲望。

每件事物對每個人的意義都不一樣,有些難以取舍時不妨看看今年的人生目标,看看自己規劃的輕重緩急的消費計劃,内心就有答案了~

理财最難的究竟是選擇還是取舍(這4種消費觀不改)6

3、消費多買資産,少買負債

怎麼理解?

舉個例子:比如你有100萬可以選擇買個小房子或者一輛豪車,100萬的車子買回來,每年可能10%的貶值,而100萬的房子買回來可能每年10%的升值,買車子每年還有各種保險、保養費用支出,買房子每年還有租金收入,買房子帶來正向現金流、能讓你資産變多,這個消費就是買資産,而買車帶來負向現金流、讓你資産縮水就屬于買負債。

這裡也不能死闆的看待,很多東西是因人而異,比如100萬的豪車,有的人買了更有自信、客戶更信任、生意越做越活,賺回了兩輛豪車的錢,那也可以看成給自己帶來“資産”的消費,相反的如果買了一輛豪車就是用來擺設、炫耀,沒帶來任何實際價值,就可以看成負債消費了~

從古至今為什麼那麼多名人、牛人都建議我們多讀書,因為讀書是一個消費很有限、但是在認知和能力上可能讓我們創造無限的消費。真的沒覺得花38元在星巴克喝下午茶刷手機的人比花38元買了本書看一下午更高級......

這個資産甚至可以體現在效率上, 不一定就非要便宜、節省,比如買了一個好牌子的廚具,做飯更美味更健康更效率,可以把時間用來工作、學習或者陪家人,這也算一筆好資産,相反的一個廚具很便宜,但是總壞,還得花時間拿去修,還影響心情,即使便宜也不算一筆好消費。

理财最難的究竟是選擇還是取舍(這4種消費觀不改)7

理财卡點其實在這裡

做了這麼多年理财經理,發現很多人理财都卡在了消費這關,無法開啟理财的理由大多是:花銷太大攢不下錢、才賺這麼點理什麼财、月光、沒錢......

在年輕的時候我們能力有限、資源有限、财富有限,隻有時間和精力上能占些優勢,對于大多數年輕人來說完全“活在當下”和“及時行樂”某種意義上就是在透支未來。

聰明的消費可以看成是投資,而盲目的消費可能就是一種對自己人生的消耗了......

總之最後希望:

大家是真正意義的我的青春我做主,我的消費不被牽着鼻子走。

理财最難的究竟是選擇還是取舍(這4種消費觀不改)8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