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甯波晚報5月2日報道,浙江甯波市中醫院最近一個月接診了十幾例被蜱蟲咬傷的患者。①
蜱蟲俗稱草耙子、扁虱,會藏在草叢、植物或者牲畜皮毛間,喜歡吸血。
蜱蟲 (圖片來源:生活圈)
常在野外或者村裡、山間的人,有時候回來在衣服上能看到這種小蟲子。
比如,濟南疾控不久前就測了測長清區六裡村、石窩村、東菜園村等地的蜱蟲數量,結果發現:
平均密度約為1.35隻/米,山坡蜱蟲密度可高達12.6隻/米。③
而一般4~10月之間是它們的活躍季節。④
蜱蟲喜歡“咬”在人體的頭皮、腰部、腋窩、腹股溝及腳踝下方等部位,叮咬時會分泌麻醉成分的毒素,所以不少人被咬了往往察覺不到。
直到它吸血越來越大,才發現身上有個“大黑點”;或者有人直到發高燒出現病症時,才發現被蟲子咬了。
吸飽血的蜱蟲 (圖片來源:生活圈)
曾經就有被蜱蟲叮咬而喪命的情況。江蘇新聞曾報道過“家三人被蟲咬傷,兩人不治身亡”的新聞。②
類似的每年都有被蜱蟲咬上的情況發生:
而被蜱蟲咬了沒什麼可怕,可怕的是它本身攜帶的病原體,可以緻病。
2018年一項發表在“現代預防醫學“期刊上的《内蒙古西部地區蜱蟲種類與立克次體攜帶情況的相關性研究》中采集了2000隻蜱蟲,發現五成以上帶立克次氏體,可能是引發不明原因的發熱之一。⑤
而最可怕的是蜱蟲攜帶的新型布尼亞病毒,3天内就可以損傷人體肝髒,造成高熱,甚至奪走人的生命。⑥
蜱癱瘓症、蜱咬熱、新型布尼亞病毒感染、萊姆病、森林腦炎、新疆出血熱……這些都是蜱蟲叮咬後可傳染的疾病。
早先,加拿大歌手艾薇兒就曾因被蜱蟲叮咬患上了萊姆病。2015年,她接受美國《人物》雜志采訪時回憶:“我不知道被一個蟲子咬一口這樣可怕。我卧床了五個月,我感覺自己喘不過氣來,說不出話來,動不了。我以為我快死了。一天晚上,我想刷牙的時候,甚至站不起來。”她和因蜱蟲引起的萊姆病抗争了五年後才複出。
而目前流行病學調查發現,河南省、湖北省、山東省、安徽省、浙江省、北京市和江蘇等省都曾有過蜱傳疾病的病例報告。
如果被蜱蟲叮咬,怎麼處理?千萬不要盲目拍打、硬拽。為蜱蟲嘴上的倒刺可能深入體内,甚至導緻蜱蟲口器留在體内而誘發感染。
如果一但發現身上有蜱蟲,最好到醫院處理,或者把酒精擦在蟲身上殺死蜱蟲,然後用鑷子拔出。
蜱蟲咬傷後,可能會有一到兩周的潛伏期,所以在這段時間裡仍需進一步觀察治療。如發生高燒等症狀,應該盡快就醫。
夏日去野外,這3點要注意!1. 去野外“四口”要緊紮
到灌木叢或野外遊玩時,最好穿上淺色、防護性衣物,如長褲、長袖上衣、長筒襪子等。
同時要紮緊褲腳口、褲腰口、袖口和領口這“四口”。頭部也可帶上帽子,防止頭部被叮咬。
2. 回家洗澡要檢查
無論是從野外回來,還是出去有草地方遛狗,最好檢查下自己的身體。
尤其是腋下、耳蝸、耳廓、頭皮、頸部……這些都是蜱蟲常叮咬的地方。
3. 少去未開發的風景區
到野外遊玩時,别去尚未開發好的風景區,盡量少去草叢濃密的森林野地,避免在草地、樹林等環境中長時間坐卧。
最好選擇一些經過修剪、定期人工管理的草地。
一位患者耳朵被蜱蟲死死咬住(圖片來源:甯波晚報)
醫生也囑咐:如果在野外遊玩過,出現發熱、頭痛、皮疹等症狀,一定要馬上來醫院就診。
本文綜合自:
① 甯波晚報(ID:nbwanbao)《又到高發季!甯波有醫院一個月接診十幾例!嚴重可緻命!五一出遊務必要當心!》
② 荔枝網《一家三人被蜱蟲咬傷, 兩人喪命!》
③ 濟南日報《注意!蜱蟲出沒,去山林遊玩做好防護!》
④ 張思華. 蜱與蜱傳疾病最新研究進展[J]. 安徽預防醫學雜志, 2012, 018(001):45-48.
⑤ 烏蘭圖雅, 高娃, 殷旭紅,等. 内蒙古西部地區蜱蟲種類與立克次體攜帶情況的相關性研究[J]. 現代預防醫學, 2018, v.45(11):145-148 158.
⑥ 林玲, 林希, 湯永志,等. 新型布尼亞病毒感染22例臨床分析[J]. 中國鄉村醫藥, 2016, 23(20):21-22.
⑦ CCTV生活圈抖音号《蜱蟲叮咬處理不當 3天之内導緻死亡》
本文編輯:任璇
審稿主任:楊小明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