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蛋白是尿液中檢測出的蛋白質。正常人尿中有微量蛋白,正常範圍内的尿蛋白定性為陰性。尿中蛋白質含量達到0.15g/24h以上時,稱蛋白尿,尿常規定性可出現陽性。尿蛋白持續陽性,往往代表腎髒發生了病變,臨床可依據尿蛋白陽性的多少來判定腎病損傷的程度以及腎病治療的效果。
男子腎病下肢水腫西藥治療不佳,用中醫療法調理尿蛋白轉陰
患者xxx,男,56歲,河北保定人。尿中出現大量泡沫伴随雙下肢浮腫。去醫院就醫,尿檢異常,被診斷為腎病綜合征。在當地醫院采取激素大量沖擊聯合免疫抑制劑的藥物治療方法。用藥1個月後情況好轉,大量蛋白流失得到控制,水腫情況初步緩解。
但是,在逐漸減藥過程中出現了反複的情況,蛋白再次回到開始的狀态。繼續用激素治療效果不明顯,患者開始擔心病情的發展,尤其是聽了很多病友說,如果尿蛋白長期不控制,有腎衰竭風險。患者每天吃不好睡不好,導緻病情越來越嚴重。
為了進一步的治療控制病情,2021年3月來到某醫院中醫門診。初診,患者全身重度水腫,行動不便,尿量減少。檢查發現,尿蛋白( ),潛血( ),總的白蛋白下降到隻有12g/L,隔天查24h尿蛋白定量高達9.44克。這個蛋白的流失量相當于每天攝入的六分之一的蛋白質的量。持續流失會增加腎小球的負荷,加劇腎小球硬化發展,會發生腎功能損傷。
醫生與患者及家屬詳細溝通,了解患者的既往病史以及治療情況後,對以激素為主的免疫治療方案做了調整。采取了中西醫結合治療的方法,口服中藥聯合中醫療法,采取熏蒸、藥浴及督灸的方法,三種方法聯合起來通過針對患者特定穴位以及腎區,采取熏蒸、督灸等中醫療法,促使藥物發揮作用,調理免疫功能,改善腎髒内部炎症反應環境。從根本上解決患者蛋白持續不斷流失的情況。經過2個多月的系統治療,患者病情全面好轉,全身水腫消失,排水後體重下降20公斤。出院後繼續遵醫囑服藥,定期複查,節制飲食,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
2022年5月11日來醫院複查,尿蛋白(-),潛血( ),白蛋白升至31.7g/L,24h尿蛋白定量降至0.10克。目前仍然在服藥維持基礎治療,基本實現臨床治愈。
醫生表示,腎病需要早防治,而治療過程中關鍵的是對病因治療,而非單純對症治療(降尿蛋白),西醫主要指控制症狀,是治标;中醫如果辨證分型,辨明病因,對症用藥,效果會更突出。
目前西醫治療尿蛋白的流失量主要是用大量的激素以及聯合免疫抑制劑,控制非常活躍的免疫炎症反應。但在患者病情沒有穩定之前,激素類藥物的使用量不能随意減少。患者蛋白流失量大還有一個重要原因,自身免疫水平低導緻用藥後對體内的炎症反應抑制力度不夠,緻使病情越來越嚴重。而用中藥調理可以增強機體的免疫力,減少腎病複發。
中醫如何治療腎病綜合征?
在臨床上,對于腎病綜合症的治療,除了采用西醫的治療方法外,還應搭配中藥進行治療。采用中藥治療腎病綜合症有直接消蛋白、對抗西藥毒副作用、預防反複感染的作用。目前,很多腎病專家已經達成共識,認為中西醫結合治療腎病,效果要比單純的西醫治療效果要好。
在中醫學裡,沒有腎病綜合征這個病名,根據其臨床上的表現,腎病綜合征屬于中醫的“水腫”、“血尿”、“腰痛”、“虛勞”等範疇。本病外因有風、濕、熱、毒、勞欲等。内因主要與肺、脾、腎及三焦等髒腑輸布水精的功能失調所緻。
水腫的基本病理:其标在肺,其制在脾,其本在腎。若外邪襲肺,肺失宣肅,不能通調水道;或脾不健運,水谷不化,水濕内停;或腎氣不足,開合失司,均可導緻水腫。若水濕泛溢,阻遏陽氣;或其人素體陽虛者,可見脾腎陽虛。若水腫日久,内耗陰血,可見肝腎陰虛。若水病及血,久病入絡,又可見瘀水互結之證。若病變累及多髒腑者,往往陰陽不相戀,以緻元陽衰敗,真陰耗竭,濁毒内盛,則病情危笃。#尋找真知派##點亮真知計劃#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