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2日,“2019遼甯省高校多語種教學改革與專業發展論壇”在沈陽大學外國語學院成功舉辦。此論壇由遼甯省世界語協會主辦,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協辦,沈陽大學外國語學院承辦,來自遼甯省内多所高校的院長、教授、專家、學者等百餘位人士出席。
國内相關專業知名學者和專家在論壇上作主旨報告,之後按語種分組進行研讨和交流。
遼甯省世界語協會會長、沈陽大學外語學院院長王焱主持論壇開幕式。
遼甯省世界語協會會長、沈陽大學外語學院院長王焱在講話中說,在“一帶一路”國家政策和新時代背景下,多語種人才的社會需求逐步增加,這對高校多語種人才的培養提出了更高要求,也給高校外語專業教育帶來了新的挑戰和機遇,這需要我們認真研讨如何提升多語種課堂教學水平以适應新的形勢。
遼甯省世協黨組書記劉正坤緻辭。
遼甯省世協黨組書記劉正坤在緻辭中說,世界語作為一種國際輔助語,實現人類各民族的有效溝通,倡導人類和平友愛是其内在理念。他表示,遼甯省世協不僅要做好世界語的推廣和傳播工作,把中華全國世界語協會的“世界語進校園”工作計劃落到實處,還要為省内多語種的教學和學術研究搭建平台。
北京外國語大學國際教育學院副院長、中國外語教育研究中心研究員楊魯新
北京外國語大學國際教育學院副院長、中國外語教育研究中心研究員楊魯新做了題為“英語專業發展路徑——教研一體”的報告,主張教師要認真研究教學、不斷實踐,教師必須是語言使用的榜樣,還應是外語課程的設計者,而不是照本宣科、千篇一律地使用既成教材,研究和創意更為重要。語言學習不僅是學習語言,更應通過語言學習文化。
吉林大學外國語學院院長、中國日語教學研究會會長周異夫
吉林大學外國語學院院長、中國日語教學研究會會長周異夫做了題為“高校日語專業的人才培養與專業建設”的講座。周異夫院長在講座中結合國内外形勢,精确地分析了當前日語專業教育面臨的最新問題,并指出教師需要不斷增強學生的學習研究意識,培養學生的跨文化交流與實踐能力遠比教學語言本身更重要。他的講座對提升教師學術視野的深度、改善學術交流的層次有着重要指導意義。
在論壇開幕式上,沈陽大學外國語學院學生演唱世界語歌曲《希望歌》,并用七種語言演唱《友誼地久天長》。
在本次論壇上,與會者就在外語教學中有關學生專業方向、文化内涵、人文素養等問題進行了交流探讨,有效推動了遼甯省高校外語教學的發展。
(供稿:焦夕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