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生活中的科學原理現象

生活中的科學原理現象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6-28 18:49:49

生活現象原理解釋

1. 将豆腐冰凍一段時間再解凍,豆腐内部會出現非常多的小孔 。

原理:豆腐中含有較多水分,放入冰箱後,水受冷凝固,水凝固時體積變大。冰凍豆腐解凍後凝固的小冰晶溶化,體積減小,因此豆腐内部會出現很多小孔。

2. 水在真空中會先沸騰後結冰。

原理:水在真空中會先沸騰是因為氣壓低于當時水溫的飽和蒸氣壓,持續的沸騰會使水的溫度降低到它的凝固點,最後凍結成冰。

3. 天涼時,濕潤的地方比幹旱的地方使人覺得更冷。

原理:氣溫較低時,濕度大的空氣中的水分較多,因為水的比熱容比空氣大,會吸收更多的熱量,因此濕度大的地方會感覺更冷。

4. 汽車後視鏡擴大駕駛員視野。

原理:汽車後視鏡能擴大駕駛員視野,是因為凸面鏡對光具有發散作用,且其所形成的像比實物小,從而“擴大”視野。

5. 高壓鍋煮食物快。

原理:氣壓增大,液體的沸點升高。高壓鍋工作時的氣壓比普通鍋内的氣壓高,水沸騰時高壓鍋内的溫度高于普通鍋内的溫度,食物熟得越快。

6. 常用紅燈做指示燈。

原理:紅色光的波長大約為610~750nm,在所有的可見光中,其波長是最長的。波長越長越不容易被散射,因此紅光的穿透力最強。

7. 海市蜃樓

原理:海市蜃樓是一種因為光的折射和全反射而形成的自然現象,是地球上物體反射的光經大氣折射而形成的虛像。

8. 北極地區的冰屋能保暖防寒。

原理:(1)由于冰屋結實不透風,能夠把寒風拒之屋外;(2)冰是熱的不良導體,能很好地隔熱,屋裡的熱量幾乎不能通過冰牆傳導到屋外;(3)凍結成一體的冰屋沒有窗子,可以大大減少屋内外空氣的對流。

9. 生雞蛋泡在石灰水中能延長保存時間。

原理:雞蛋是有生命的,其呼吸作用能夠産生二氧化碳。石灰水中的氫氧化鈣和二氧化碳結合會生成碳酸鈣沉澱附着在蛋殼上,從而封閉了蛋殼上的氣孔,防止細菌的侵入,因此将生雞蛋泡在石灰水中能夠延長雞蛋的保鮮期。

10. 不能用茶水服用西藥。

原理:因為茶葉中的鞣酸會和許多藥物産生化學反應,生成難以被人體吸收的沉澱物質,對人體有害,應用白開水服用西藥。

11. 運動時腳扭傷腫了,應進行冰敷應急處理。

原理:因為剛扭傷需要對血管作凝固處理,以免腫脹過度;過了24小時後,再采用熱敷,對其進行活血化瘀。

12. 往保溫瓶灌開水時,不灌滿比灌滿更容易保溫。

原理:因為空氣是熱的不良導體,往保溫瓶灌開水,未灌滿時,瓶口有一層空氣,能更好地防止熱量散失。

13. 千滾水不宜飲用。

原理:千滾水是指在爐上沸騰了一夜或很長時間的水,或者電熱水器中反複煮沸的水,該過程會滋生出亞硝酸鹽、重金屬等有害物質而非細菌含量大大增加。

14. 用鐵罐儲存和運輸濃硫酸。

原理:濃硫酸在常溫下與鐵發生鈍化反應,使鐵表面形成一層緻密氧化膜,可阻礙硫酸繼續和鐵反應。

15. 海水深時是藍色,淺時是綠色。

原理:海水的顔色主要由水分子和懸浮顆粒對光的散射所決定,因此混濁程度不同的海水顔色也不同。近岸的海水懸浮顆粒多,而且顆粒也大,因此,從遠海到近岸水域,海水顔色依次由深藍逐漸變淺。在含沙量較多的河口附近,海水中有大量陸地植物分解産生的淺黃色物質,因此海水看上去為淡綠色。

16. 滅火時,熱水的滅火效果比冷水好。

原理:由于水的比熱容〔4.2×103J/(kg·℃)〕遠小于水的汽化熱(2260×103J/kg),因此熱水變成氣态吸收熱量更多,更有助于降低溫度,且熱水在加熱時需要更短的時間變成水蒸氣,而大量水蒸氣彌漫在空中可以隔絕空氣,從而使燃燒窒息而滅,因此熱水的滅火效果比冷水更好。

17. 大銀幕觀影。

原理:電影院裡,人能在不同的座位上看到銀幕上的畫面,這是因為光在銀幕上形成了漫反射(指光線被粗糙表面無規則地向各個方向反射的現象)。

18. 對着電視畫面拍照,應關閉照相機閃光燈和室内照明燈。

原理:因為閃光燈和照明燈所發出的反射光會對電視畫面的透射光形成幹擾。

19. 用汽油可以洗去衣物上的油污】

原理:汽油和油污都屬于有機物,利用相似相溶的原理,可以用汽油溶解衣物上的油污。

20. 化學實驗室一般不用水滅火。

原理:因為水可以和一些藥品發生劇烈反應,反而會引起更大的火災。因此化學實驗室通常用沙土、滅火毯、二氧化碳滅火器、泡沫滅火器等滅火。

21. 利用鹽水篩選種子。

原理:因為鹽水的密度比清水大,不飽滿的種子在鹽水中能夠漂浮起來。

22. 孔明燈升空。

原理:因為受熱後燈内的空氣密度變小,導緻燈内外空氣産生了密度差。

23. 白熾燈泡的燈絲做成彈簧狀。

原理:因為彈簧狀的形狀比直線型的形狀燈絲更容易形成高溫,從而使燈光更亮。

24. 當電池電能耗盡時,挂着的石英鐘其秒針往往停在刻度盤上“9”的位置。

原理:當電池電能耗盡時,挂着的石英鐘其秒針往往停在刻度盤上“9”的位置,因為在“9”的位置時,秒針重心離圓心最遠,同時重力充當阻力,阻力矩最大。

25. 噴氣式飛機在空中飛行時留下長長的尾巴。

原理:當噴氣式飛機在相當冷且水汽含量較大的高空飛行時,飛機尾部噴出的廢氣成為人工造雲的“氣溶膠催化劑”,從而使低溫高濕的空氣凝結成雲帶,或者飛機在水汽接近飽和的空氣中飛行,螺旋槳和機翼的頂端附近空氣因動力降壓而絕熱冷卻産生凝結,形成“長長的尾巴”。

26. 轉彎處的火車軌道外側比内側高。

原理:火車轉彎時可視為做圓周運動,把鐵軌設置成内低外高,火車在轉彎時就會産生傾斜,這時由火車的重力和它受到的支持力的合力來提供向心力,這樣就可以減輕外軌和車輪的磨損。

27. 磨刀時不斷澆水。

原理:因為菜刀與石頭摩擦做功産生熱使刀的内能增加,溫度升高,刀口硬度變小,刀口不利;澆水是利用熱傳遞使菜刀内能減小,溫度降低,不會升至過高。

28. 夏日雷雨過後,會感到空氣特别清新。

原理:因為在閃電時,空氣發生了化學變化,空氣中部分氧氣變成了臭氧,而少量的臭氧會給人以清新的感覺。

29. 堆煤的牆角變黑。

原理:煤的分子處于永不停息的無規則運動之中,當煤與牆壁接觸時,會有一些煤的分子進入牆壁,導緻牆角變黑。

30. 坐在快速行駛的車上,在轉彎的時候,會感覺向外甩,這是離心現象。

31. 人們使用的鑷子、筷子、指甲剪、剪刀的工作原理,是杠杆。

32. 有時自來水管在鄰近的水龍頭放水時,偶爾發生陣陣的響聲。這是由于水從水龍頭沖出時引起水管共振的緣故.。

33. 電爐“燃燒”是電能轉化為内能,不需要氧氣,氧氣隻能使電爐絲氧化而縮短其使用壽命。

34. 冬天窗戶上結冰花:水蒸氣凝華。

35. 早上睡醒覺看見大霧:空氣中的水蒸氣液化現象。

36. 冬天被凍住的衣服會變幹:冰的升華。

37. 不同的時間和地點水的沸點不同:大氣壓的差異。

38. 水隻能把餃子煮成白色的,而油能把餃子炸成黃色的:油的沸點比水的沸點高。

39. 海市蜃樓現象:光由于遇到不均勻大氣而發生了偏折。

40. 小孔成倒立的像:光的直線傳播。

41. 平面鏡能成像:光的反射。

42. 伸入水的筷子彎曲了:光斜射入另一介質而發生了折射現象。

43. 太陽光被三棱鏡折射後成為七種顔色:光的色散。

44. 日食現象:光的直線傳播。

45. 月球上沒有聲音:聲音傳播是需要介質的。

46. 凸透鏡能成像:光的折射。

47. 先看到閃電,後看到雷:光在地球上比聲音在地球上的傳播速度快的多。

48. 我們能用普通杆秤測量物體重量:杠杆原理 。

49. 用吸管“喝”汽水:大氣壓的擠壓 。

50. 将菜放在鍋裡炒能熟:熱傳導現象 。

51. 人和車能在地面行走:物體之間的摩擦力。

52. 冰凍的豬肉在水中比在同溫度的空氣中解凍得快。燒燙的鐵釘放入水中比在同溫度的空氣中冷卻得快。裝有滾燙的開水的杯子浸入水中比在同溫度的空氣中冷卻得快。這些現象都表明:水的熱傳遞性比空氣好。

53. 鍋内盛有冷水時,鍋底外表面附着的水滴在火焰上較長時間才能被燒幹,且直到燒幹也不沸騰,這是由于水滴、鍋和鍋内的水三者保持熱傳導,溫度大緻相同,隻要鍋内的水未沸騰,水滴也不會沸騰,水滴在火焰上靠蒸發而漸漸地被燒幹,

54. 走樣的鏡子,人距鏡越遠越走樣.因為鏡裡的像是由鏡後鍍銀面的反射形成的,鍍銀面不平或玻璃厚薄不均勻都會産生走樣。走樣的鏡子,人距鏡越遠,由光放大原理,鍍銀面的反射光到達的位置偏離正常位置就越大,鏡子就越走樣.

55. 天然氣爐的噴氣嘴側面有幾個與外界相通的小孔,但天然氣不會從側面小孔噴出, 隻從噴口噴出。這是由于噴嘴處天然氣的氣流速度大,根據流體力學原理,流速大,壓強小,氣流表面壓強小于側面孔外的大氣壓強,所以天然氣不會以噴管側面小孔噴出。

56. 将氣球吹大後,用手捏住吹口,然後突然放手,氣球内氣流噴出,氣球因反沖而運動。可以看見氣球運動的路線曲折多變。這有兩個原因:一是吹大的氣球各處厚薄不均勻,張力不均勻,使氣球放氣時各處收縮不均勻而擺動,從而運動方向不斷變化;二是氣球在收縮過程中形狀不斷變化,因而在運動過程中氣球表面處的氣流速度也在不斷變化,根據流體力學原理,流速大,壓強小,所以氣球表面處受空氣的壓力也在不斷變化,氣球因此而擺動,從而運動方向就不斷變化。

57. 吊扇在正常轉動時懸挂點受的拉力比未轉動時要小,轉速越大,拉力減小越多.這是因為吊扇轉動時空氣對吊扇葉片有向上的反作用力.轉速越大,此反作用力越大。

58. 從高處落下的薄紙片,即使無風,紙片下落的路線也曲折多變。這是由于紙片各部分凸凹不同,形狀備異,因而在下落過程中,其表面各處的氣流速度不同,根據流體力學原理,流速大,壓強小,緻使紙片上各處受空氣作用力不均勻,且随紙片運動情況的變化而變化,所以紙片不斷翻滾,曲折下落。

59. 用蠟燭不能加熱水,用煤氣卻可以,即加熱功率大于散熱功率時方可加熱。

60. 冬季煮湯窗戶會出現白色的霧氣,即熱空氣遇冷玻璃液化為小水滴。

61. 煮湯時水不斷變少油卻留了下來,即油的沸點高于水。

62. 微波爐加熱雞蛋蛋黃先熟,即微波使内部分子碰撞。

63. 重力的應用:我們生活在地球上,重力無處不在。如工人師傅在砌牆時,常常利用重錘線來檢驗牆身是否豎直,這是充分利用重力的方向是豎直向下這一原理;羽毛球的下端做得重一些,這是利用降低重心使球在下落過程中保護羽毛;汽車駕駛員在下坡時關閉發動機還能繼續滑行,這是利用重力的作用而節省能源;在農業生産中的抛秧技術也是利用重力的方向豎直向下。

64. 摩擦力的應用:人們行走時,在光滑的地面上行走十分困難,這是因為接觸面摩擦太小的緣故;汽車上坡打滑時,在路面上撒些粗石子或墊上稻草,汽車就能順利前進,這是靠增大粗糙程度而增大摩擦力;鞋底做成各種花紋也是增大接觸面的粗糙程度而增大摩擦;滑冰運動員穿的滑冰鞋安裝滾珠是變滑動摩擦為滾動摩擦,從而減少摩擦而增大滑行速度;各類機器中加潤滑油是為了減小齒輪間的摩擦,保證機器的良好運行。

65. 電飯堡煮飯、電炒鍋煮菜、電水壺燒開水是利用電能轉化為内能,都是利用熱傳遞煮飯、煮菜、燒開水的。

66. 排氣扇(抽油煙機)利用電能轉化為機械能,利用空氣對流進行空氣變換。

67. 微波爐加熱均勻,熱效率高,衛生無污染。加熱原理是利用電能轉化為電磁能,再将電磁能轉化為内能。

68. 廚房中的電燈,利用電流的熱效應工作,将電能轉化為内能和光能。

69. 廚房的爐竈(蜂窩煤竈,液化氣竈,煤竈,柴竈)是将化學能轉化為内能,即燃料燃燒放出熱量。

70. 電水壺的壺嘴與壺肚構成連通器,水面總是相平的。

71. 菜刀的刀刃薄是為了減小受力面積,增大壓強。

72. 菜刀的刀刃有油,為的是在切菜時,使接觸面光滑,減小摩擦。

73. 菜刀柄、鍋鏟柄、電水壺把手有凸凹花紋,使接觸面粗糙,增大摩擦。

74. 火鏟送煤時,是利用煤的慣性将煤送入火爐。

75. 往保溫瓶裡倒開水,根據聲音知水量高低。由于水量增多,空氣柱的長度減小,振動頻率增大,音調升高。

76. 使用爐竈燒水或炒菜,要使鍋底放在火苗的外焰,不要讓鍋底壓住火頭,可使鍋的溫度升高快,是因為火苗的外焰溫度高。

77. 鍋鏟、湯勺、漏勺、鋁鍋等炊具的柄用木料制成,是因為木料是熱的不良導體,以便在烹任過程中不燙手。

78. 爐竈上方安裝排風扇,是為了加快空氣對流,使廚房油煙及時排出去,避免污染空間。

79. 滾燙的砂鍋放在濕地上易破裂。這是因為砂鍋是熱的不良導體,燙砂鍋放在濕地上時,砂鍋外壁迅速放熱收縮而内壁溫度降低慢,砂鍋内外收縮不均勻,故易破裂。

80. 炒菜主要是利用熱傳導方式傳熱,煮飯、燒水等主要是利用對流方式傳熱的。

81. 冬季從保溫瓶裡倒出一些開水,蓋緊瓶塞時,常會看到瓶塞馬上跳一下。這是因為随着開水倒出,進入一些冷空氣,瓶塞塞緊後,進入的冷空氣受熱很快膨脹,壓強增大,從而推開瓶塞。

82. 冬季剛出鍋的熱湯,看到湯面沒有熱氣,好像湯不燙,但喝起來卻很燙,是因為湯面上有一層油阻礙了湯内熱量散失(水分蒸發)。

83. 冬天或氣溫很低時,往玻璃杯中倒入沸水,應當先用少量的沸水預熱一下杯子,以防止玻璃杯内外溫差過大,内壁熱膨脹受到外壁阻礙産生力,緻使杯破裂。

84. 煮熟後滾燙的雞蛋放入冷水中浸一會兒,容易剝殼。因為滾燙的雞蛋殼與蛋白遇冷會收縮,但它們收縮的程度不一樣,從而使兩者脫離。

85. 燒水或煮食物時,噴出的水蒸氣比熱水、熱湯燙傷更嚴重。因為水蒸氣變成同溫度的熱水、熱湯時要放出大量的熱量(液化熱)。

86. 煮食物并不是火越旺越快。因為水沸騰後溫度不變,即使再加大火力,也不能提高水溫,結果隻能加快水的汽化,使鍋内水蒸發變幹,浪費燃料。正确方法是用大火把鍋内水燒開後,用小火保持水沸騰就行了。

87. 煮熟後滾燙的雞蛋放入冷水中浸一會兒,容易剝殼。因為滾燙的雞蛋殼與蛋白遇冷會收縮,但它們收縮的程度不一樣,從而使兩者脫離。

生活中的科學原理現象(生活現象原理解釋)1

生活中的科學原理現象(生活現象原理解釋)2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