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花開,大魚展翅。”近日,由郭吉勇導演、著名青年舞蹈家張娅姝主演的水下舞蹈《鲲》亮相江蘇衛視晚會,并登上熱搜,引發廣泛關注。許多網友驚喜地發現,這支舞蹈“神還原”了動畫電影《大魚海棠》中的場景,“人魚共舞”震撼人心。
10月26日,郭吉勇接受南都記者采訪時介紹,《鲲》從創意到拍攝曆時3個月。為了呈現唯美大氣的視覺效果,團隊用重達10噸的物塊在水下1:1搭建了《大魚海棠》中的“神之圍樓”;僅“漫天花海”的一幕,就花了兩天左右拍攝,使用了1萬朵海棠花道具。“我希望把這些美景傳達出來,讓大家關注到我們的海洋,能夠去保護我們的海洋。”
水下舞蹈《鲲》用“漫天花海”呈現電影《大魚海棠》的意境。
萬朵海棠制造“漫天花海”,水下1:1還原客家土樓
“傳說,北冥有魚,其名為鲲;南海有棠,其名為椿……”2016年,動畫電影《大魚海棠》公映,講述了居住在“神之圍樓”中的少女“椿”,和靈魂變成魚的男孩“鲲”之間的奇幻故事,周深演唱的主題曲《大魚》随之廣為流傳。這一次,郭吉勇決定用水下舞蹈的形式,還原他心中的“國漫之光”。
“水中拍攝最大的魅力在于,它提供的環境是陸地上沒有辦法實現的,因為水有浮力,可以把唯美和飄逸更好地展現出來。”郭吉勇告訴南都記者,“‘漫天花海’的形成,無疑是對這種魅力的最好呈現,也讓觀衆的關注點集中在舞蹈本身,而非特效的加持。”
郭吉勇。
電影《大魚海棠》中,“海棠花開,大魚歸來”的唯美畫面,令許多觀衆印象深刻。為了淋漓盡緻地傳遞出這種美感,拍攝團隊用了1萬朵海棠花道具同時下水,每拍完一遍,又要重新撿回來。郭吉勇說,僅這一個場景,就拍了兩天左右。
同樣令人驚歎的,還有水下的那座“神之圍樓”,1:1搭建了影片原場景,甚至能容許舞者自由穿行其間。
“神之圍樓”取意自中國客家土樓,這是一種堅固的單體式建築。郭吉勇介紹,為了在水下影棚中建造這個“半開放式”、規模可觀的道具,工作人員花了3個月,使用的鐵質物塊重達10噸,需要先把它們放入水底,再像“搭積木一樣”完美拼接。
“無縫銜接也是很麻煩的一件事。”他告訴南都記者。特别是拼到最後時,如果還要調整,那麼前面搭建的物塊也要随之進行微調,置景團隊非常辛苦,數次出現手被鐵塊劃傷的情形。
舞者閉氣演繹“人魚共舞”,新作打造冬奧主題
在郭吉勇團隊看來,水下舞蹈首先是舞蹈,演員的功力尤為重要。在今年河南衛視大火出圈的《端午奇妙遊》中,郭吉勇與舞者何灏浩合作打造了《洛神水賦》;這一次,他将青年舞蹈家、國家一級演員張娅姝打造成了少女“椿”的化身。
舞者張娅姝在1:1搭建的“水下圍樓”中穿行。
在《鲲》這支舞蹈中,張娅姝在水下完成了踹燕、單腿挂、拉拉提、直體挺身後空翻等專業舞蹈動作,閉氣時間甚至長達1分鐘。在演員能力的支撐下,整段拍攝也使用了大量長鏡頭,以求更好的拍攝質量。
舞者在水下聽不見音樂,如何指導她配合鏡頭?郭吉勇向南都記者介紹,創排過程中,首先會由張娅姝在陸地上排出舞段,水下拍攝團隊再來進行動作編排和鏡頭設計。此前,雙方合作過水下舞蹈《紅》,如今已經十分默契。而《鲲》中有一段“人魚共舞”的畫面,則是讓特效制作團隊也加入“群聊”,提前将動作、角度和景别全部敲定,拍攝時,團隊指導舞者進行精準的無實物表演,後期進行CG合成。“椿”與“鲲”的互動,也展現出了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畫面。
節目面世後,果不其然,在網絡獲得熱烈反響。郭吉勇說,希望可以通過這個作品,向公衆倡導環保的理念,引領他們了解曆史和傳統文化。福建泉州,在宋元時代曾為中國的“世界海洋商貿中心”,如今則是中國海上絲綢之路的新起點。通過大魚、海洋、客家土樓這些元素的運用,主創團隊也想闡釋對于海洋的向往和追求,抒寫人類共同的“海洋夢”。
從2018年郭吉勇辭職、全身心投入水下拍攝至今,他的團隊已經從最初的3個人擴充到了40多人。他告訴南都記者,一開始選擇這份職業“可能就是出于喜歡、被海裡的景象所震撼”,如今覺得更有責任引領大家關注海洋、保護海洋。
接下來,郭吉勇還會有一個水下作品和一個陸地作品,在熒屏上與觀衆見面。據他透露,其中的水下作品會結合中國圍棋,繼續弘揚國風和中國傳統文化,而陸地作品将以滑雪為主題,契合明年的北京冬奧盛會。
出品:南都即時
采寫:實習生 張晨旸 南都記者 侯婧婧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